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濕
內濕 |
濕(拼音:shī)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表示所含水分多的「濕」本作「溼」,該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為潮濕的。由潮濕又引申為沾濕。
《說文》另有「濕」字,讀tà,該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是古水名。古籍中多用來代替「溼」。如《易·乾》:「水流濕,火就燥。」《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將「溼」作為「濕」的異體字淘汰。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濕
拼 音;shī,tà
繁 體;濕部首氵
五 筆;IJOG(86、98)
倉 頡;EATC
鄭 碼;VKKU
字 級;一級(編號:2756)平水韻入聲·十四緝
注音字母;ㄕ,ㄊㄚˋ總筆畫3+9造字法會意字或形聲字
結 構;合體字,左右結構異體字*溼、𤃁、𣺯、𤂽、𦒣統一碼U+6E7F四角碼3611₂
文字源流
《說文解字》將「溼」與「濕」分列為兩個字頭,二字含義各不相同,但是它們也有相通的地方。從漢隸以來,經籍多有以「濕」為「溼」者,現代整理漢字時將「溼」作為異體字併入了「濕」。 「溼」,甲骨文作甲組圖1,左部是水,右部為𢇍(絕的古文,像絲的絕斷);或又從止,所會之意不明。商承祚謂:「象足履濕。」金文改從土,與甲骨文稍異。石鼓文(甲組圖3)亦從土,而訛上部為二系相聯形,遂為小篆所本。
《說文解字》:「溼,幽溼也。」所謂「幽溼」,也就是滲濕的意思。由此就可以引申為「潮濕」。由「潮濕」可以引申為「沾水」,如王昌齡《採蓮曲》:「爭弄蓮舟水濕衣。」
《說文》對「濕」字的解釋是水名,是古代黃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在今山東省境內。讀作tà,後作「漯」。從字形上看,「濕」右部的「𣊡(㬎)」或省去一半作乙組,稍加變形就成為「漯」字。「濕」,戰國文字作乙組圖1,左部仍是水,右部一說為「𣊡」,漢隸或簡作「㬎」。有人說「㬎」是「顯」字的省略,「顯」的古字形是人在日光下看絲,在這裡作聲旁表音。也有人認為日和絲應該分開解釋,像在日光下曬濕絲的樣子,會幹濕之濕意,本與幽濕之「濕」音同而形異義別。後代「濕」「溼」二字通用無別,用作乾濕之義統作「濕」,讀shī。「㬎」,草書簡化作「顯」,為簡化字所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