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關嶺縣永寧鎮

關嶺縣永寧鎮位於貴州安順市西部,是關嶺自治縣西南部的高海拔鄉鎮,距縣城12公里。周邊花江、崗烏新鋪沙營、普利等5個鄉鎮。鎮區有320國道、鎮勝高速公路(G60號線)穿境而過,縣境內永花、永崗通鄉油路通車後交通更便利。[1]

中文名: 永寧鎮

別 名: 楂山、雨淋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貴州省關嶺縣

面 積: 111.4 km²

下轄地區: 轄1個居委會、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永寧鎮中興村

電話區號: 0853

郵政區碼: 561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

人口數量: 3.1 萬

著名景點: 永寧古鎮、關嶺冰雪小鎮

機 場: 安順黃果樹機場

火車站: 安順火車站

車牌代碼: 貴G

耕地面積: 1.9萬畝

目錄

政區概況

名稱來歷

有史料載:元代,永寧曾設政為達安州,隸屬普定府(後改路)。此屬當時打罕(今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六馬鄉打罕)地置,即今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西南永寧鎮北。至正中廢。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復置,屬普定府。轄境相當今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地。二十五年屬普定衛,後僑治(至)衛城(今安順市)。嘉靖十一年(1532年)遷治(至)關索嶺千戶所(今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萬曆四年(1576年)移駐安南衛城(今晴隆縣),十一年屬安順府,天啟時又移治(至)查(文言文中「查」通「楂」,當時永寧一帶山楂樹很多故而得名)城(今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西南永寧鎮)。1913年改為永寧縣,次年改名關嶺縣。因楂城高山雨霧最多,歷代老百姓常把當時元代設的「達安州」戲呼為「雨淋州」,沿襲當地方言,人們習慣把「永」讀成「雨」,永寧諧音雨淋而得名。民間至今還有俚語流傳:「好個雨淋州,有天無日頭,更多黃花女,靚丑霧裡愁。」到民國時,時任交通部長的張養浩在永寧新街岩涯上書寫了高2.3米,寬1米的「半天雲霧」行體四大字,即近看是霧,遠看是雲,字與境同妙的意境。經工匠刻石至今猶存,可見永寧當時還是個霧州!

地理位置

永寧鎮位於貴州安順市西部,是關嶺自治縣西南部的高海拔鄉鎮,距縣城12公里。鎮區有320國道、鎮勝高速公路(G60號線)穿境而過,縣境內永花、永崗通鄉油路通車後交通更便利。地理位置於北盤江河谷東側脊嶺上,東經105°28′-105°31′,北緯25°51′-25°55′與關索鎮、花江鎮、新鋪鄉、沙雲鄉、頂雲鄉毗鄰,平均海拔1450米以上,屬於中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3.5℃,無霜期約260天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署。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66毫米。土質濕潤肥沃,地貌以山地類型為主,25度以上的坡耕地40%左右,森林覆蓋率41.68%.境內紫山、小河一帶煤炭資源豐富,蘊藏量約2.9億噸,白岩一帶亦有豐富的大理石資源。土地適宜種植茶葉、經果林、中藥材。農業以水稻、玉米、脫毒馬鈴薯(洋芋)等糧食作物為主,良好的氣候土壤條件適宜反季節秋淡季無公害蔬菜的生長發育。全鎮面積111.43平方公里,轄25個村(居),總耕地面積19705畝,其中水田3707畝,旱地15998畝。全鎮現有7534戶,3178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5‰。其中,非農業戶913戶,人口2768人。鎮人民政府駐地就在永寧鎮永南路1號,電話區號0853,郵政編碼561302,距320國道線索255米。

政區劃分

2017年末,全鎮轄一個居委會,下設六個居民小組;全鎮轄居委、中興村、白岩、圍牆、五指山、紫山、團圓河、東方紅、太坪、康寨、大壩、雲峰共12個村(居),下設163個村民小組;有村(居)支書、主任各12個,共24人;下設村(居)民小組長169個共169人。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31786人(包括非戶籍人口),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46人,城鎮化率9%。另有流動人口8976人。總人口中,男性16687人,占52%;女性15099人,占48%;14歲以下5085人,占15.9%;15~64歲21614人,占67.9%;65歲以上3814人,占11.9%。總人口中,以黎族、苗族為主,達20660人,占65%;有漢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壯族、侗族等8個民族(按人口多少排列),共11125人,占35%;超過10000人的有黎族、漢族2個民族,其中黎族13654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64.3%;漢族10560人,占33.2%。2011年人口出生率12.5‰,人口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長率6.5‰。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千米,總面積111.4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85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地處山地,為深山區,地勢高低起伏。地形起伏,層巒疊嶂,地勢東低西高,分別為康寨片一線最高,永寧一線中高,安隆一線緩平較低。山地面積有72.3平方公里,河流有團圓河流經東瓜林,山脈有紫山、小河低洼河谷等,境內最高山峰有舊屋基大坡位於堯上村,海拔1850米,最低點在東方紅村東瓜林海拔1200米。

氣候

屬於中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3.5℃,無霜期約260天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署。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66毫米。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陰雨多霧,冬季寒冷少雪。。1月平均氣溫8.5℃,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2008年1月14日);7月平均氣溫24℃,極端最高氣溫34℃(2010年7月6日)。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7月,7月最多。

水文

境內無大的河流,排灌主要有團圓河,長3.8公里,寬4米,從團圓河至黑泥窪流經境內東瓜林;另有太坪村桑寨河渠長6公里、紫山至中哨長8公里,小河至中哨3公里等均屬小流域支系陰河分流排洪灌溉支渠。

礦藏

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煤礦,在鎮境內紫山一線,初步堪測儲量達3億噸,含可採煤層5層。主要屬中低灰、中高硫無煙煤。

其他資源

白岩村一帶有豐富的大理石資源,儲量在400萬立方米。更擁有用材林地7800畝,牧草地8000畝。六月李種植面積有1500畝。境內現有野生動物68種,有野生種子植物210種,竹鼠養殖業興起。

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低溫、連陰雨、冰雹、龍捲風等。旱澇出現概率45%,一般各為三年一遇。大旱、大澇年各為十年一遇。大暴雨(日雨量超過100毫米)年發生概率25%,特大暴雨(日雨量超過150毫米)多受強冷空氣影響而形成。連陰雨5天以上的年平均2次,10天以上的平均六年一遇。冰雹年平均1.1次,主要集中在春季的4月下旬~5月上旬、初夏的6月上中旬和盛夏的7月下旬,災害性龍捲風約三年一遇,主要出6~7月份,一般發生在下午,全過程為10~20分鐘,範圍較小,破壞力極大。

經濟概況

農業

農業總耕地面積19705畝,人均0.74畝(按現有戶籍總人口計算),其中水田3707畝,旱地15998畝。全鎮現有7543戶,3178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5‰。其中,非農業戶913戶,人口2768人。可利用草地面積4560畝,林地面積0.78萬畝。馬鈴薯等農產品產量均居全縣第一位,是脫毒馬鈴薯種薯擴繁的黃金生產地帶。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1323.4噸,人均356千克,其中水稻4133.3噸,玉米719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番茄、生薑、辣椒、藥材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500畝,產量450蔬菜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3500噸。畜牧業以養牛、養豬、養羊、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8350頭,年末存欄2456頭;羊飼養量450隻,年末存欄240隻,牛飼養量5215頭,年末存欄4800頭;家禽飼養量2.8萬羽,上市家禽0.12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176.8噸,其中豬肉1100噸,牛肉235噸,羊肉56噸;禽蛋117噸。畜牧業總產值49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5.6%。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300畝,其中防護林250畝,經濟林210畝,竹林200畝,年水果種植面積150畝。在農業技術部門帶動下,科技示範種植的400畝優質高粱在白岩村驗收,畝產達400公斤,按保底價格計算種植高粱的總產值達到80萬元,增產增收,2011年,示範村農民人均純收入3500元。

工業

工業大多以手工業作坊分散經營,但來,出現了較多的砂石廠、磚瓦廠,而最為時尚的新興產業讓農民工返鄉創業機會大大增加,境內農民工引入的多家水晶加工廠在廣東省中山市開設了第二家水晶批發店,返鄉創業農民工們挽袖大幹,預計每月向中山市銷售百萬元的水晶產品。年產值可達到600萬元,現已落戶永寧鎮的3家農民工水晶加工廠年產值可達2000多萬元。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幫助下,投資100餘萬元建廠房、購買了8台壓料機和30台磨珠機,招來40餘名農民工,在家門口辦起了順發永星水晶加工廠。何頂龍的璀璨水晶加工廠現有12台自動磨珠機和10台手工磨珠機,也解決了周邊40名農民工的就業,預計年產值可達500萬元。接着,投資150萬元的四發水晶加廠22台全自動磨珠機已正式投入生產,50多名農民工已進廠工作,預計年產值近千萬。鎮政府一步步加大支持力度,現為入駐企業鋪通大型供水主管道1000餘米,協調電力部門增容擴變,確保了3家企業每月能向中山市銷售近百萬元的水晶產品。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鎮境內道路交通樞紐優勢明顯。鎮勝高速公路已全線開通,320國道、鎮勝高速貫穿全境,320國道、鎮勝兩條公路在境內交匯。全鎮已形成以鎮勝、320國道為主骨架,通村公路為網線的交通網絡。鎮勝高速公路全線竣工通車後,從省城貴陽到永寧鎮僅需二個小時,永寧將以良好的區位優勢,成為貴州通往廣西、雲南的重要交通樞紐,成為貴州西南部重要的物流、人流集散地。

郵政電信

郵政電信2011年末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城鎮內單程總長度2.5千米,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40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18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2500件,征訂各類報紙434份類、雜誌103類冊。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90%,移動電話用戶1300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89%,光纜線路總長達12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268個,寬帶接入用戶14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5萬元。

名勝古蹟

重點名勝古蹟新街石刻文字,為民國交通部長張養浩手跡,位於鎮勝高速永寧鎮新街崖壁上。在城區新街現還留有城隍廟遺蹟,另有大佛洞一座現改建為民房。永寧城區路還留有古永寧州城牆,有一塊古令牌碑,為建城功德碑,上面的文字已無法認清。據知名人士黃寶珊說,那碑上記錄着為什麼永寧州只有東西城門而沒有南北城門,並說在今320國道王家井處在清代就有文峰塔一座,在教場壩羅漢肚大坡也有一座文峰塔在文革期被毀。在一村觀音閣高位水池處有一座特別大的羅家花墳。在永寧小學內,遺有有百年桂花兩株,位於永寧小學孔廟內。古建築有鎮區聶家大院兩處,一處在老政府內,另一處在養馬村。另有「養馬洞」遺址位於永寧鎮養馬村三組西側一天然溶洞內,當地人稱「養馬洞」,傳早先曾在此養馬,故名。遺址地理坐標在N25°55′15.9″、E105°28′13.3″附近,海拔1504.9米。養馬洞洞口向東,高出洞前平地近10米。洞口寬12米、高10米,深不知幾許,據當地村民稱可與村後另一溶洞相通。洞底平整,其前半部分為水泥地板,洞廳向內漸小。在洞前坡地上採集石製品、陶片和骨片等。計採集石製品30件,少量有二次加工痕跡,為石器;余為石片、石核和石錘。質地以礫石為主,僅少量燧石。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小組進行初步探訪,共採集陶片8件,其中灰褐色夾砂陶5件,黃褐色夾砂陶3件。紋飾有中繩紋、素麵二種,所占比例基本相當。內含陶器口沿2件,高領直口,器形較小,可能為罐類器,同時,採集燒骨和骨片20餘件。

市政建設

集鎮道路

有仿古步行街一條串聯古城區各角落,有高新大道、鑫城大道兩條雙向四車道的城市大道貫穿老城區與新城區,還有一條盤山油路聯通新城區與關嶺冰雪小鎮。

給排水

2011年末城區高位水池一座1400立方米,鋪設幹線主水管3.3千米,雨季供水能力1800噸/日,枯水季節供水能力1300噸/日,年工業用水3.2萬噸、生活用水52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0%,年人均生活用水25噸。新修排水管道3千米。

供電

供電2011年末城區擁有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所)座,主變壓器1台,總容量1000伏安,高壓輸電線路4條,總長度123千米,用電負荷130千瓦/天,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1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6%,供電可靠率99.3%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隊二個,永寧老年協會演出隊和康寨老年隊,演職人員16人,年演出20場次,觀眾達2000人次;各村公共圖書室共24個,藏書6萬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苗族刺繡、民族服飾加工等。舉辦的文化節有苗族花樹節,第一次於2011年2月5日(農曆正月初六)在白岩村舉辦苗族民間「花樹節」系列活動。吸引了安順西秀區、鎮寧自治縣、晴隆縣、興仁縣、雲南省文山縣、廣西隆林縣等兄弟縣的苗族同胞5000餘人匯聚白岩村民族風情表演場,按苗族傳統習俗舉行「繞花樹」活動祈福新年。嗩吶隊有安莊村、中哨村等團隊。

教育

全鎮新建初級中學1所,中心完小1所,村級完小10所教學點3個,鎮幼兒園1個。全鎮新建中學一所——永寧中學,占地56畝,校舍建築面積8108平方米。有教學大樓一幢、男女生宿舍各一幢、學生食堂一幢、學生廁所一個;各種教育教學設施基本齊備(校門、圍牆、運動足球場、綠化、美化、硬化在建設中);現有學生1380人,其中女生679人;25個班(初一9個班<476人>、初二8個班<464人>、初三8個班<440人>);教職工60人(其中女教師18人)。黨員教師18人(其中女教師4人)。學歷達標,學科齊備。有中心小學一所,修建於城區內,學生上學方便,學校占地面積13986多平方米,建築面積有3811平方米,教室22個,教師38人,在校學生共917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鎮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內14個。

體育

體育有全縣最大的足球場一個。

廣播電視

廣播電視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100%,實現村村通。

所獲榮譽

2020年8月,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視頻

關嶺永寧明清古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