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寫給我的朋友2018(李東澤)

寫給我的朋友2018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寫給我的朋友2018》中國當代作家李東澤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寫給我的朋友2018

從2018年開始,我決定每年給自己寫一份信。一方面就當是給自己做年度總結,用爛筆頭為未來換取美好的回憶;另一方面也給自己在生命長河中找到一個個坐標,讓自己始終對時間保持獨有的感知能力。回首2018,我們一路走來,那裡珍藏着我的喜怒哀樂,記載着我的悲歡離合,也收穫了我的春華秋實。今天就用這段文字把他們呈現出來,將這段平凡而不平庸的時光永遠定格。在悠閒的老年到來時,重新翻開時光的相冊,重新記起曾經有過那麼一位老朋友。

閱讀豐潤了自我

曾經有過兩次瘋狂閱讀的時期:一是高中階段迷戀武俠小說,每天一套讀到吐為止;二是四十不惑的這幾年,徜徉於文學經典之中,常常一遍遍直到過癮才罷。一點點的積累,同時將現實的體驗和閱讀的感受結合起來。讓我在原有人生經驗的基礎上逐漸形成新的認知, 同時讓我在人格和情感方面變得更加豐潤起來。

2018年對我最有影響的文學作品當屬《余秋雨散文集》、《海子詩集》和《沈從文精選集》。受余老師文化遊記的啟發,讓我對旅遊有了另一種認識。那就是旅遊之前做好功課,讀一兩本關於旅遊地的書,在腦海中形成大致的印象。然後在旅遊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用現實體驗去驗證,回來後便形成一篇文筆流暢的遊記,最終達到不虛此行的目的。或許再過幾十年,你不會記得當時的不適和勞累,只剩下那些美好的回憶。

海子老師的詩讓我感覺到:他所聽到的馬頭琴就在我耳邊嗚咽,他所看到的大海就在我眼前春暖花開,他所感知的德令哈孤獨就在我的心頭縈繞。他用詩歌把對整個世界的感知,充滿張力地投射到我們的內心深處。以致於我每次聽到配樂詩朗誦《九月》,眼淚就會不知不覺地奪眶而出。許久以來,總有種想在良辰美景前賦詩一首的衝動,終於醍醐灌頂似的在2018得以實現。

沈老師則讓我懂得:文學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在於豐富的辭藻和細膩的心理刻畫。讓讀者在閱讀時突然發現:原來書里說的感覺,我也曾經有過,那些模模糊糊說不清楚的想法,被別人用生動鮮活的文字表達出來。不知不覺被帶進充滿民族風情的湘西,經歷着一個個奇幻而陌生的世界。

閱讀和寫作就像魔法石,具有點石成金的魔力。2018年我給女兒寫了第一封信,一封充滿感情的信,一封很有感化力的信。如今的孩子早熟,十二歲便有了逆反心理。那天孩子很不禮貌地頂撞了我,同時也承受了一頓疾風驟雨般的暴打。過後很後悔,不知道明天該如何面對女兒。第二天正好老師布置讓家長給孩子寫一封信。我充分發揮寫作的特長,將父母對女兒深厚的感情,殷切的希望和做人的道理,酣暢淋漓地宣洩出來。第二天作為全班僅有的三篇範文,孩子在班會上朗讀了一遍。如今的孩子聽不進去正面的說教,一封公開信讓我們有了一次開誠布公的溝通,後來仔細觀察發現女兒的確有了一些改變。

通過不斷的閱讀和寫作才發現:自己的情感從沒有如此的脆弱,如此的豐富,以致於開始懷疑這樣下去會讓自己的心變得越來越柔軟,情感也變得越來越軟弱。一路慢慢走過來突然發現,正因為持續的閱讀和寫作後,自己對內心世界和自然世界的感知越來越敏銳,厚積而薄發,最終通過文字語言傳遞和影響他人,才無愧於這個千姿百態的世界和豐富多彩的人生。

歲月讓我靜好

三十而立仿佛還是昨天的事,不知不覺中四十不惑便如期而至。如同「一葉落知天下秋」,四十的到來讓青澀的生命之果開始變得絢爛豐潤,讓激昂的長河立馬沉澱成綠萍幽幽的池水,人生的瑣碎也具有了詩和遠方的意境,從而對 「歲月靜好」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其實歲月是不會靜好的,歲月永遠不會為某個人或某件事而停歇,他總是義無反顧地沿着時光的隧道前行。倒是人需要靜好,古往今來人們總是用各種方式表達永遠健康平安,生活幸福美滿的願望。理解到這一點,讓步入不惑的我感到生活從未有過的靜好。

四十多歲,人生的路程剛走到一半。2018年網絡不時發布一些令人嘆息的新聞,一些社會精英錯過了四十不惑的站台,便匆匆直抵終點。先是青年骨幹醫生,接着是大學青年才俊,最後是央視著名主持人,一度在網上掀起關於活着真好的討論。2018年中秋節前後,先是朋友的兒子,接着是多年的老領導,後來是曾經的朋友,一個個都撒手人寰。當讀到寇準《木蘭花詞》中的「當年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時,古人熱鬧後寂寥的心情正是如今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於是我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期望能夠完整的領略人生四季的變幻。

痛定思痛後的我們不應再迷惘,因為時間讓我們知道年青時的夢想和幻想不可能再發生,畢竟大多數人註定是平凡的,當然也包括我。即便是如何的位高權重,如何的富可敵國,如何的英俊美麗,終究一樣會慢慢地老去,最終會塵歸塵,土歸土。於是乎明白了自己到底幾斤幾兩,自己想要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的,喜歡做的事一定是什麼樣的,喜歡讀的書確定是什麼類型的…。當跟着時間走到2018的橫坐標,我終於找到人生前進的方向。自此再也「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我要感謝2018。因為過去的一年裡,我的父母親人一切靜好,我和我的家人一切靜好,我的朋友同事們都一切靜好。因為只有歲月讓我靜好,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看自己喜歡的書,寫自己想寫的人和事,最終給自己的人生繳上一份滿意的答案。

學習讓我明志

早在94年上醫校的時候,我就有學中醫的意願,奈何造化弄人,稀里糊塗地被錄取到檢驗專業。在我的同學中就有2個這樣的先知先覺者,一個是醫大附院腎臟內科主任醫師,另一個是醫大藥學院的領導。從事臨床的那位同學在上學期間,就取得了臨床醫學專業自考文憑,在市醫院檢驗科工作幾年後便考取了臨床執業醫師。由於醫院不同意他從事臨床工作,一氣之下考取了臨床醫學研究生,在人生中來了一個華麗的轉身。20年工作期間最令我後悔的就是,沒有儘早成為一個求醫問道的有心人。

隨着《中醫藥法》的頒布實施,社會對中醫也越來越重視。進入四十不惑的我決定將求道中醫作為餘生最重要的興趣愛好,我堅信只要做一個求醫問道的真心人,自然而然地會遇到有緣人。4月份我成為醫科大中醫成教班的一名學生,兩學期沒有脫過一堂課;6月份自費參加了北京中醫藥大學舉辦的《醫用紅外成像儀在中醫領域中的應用》培訓班後,收到河南康復學會馮老的題字「扁鵲的眼睛」,這無疑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和暗示;7月份拿到中藥執業藥師。人生本就是去偽存真、刪繁就簡、不斷成長的過程。畢竟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所以適當的時候做出一些取捨,有舍才有得。才能全身心地圍繞自己喜好的事去不懈努力,就會離目標越來越近。

德國慕尼黑大學漢學、中醫理論基礎教授曼福瑞德.波克特曾說過:「中醫兼俱道與術之特徵,並徹底融入世俗生活,且雅俗共賞,所以不僅人人皆可學習中醫,進一步努力還可成為業餘郎中,事實上這也正是中國從古到今的一種現象,一種典型的中國特色。中醫還有個現代特色,就是當今的許多中醫名家是學了西醫後再學中醫而成名的。」通過學習了解到古代大凡文人騷客都略通歧黃之術,販夫走卒也會些治病的獨門偏方,其中一些後來還成為當時的名醫,更加堅定了學習中醫的信心。

中醫理論博大精深,要求中醫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中醫書籍汗牛充棟,文理玄奧高深。學習需要經過一個反覆誦讀、仔細揣摩、豁然開朗的過程,最終才能達到一通百通的境界。所以學習中醫是一個曠日持久的系統工程。只有抱着「結硬寨,打呆賬」扎紮實實、認認真真的態度,才能最終在與時間的博弈中取得最後的成功。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講究陰平陽秘,這說明中醫既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因此學習中醫不必強求自己一定要成為名醫,在求醫問道的過程中,會讓你系統地去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洗禮,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醫文兼修,學識深湛,品德高尚的人,從而不斷拓展自己人生的維度和空間。

歲月靜好的2018,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老朋友,不久後便毫不猶豫地西出陽關舍我而去,讓我用這篇文章來紀念他。不負期年的2019,必將成為我生命中又一個重要的新朋友,我將用最真摯的情感去擁抱他,用心靈的腳步去一步步地丈量他。

希望我們不負期年,2019一切靜好! [1]

作者簡介

李東澤,臨床醫學檢驗副主任技師,國家三級健康管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