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再造唐朝的功臣郭子儀

再造唐朝的功臣郭子儀,歷史人物故事。[1]

目錄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郭子儀


郭子儀,今陝西華縣人。他出身於一個中層官吏家庭,是通過武舉考試走上政治舞台的。唐玄宗天寶八年(749),為橫塞野軍使,天寶十三年,為天德軍(合內蒙烏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今內蒙烏拉特前旗西)太守與朔方節度使右兵馬使。


郭子儀在軍事上大顯身手是在安史之亂爆發以後。他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名將,與鎮壓安史叛亂直接相關。郭子儀有很特別的本事,唐朝政府用他為帥就能打勝仗,而 一旦遣返他就要戰敗。受小人挑撥,郭子儀領軍在外,多次召回,郭子儀倒也忠厚,從來不含糊,即日啟程,這麼折騰幾次之後,唐朝皇帝反而更加信任郭子儀了。 在平定安史之亂中,郭子儀最為活躍而具有代表性。


當郭子儀還沒什麼名氣的時候,有一次軍隊的食糧曾因失火而被燒掉,他因被問及管理的責任而被押入牢房。就在可能會因重大的過失而被處死的當兒,他碰到了詩 人李白。李白與郭子儀談話之後,認為他將來一定會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因此就向玄宗皇帝求情,從而使他得以逃脫干係。而後不久,李白因捲入叛亂而要被殺頭的 時候,郭子儀就以自己的功績代之而將其救回,來報答其當初的救命之恩。被傳為一段佳話。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起兵反唐,郭子儀被調任朔方節度使,奉命率軍東討叛軍。正當叛軍逼近潼關,威脅京師的時候,郭子儀初戰獲捷,靜邊軍一戰, 消滅叛軍七千人,繼又攻下雲中(今山西大同)、馬邑(今山西朔縣東),打通東陵關(今山西代縣東),為繼續東進開闢了道路。第二年,由郭子儀推薦的新任河 東節度使李光弼東出井陘(今河北井陘西北),攻下常山(今河北正定)。叛軍史思明部妄圖奪回常山。雙方相持四十餘日,李光弼向郭子儀告急。郭子儀於四月兵 至常山,與李光弼合兵一處,共十萬多人,九門(今河北正定東)一戰,大敗叛軍。這時,郭子儀曾經建議,北取范,直搗叛軍巢穴以減輕潼關的壓力,但沒有得到玄宗的許可,從而使叛軍得以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不久,唐肅宗即位。由於他勢單力薄,岌岌可危,於是調郭子儀部到靈武,並以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兼宰相。郭子儀認為河東(今山西永濟)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東 下可進東京,西上可取長安。於是,他派人秘密潛入河東,準備內應唐軍。至德二年(757年)二月,郭子儀率軍從洛交(今陝西富縣)進攻馮翊(今陝西大 荔),逼近僅一河之隔的河東。河東城內有人乘機內應唐軍,殺叛軍近千人。叛軍守將崔干佑越城逃走,郭子儀乘勝追擊,斬敵四千人,俘虜五千人,順利攻下河 東。由於唐軍連戰告捷,肅宗也由靈武到了鳳翔(今陝西鳳翔)。四月,即命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副元帥,繼續征討叛軍。九月,郭子儀率唐軍十五萬,逼近長安,與 叛軍十萬人相持在長安西南香積寺北灃水之東。經過激戰,叛軍全線崩潰,唐軍收復長安。郭子儀乘勝東進,追叛軍至潼關,殺敵五千人,北渡黃河,走保鄴(今河南安北),唐軍收復洛。肅宗回到長安,召郭子儀還京。肅宗派人隆重迎接郭子儀於京城以東的灞上,見了郭子儀。感激涕零地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這時的郭子儀兵權在握,肅宗既要重用他,又不放心他,當然只能運用這種籠絡的手段。


後來,在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將的共同努力下,唐朝終於平定了安史之亂


正當唐政府邊兵內調,把主要力量用於平定安史之亂的時候,西方的吐蕃、党項乘機向東發展勢力,唐朝對西北許多地方已失去控制。郭子儀看到這種危機的存在, 曾提出建議,但都沒引起代宗的重視。不久,吐蕃逼近長安,代宗倉促出奔陝州,郭子儀循秦嶺而東,沿途收容唐軍散兵,駐軍在商州(今陝西商州)。他認為從商 州出藍田(今陝西藍田),吐蕃自然不敢東進,代宗在陝州也就安全。於是,代宗沒再堅持調他東去陝州的意見。郭子儀派長孫全緒率二百騎出藍田,觀察敵情。長 孫全緒白天擊鼓張旗,虛張聲勢;夜間多處燃火,使吐蕃不解其意。同時,還有數百人於夜間在長安城中擊鼓吶喊,還發出郭子儀將率大軍到來的消息,這使吐蕃惶 恐不安。在四面楚歌聲中,吐蕃感到無力控制長安,只得撤兵西去。十二月,代宗回到長安。代宗羞愧地對郭子儀說:「用卿不早,故及於此。」自此以後,郭子儀 的聲望更高了,許多少數民族敬他如神靈。德宗繼位後,郭子儀受尚父之稱號,並升進為太尉中書令,可說是位極人臣。


郭子儀建立了相當大的功績,很幸運平安地渡過了他的晚年。甚至,當郭子儀的兒子後來娶了皇帝的女兒,而在夫妻吵架的時候曾脫口而出道:「你雖然自以為是皇 帝的女兒,但我的父親如果要做皇帝的話,也不是辦不到的,只不過是沒有這麼做而已!」這位公主後來氣得跑上朝廷告狀,畢竟這樣的話還是不能夠說出口的,這 在別人耳中聽來可不得了。而這時的皇帝聽完女兒告狀之後,卻只是對她說道:「事實正是如此,這件事是你不對。」反而沒有對郭子儀的兒子採取任何舉動。不過 郭子儀聽了倒是非常地惶恐,甚至打了自己的兒子好幾大板來請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