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瓦納古陸
岡瓦納古陸 |
岡瓦納古陸(岡瓦納大陸),是一個推測存在於南半球的古大陸,也稱南方大陸,它因印度中部的岡瓦納地方而得名。在印度半島,從石炭紀到侏羅紀包括其下部的特徵冰磧層到較上部的含煤地層,統稱為"岡瓦納(岩)系"。南半球各大陸都發現有這一時代的相似岩系和化石,根據這一相似性和其他證據,便給這個推論為統一的古大陸命名為岡瓦納古陸。
目錄
簡介
又稱"南方大陸",或"岡瓦納大陸"。大陸漂移說所設想的南半球超級大陸。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以及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研究表明還包括中南歐和中國的喜馬拉雅山等地區。上述各大陸被認為在古生代及以前時期曾經連接在一起。"岡瓦納大陸"是奧地利地質學家修斯(E·Suess)於1885年在《地球的面貌》(The Face of the Earth)一書中提出的。根據印度中部岡瓦納地區石炭紀到侏羅紀的地層--"岡瓦納系"得名。休斯認為,非洲、印度等大陸具有相同的地質歷史和古植物群,過去曾經是一個統一的大陸。石炭紀-二疊紀時,南方大陸的大規模冰川活動已由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印度等地發現的冰磧岩所證實。該古陸上發育的大冰蓋,其中心在南極洲東部和非洲南部,冰蓋由此輻散出去。古地磁資料也表明,當時這一帶靠近古南極,大冰蓋分布於古南緯60°以內。二疊紀時期,南方大陸占優勢的植物群是種子蕨類植物舌羊齒,其分布遍及南美洲、中非、南非、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印度,而在包括北美洲、格陵蘭、歐亞大陸在內的北方大陸則沒有出現這類植物。一般認為,岡瓦納古陸在中生代開始解體,新生代期間逐漸遷移到現今位置。
評價
地質記錄已詳細表明了岡瓦納古陸的歷史。元古代時,岡瓦納古陸內部的很多地區、如非洲西部、中西部(剛果)、南部(卡拉哈里),以及南美、南極、澳大利亞、印度等已形成若干相對穩定的地台。早古生代時期,上述各地台分別聚集成東岡瓦納(印度、澳大利亞、南極洲)和西岡瓦納(非洲、南美洲)兩大部分,各具獨特的地史特徵。而在早石炭世以後,才形成具統一地史特徵的岡瓦納古陸。但從晚石炭世起,古陸內部出現差異升降,形成陸內裂谷。在晚古生代,統一的岡瓦納古陸與北邊的勞亞古陸之前為西窄東寬、形如喇叭口的古特提斯洋所分隔。中生代三疊紀時,非洲東部馬達加斯加形成狹窄海溝,預示着岡瓦納古陸開始解體。侏羅紀末至白堊紀,印度洋大幅度張開。印度與澳大利亞和南極洲分開,逐漸向北漂移,南大西洋明顯擴張,南美洲與非洲分離。進入新生代時,南極洲向南漂移,大約0.53億年前,澳大利亞與南極洲開始分離,到漸新世,即0.39億年前,澳大利亞與南極洲最後分離,並且南極半島與南美洲分離,形成德雷克海峽,南極洲最終與澳大利亞分開,形成了今日的陸海格局。到了近代,紅海開始形成,阿拉伯半島脫離非洲,東非裂谷初露端倪,預示東非將有進一步的分裂,新的海區或大洋又將誕生。
1912年,A.魏格納詳細論證並拼接了各大陸。地質構造、古氣候、古生物的證據,證明岡瓦納古陸曾經存在。根據地質資料表明,元古宙時,岡瓦納大陸的各陸塊已形成幾個相對穩定的地台區,如西非地台、剛果地台、卡拉哈里地台、南美地台、南極地台、澳大利亞地台和印度地台等。早古生代時,這些地台分別聚集成西岡瓦納(非洲、南美洲)和東岡瓦納(印度、澳大利亞、南極洲)兩大陸。早石炭世(見石炭紀)後,形成具有統一地史特徵的岡瓦納大陸。晚石炭世以後,大陸內部發生差異性升降運動,形成一些陸內裂谷。侏羅紀末期(或白堊紀),印度洋張開,印度陸塊與南極洲-澳大利亞陸塊分開。白堊紀時由於南大西洋的擴張,南美洲與非洲分離。新生代時,澳大利亞與南極洲分離;由於紅海的形成,阿拉伯半島脫離非洲。至此,岡瓦納大陸全面地解體,逐漸形成現代的海陸分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