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资本
关系资本是中国的一个学术名词。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览冥训[1]》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目录
名词解释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原因,通常人们对关系的理解主要是“走后门”、“拉关系”等有些贬义的概念。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依据公平对等的原则进行规范、公开和坦诚的交易。
资本,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带来增值的价值。资本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其特点都是通过现时的投入在未来获得比现时的投入更多的产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目的就是给这种关系的拥有者带来最大化效益。资本定义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维持和发展关系并对此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
关系资本形成的背景
(1)中国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没有形成商业社会中的市场信用文化传统。现阶段,虽然中国在向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迈进,但市场经济仍不发达,社会信用发育程度不高,商品交易中的信用缺失现象非常普遍,也非常严重。因而建立长期稳固的关系有助于解决信用问题,避免一次*易带来的可能损失,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获得社会价值。
(2)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使企业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他们更有必要和可能展开更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充分实现规模效益;同时,也使企业面临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份额及垄断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世界市场的整体状况是绝大多数产品供大于求,这种情况更进一步迫使企业寻求更多的竞争机会和手段。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种种迹象表明,在现有市场环境下,要想单靠某一企业的力量来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已经非常困难了。
企业在运用了如再造流程、核心流程再设计及跨功能团队等方式后,组织内部的生产潜力多已被挖掘,内部生产力的提高空间已很小了。而与此同时,渠道成员之间的合作方式却仍是杂乱无章,有颇多改善的空间。渠道成员的协作是明智的选择:创造价值已不再是某个公司的特权,而是整条价值链上所有企业的职责了。
(3)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间相互关系的深入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使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得到加强,相互间时间缩短和空间缩小,且相关性、依赖性越来越强,彼此分享着信息和知识。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关系资本的形成。
(4)市场范围的扩大和竞争程度的加剧,使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在产品的质量、技术、价格趋同的时期,企业必须另辟蹊径,考虑消费者乃至社会的长远利益,寻求创新。因而,企业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已显得尤为重要。
(5)买方市场的形成使消费者地位不断提升,进而促使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企业因此更加关注并运用关系的作用。消费者需求发生改变,他们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也需要心理的满足,两者要达到平衡。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企业必须顺应变化,调整经营管理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个性化的变化。从实际情况看,单凭企业自身的能力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企业必须处理好与供应商、竞争者、销售商、员工、顾客、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关系资本的理论依据
(1)价值链理论。Michael 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不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要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发挥优势。同时,为达到互利的协同效应,应在这些环节上展开合作,求得整体收益最大化;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可以促使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源状态,并通过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能力。
(2)强连带优势理论。David Krachhard指出,强连带提供了人们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有利于人们适应环境的变化,降低不确定性风险。强连带可以传递影响力和信任感,从而促成组织的变迁。
(3)镶嵌理论。Mark Granovetter的研究表明,一切经济行为都镶嵌在人际关系网络中,交易行为是在社会互动中做出的。镶嵌理论提出了组织间信任的问题,并指出这种信任关系具有防止欺诈,节省交易成本的功能。
(4)交易成本理论。根据R.H.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包括市场搜寻的成本、谈判的成本、拟定合同和监督合同执行的成本,它是市场机制运行的阻力,降低了市场机制运行的效率。建立合作伙伴联盟可以稳定交易关系和便于监督,把市场低效率问题通过内部化解决。
(5)战略管理理论。Ansoff与Porter等战略管理学家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是外生的,即企业竞争优势归结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企业应从长期角度对内部条件进行变革,以适应环境。
(6)社会资本理论。James Coleman最早提出了该理论,后来其他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该理论认为,社会网络即社会资本,社会网络越大,社会资本也越大。社会资本不但可以为个人占有,也可以嵌入社会网络中;通过网络被摄取。
(7)系统崩解理论。罗家德博士和张复研究员发展的系统崩解理论认为,个别交易的最佳效率总和并不等于整个交易系统的最佳效率,所以有时可通过限制竞争来获得更高的效率。该理论还认为,交易成本越高,系统越容易发生崩解,集体无效率的问题也越严重。
(8)企业资源理论。该理论是在E.T.Penrose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资源理论假设企业拥有的资源之间是异质的,正是由于这种异质性,企业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资源壁垒。在竞争加剧的时代,企业要赢得市场竞争优势,获取或利用其他企业的新技术,与合作企业分担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就必须进行资源互补,形成伙伴关系,进行知识联盟。通过与其他公司资源的综合,努力学习或利用其他参与者的关键信息和能力,公司可以完成独自不能完成的项目,提高业绩并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 ↑ 经典古文100篇(34) 淮南子·览冥训,搜狐,2019-04-15
- ↑ “天圆地方”的汉字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搜狐,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