農業生態系統
農業生態系統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目錄
名詞解釋
農業生態系統是指農業生物種群與農業生態環境構成的生態整體。農業生物包括農業植物、農業動物和農業微生物; 農業生態環境包括有機與無機環境。由於農業生態環境是以人類為主體的環境,其環境成分還包括人工建造的客體,如村莊、建築物等。從宏觀上看,農業生態系統是由農田生態系統、草原放牧生態系統、從事捕撈的水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居民點及飼養業生態系統等構成的複雜的多層次、多功能的生態系統,在各業系統之間行使着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職能。
農業生態系統由農業環境因素、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四大基本要素構成。 農業環境因素一般包括光能、水分、空氣、土壤、營養元素和生物種群,以及人和人的生產活動等。生產者指自養型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包括各種農作物和人工林木等。它們通過光合作用製成有機物質,除供應本身的生長繁育外,還作為其他異養生物的食物和能量來源。生產者又稱為初級生產者。
消費者包括草食動物、肉食動物、雜食動物、寄生動物和腐生動物等,均為異養型生物。其中草食動物如牛、羊、馬、兔等直接靠攝食植物生存,為初級消費者。因它們具有把植物食料轉化為肉、蛋、奶、皮、毛和骨等產品的功能,又稱為次級生產者。肉食動物則被稱為次級消費者。雜食動物兼具草食和肉食兩重食性。
寄生於動植物體內外的寄生動物和以動物屍體、植物殘體等為食的腐生動物仍屬次級消費者。它們也都是次級生產者。分解者主要指依靠動植物殘體生存、發育、繁殖的各種微生物,包括真菌、細菌和放線菌等。它們能把生物的殘體、屍體等複雜有機物質最終分解成能量、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無機養分。在農業生產中,食用真菌如蘑菇、香菇、木耳等已被廣泛開發利用。 綠色植物的光合產物,通過消費者和分解者的轉化途徑,最後分解為無機物質和熱能返回到農業環境,其中一部分再供綠色植物吸收利用。由此構成一個連續不斷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系統。其中,除太陽輻射能是一切生態系統能量的基本來源外,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常常還由人類以栽培管理、選育良種、施用化肥和農藥以及進行農業機械作業等形式,投入一定的輔助能源,因而增加了可轉化為生產力的能量。農作物的高生產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類投入的各種形式的輔助能源來維持的。如採集經濟時代每年每公頃作物的乾物質產量為 0.4~20千克;不補充化肥、農藥、機械等輔助能量的農業為50~2000千克;而補充投入這些輔助能量的禾穀類農業,其產量可達2000~20000千克。據計算,大體上作物產量每增加1倍,約需增加投入農用物資10倍。
參考文獻
- ↑ 中華漢字:人類發展史上空前絕後的文明瑰寶!,搜狐,2019-07-20
- ↑ 傳統薈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