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棱麻
六棱麻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643788&sid=6857603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六棱麻 漢語拼音:Liù Lénɡ Má |
六棱麻,中藥材名。本品為駕尾科植物小花鳶尾的根,根莖。四月采,曬乾。功能主治為:活血,鎮痛。治跌打損傷,閃腰挫氣。[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六棱麻
拼音名:Liù Lénɡ Má
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Smallflower Iris, Smallflower Iris
別名:野蘇麻,地甘,癩克巴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abdosia coetsa (Buch.-Ham. Ex D. Don) Hara [Plectranthus coetsa Buch.-Ham. Ex D.Don;Isdodon coetsa (Buch.-Ham. Ex D.Don) Kudo]
出處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細錐香茶菜的地上部分。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或音灌木,高0.5-2m。根莖木質化。莖直立,四棱形,被微柔毛或近無毛。葉對生;葉柄長1-5.5cm,被微柔毛;葉片寬卵形或寬三角狀卵形,長3-9cm,寬1.5-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漸狹,邊緣在基部以上具圓齒,上面疏被糙伏毛及腺點,下面沿脈有短硬毛。二歧聚傘花序3-5花,組成頂生或腑生狹圓錐花序,長5-15cm;小苞片鑽形,長不及1mm;花萼鐘形,長約1.5mm,外面被微柔毛及腺點,內面無毛,萼齒5,上唇3齒小,下唇2齒稍大,果時花萼增大;花冠紫或紫藍色,長約6mm,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反折,先端4圓裂,下唇長於冠筒,內凹呈舟形;雄蕊4,二強,內藏,下部微有毛;子房4裂,花柱內藏或微露出,柱頭2淺裂;花盤杯狀。小堅果倒卵球形,褐色。花期10月至翌年2月,果期11月翌年3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650-2700m的草坡、灌叢、林中曠地、路邊、溪邊、河岸、林緣或常綠闊葉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化學成分
全草含細錐香茶菜乙素、丙素、丁素(rabdo-coetsinB、C、D)[2],癭花香茶菜甲素(rabdocoetsin A)[3]。
性味
味辛;苦;性微溫
功能主治
發表散風;和中化濕;止血。主風寒感冒;嘔吐;泄露瀉;風濕麻痛;濕疹瘙癢;腳氣濕爛;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注意
孕婦忌服。[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