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區
農業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目錄
名詞解釋
農業區(agricultural region)是農業生產上具有類似的條件、特徵和發展方向的一定區域。是農業生產地域差異和地域分工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區際差異性和區內共同性的特點。屬經濟區的類型之一。
農業區的性質、特點和發展方向,不僅取決於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同時受自然、技術、經濟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其產生、形成和發展,與社會生產力水平、農業商品化程度及農業生產地域分工的要求相聯繫。農業區是客觀存在的、歷史性的產物,有其自身的形成、演變、發展的歷史過程。最早的農業區是農業自發的自然分區。以後根據各地自然資源(條件)和生產特點的差別,因地制宜地劃為各種農業區。
每個農業區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農業生產地域綜合體,具有一定的面積和農業結構。農業區有一定的層次和等級,高層次農業區主要反映農業生產大的地域差異,範圍較大,農業結構複雜,着重於農業的部門結構特點;低層次農業區主要反映農業生產小的地域差異,範圍較小,農業結構較簡單,着重於作物結構。高層次農業區包括若干低層次農業區。不同等級的農業區具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如全國農業區主要為指導全國農業生產、縣級農業區主要為指導縣級農業生產服務。研究農業區的形成、結構和發展變化,是因地制宜指導農業生產,實現農業合理地域分工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發展
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區域。一般指以耕作業為中心、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區域,又稱農區。廣義的農業區指從事農、林、牧、漁各種農業生產的區域,包括農區、林區、牧區、漁區。同一農業區內,農業生產上具有類似的條件、特徵和發展方向。它是經濟區的一種類型。
形成
農業區是在人們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最早的農業區是自發形成的,是農業的自然分區。後來,人們根據各地自然資源(條件)、經濟條件和生產特點的差別,因地制宜劃分為各種農業區。這一工作稱為農業區劃。如中國珠江三角洲農業區,在唐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低洼沼澤地,耕地片段分散。明清以後,三角洲平原擴大、耕地面積廣闊,以水稻田為主。20世紀30年代以來,引進甘蔗新品種,種植水果 、蔬菜,珠江三角洲劃分為水稻、蠶桑、水果、蔬菜、塘漁區。
結構
每個農業區具有一定的面積和農業結構。等級高的農業區,面積大,農業結構複雜,着重農業部門結構(如農、林、牧、漁的結構)。等級低的農業區,面積小,農業結構簡單,着重作物結構。農業區內部具有地區間的差異。高一級農業區包含若干個低一級農業區,低一級農業區是高一級農業區的組成部分。農業區的構成以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經濟資源為基礎。農業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農業經濟資源主要是人力、畜力資源和生產設備的動力資源。農業資源有地域性,因而農業區也有地域性。
參考文獻
- ↑ 中國人中國字|看中國人專屬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
- ↑ 了不起的中華文明:漢字發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機,搜狐,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