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鯊
公牛鯊 |
中文名:公牛真鯊 拉丁學名:Carcharhinus leucas 別 名:牛鯊、公牛白眼鮫、 公牛鯊、白真鯊、 低鰭真鯊、大沙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軟骨魚綱 亞 綱:板鰓亞綱 目:真鯊目 亞 目:真鯊亞目 科:真鯊科 屬:真鯊屬 種:公牛真鯊 亞 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Müller & Henle,1839 保護級別:(IUCN)2005年 ver 3.1——近危(NT) 外文名:Bull Shark |
公牛真鯊(學名:Carcharhinus leucas)是真鯊科、真鯊屬的一種鯊魚。體呈紡錘型,軀幹粗大。頭寬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端非常寬圓而短。眼圓,瞬膜發達。前鼻瓣呈寬三角形;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側扁而寬,邊緣具細鋸齒,齒尖直立或略外斜,無小齒尖;下頜齒較窄而直立或稍頜斜,邊緣具鋸齒,近基底則平滑。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寬大,起點與胸鰭基底後方相對,後緣凹入,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在臀鰭起點之前或相對,後緣入凹,后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尖,內角鈍圓,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尖。體背側暗灰色,腹側灰白;各鰭尖暗色。 棲息於沿岸、海灣、河口、河川或湖泊的大型鯊魚。該種是唯一能深入淡水河川,甚至湖泊生活的鯊類,但同時也是3種對人們最具危險的鯊類之一(另兩種為鼬鯊及噬人鯊)。捕食獵物的速度快,主要以硬骨魚類為食,亦掠食其它鯊魚、甲殼類、頭足類、海膽、海蛇、海龜,甚至垃圾等。分布於印度洋西岸、北海沿海、太平洋,大西洋南北緯40°之間。在中國分布於台灣東北及東部海域。 [1]
目錄
公牛真鯊動物學史
公牛真鯊最初是由瓦倫西恩斯(Valenciennes)於1839年在馬勒和亨勒(Muller & Henle)的著作中首先命名為Carcharias(Prionodon)leucas,後來更改為有效學名Carcharhinus leucas。屬名Carcharhinus源自希臘語「 karcharos」 (意思是銳化)和「 rhinos」 (意思是鼻子)。同義詞包括Carcharias (Prionodon) zambezensis、Carcharhinus zambezensis、Prionodon platyodon、Squalus platyodon、Squalus obtusus、 Carcharias spenceri、Bogimbabogimba、Carcharhinus vanrooyeni、Carcharias leucas Müller & Henle 1839、Carcharias azureus Gilbert & Starks 1904、Carcharhinus azureus Gilbert & Starks 1904、Carcharhinus bogima Whitley 1943、Galeolamna bogimba Whitley 1943、Eulamia bogimba Whitley 1943、Galeolamna greyi mckaili Whitley 1945、Galeolamna mckaili Whitley 1945、Carcharhinus mckaili Whitley 1945、Eulamia nicaraguensis Gill 1877。
公牛真鯊形態特徵
出生時的尺寸為56-81厘米。雄成魚長157-226厘米,長可達299厘米;雌成魚長180-230厘米,可達324厘米。體紡錘形,軀幹粗大,向頭、尾漸細小。頭寬扁,自胸鰭上方至吻端弧形傾斜,頭長為全長的1/4弱。尾稍側扁,比頭和軀幹稍短,尾基上下方具凹窪。
吻短鈍,吻端廣圓。眼小而圓,具瞬膜,眼徑為第一鰓孔寬的1/2,為全長的0.8%-1.8%。鼻孔小,斜而外側位,距口比距吻端稍近;鼻間隔寬,約為鼻孔寬的3.7倍;前鼻瓣後部具一小三角形突出,後鼻瓣不分化。
口圓弧形,口寬大於口前吻長,口長約等於口寬的1/2,下頜較短,口閉時齒暴露,唇褶很短,只見於口隅;上頜齒寬扁三角形,具鋸齒緣,近基部則平滑無鋸齒,無小齒頭,直立或稍傾斜;下頜齒直立或稍傾斜,具鋸齒緣,齒式 ,通常為13/12。噴水孔消失。鰓孔5個,前3個較寬大,最後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
背鰭2個,兩背鰭中央無縱嵴。第一背鰭寬大呈三角形,前緣直而斜,後緣凹入,上角鈍尖,下角尖突,內緣直,其長為基底長的1/3弱,起點在胸鰭基底後端上方。第二背鰭稍大,鰭高為第一背鰭高的1/3強,前緣斜直,後緣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尖突,內緣長為基底長的1/2,起點在臀鰭起點之前或幾相對。
尾鰭寬長,大於頭長,尾椎軸上翹,上葉弧形,下葉前部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接,尾端鈍尖,後緣稍凹。臀鰭稍大於第二背鰭,起點稍後於第二背鰭,前緣圓凸,後緣深凹,外角鈍尖,里角延長尖突。
腹鰭三角形,大於第二背鰭和臀鰭,前緣近斜直,後緣稍凹,外角鈍圓,里角鈍尖,位於兩背鰭間下方稍前。胸鰭寬大呈鐮形,前緣長等於吻端至第二鰓孔距,前緣斜直,近外端弧形凸出,後緣凹入,外角鈍尖,里角鈍圓,內緣稍圓凸。鰭尖深色,體側具不明顯白色帶。
公牛真鯊棲息環境
公牛真鯊棲息於沿岸、海灣、河口、港口、瀉湖、河川或湖泊,從上層至水深152米處,更喜歡生活在深度小於30米的淺海中。該種是唯一能深入淡水生活,甚至在熱帶湖、河中生活的鯊類;而且可以在淡水環境中度過很長時間(露齒鯊屬的鯊魚也能夠生活在淡水中)。
儘管它們可以在淡水中繁殖,但是卻不像在河口和海洋棲息地那樣定期繁殖。幼鯊和成年鯊一樣容易進入鹽度較低的河口和瀉湖,並將這些淺水區用作繁殖地。公牛真鯊還可以耐受高達53‰的高鹽分水。
公牛真鯊生活習性
公牛真鯊有遷徙性。在西大西洋,夏季,公牛真鯊沿美國海岸向北遷移,游至馬薩諸塞州北部,然後在沿海水域變涼時返回熱帶氣候。
公牛真鯊的食物中,硬骨魚和小鯊魚占了絕大多數。在大西洋西部,它們通常以鯔魚、海鰱、鲶魚、鯡魚、黃鱔、鋸蓋魚、鰺魚、鯖魚、鯛魚和其他魚類為食。它們還食用黃貂魚和幼鯊,包括在其近岸育兒棲息地的自己物種的小個體。公牛真鯊偶爾也吃其他食物包括海龜、海豚、螃蟹、蝦、海鳥、魷魚和狗,甚至垃圾等。公牛真鯊在海底緩慢遊動時顯得行動遲緩,但它們能夠快速爆發,從而捕獲更小、靈活的獵物。它們在短距離內以超過每小時19千米的速度移動。
公牛真鯊分布範圍
海域:分布於印度洋西岸、北海沿海、太平洋、大西洋南北緯40°之間。在中國分布於中國台灣東北及東部海域。
國家:中國、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孟加拉國、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博茨瓦納、巴西、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斐濟、岡比亞、幾內亞、圭亞那、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馬拉維、墨西哥、莫桑比克、尼泊爾、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秘魯、菲律賓、塞內加爾、南非、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伊利諾伊州、田納西州、威斯康星州、密西西比州、明尼蘇達州、密蘇里州、肯塔基州、愛荷華州、阿肯色州、佛羅里達州)、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津巴布韋。
公牛真鯊繁殖方式
6齡性成熟。胎生,具1卵黃囊胎盤。發育中的幼鯊(每胎1-13個仔鯊)通過卵黃囊胎盤進行內部營養。母親在懷孕10-11個月後分娩,此時她們可以自由游弋和自主活動。在墨西哥灣交配發生在夏季,幼鯊出生在4-6月。交配和分娩全年都發生在最溫暖的地區。雌性通常在側腹上有交配的傷疤。沿海瀉湖、河口和其他低鹽度河口是常見的繁殖棲息地。壽命一般在15-20歲之間,已知最長壽命為25歲。 [4-5]
公牛真鯊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5年 ver 3.1——近危(NT)。
儘管公牛真鯊不是捕撈的目標物種,但它在世界各地的漁業中通常都被捕獲。由於它生活在靠近人口的河口和近海地區,因此容易受到人類影響。沿海保育園特別危險。納塔爾鯊魚委員會(Natal Sharks Board)報告稱,近年來,捕獲在其沙灘網中的公牛真鯊的平均大小已顯着下降,這對南非該物種的種群而言並不是一個好兆頭。截至2009年,公牛真鯊在其分布範圍的任何部分均未受到法律保護。
在河口和淡水地區,公牛真鯊種群數量比其他沿海或近海地區更容易受到人為因素影響,環境污染和漁業捕撈對棲息於河口等淡水區域的幼鯊影響較大。但公牛真鯊也並沒有被針對性捕撈,所以其種群數量沒有大幅下滑。
沒有針對該物種的具體管理或保護計劃。它在美國東海岸鯊魚漁業中作為「大型沿海」物種種群的一部分進行管理。該組的當前配額為每年1285噸/年(1997年),但「鯊魚」只占該組的一小部分。美國南部幾個州因刺網而關閉沿海水域,這消除了對河口和沿海苗圃地區的幼鯊的捕撈的影響。
公牛真鯊主要價值
公牛真鯊主要以誘籠、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在1990年代美國東南部的商業鯊魚捕撈中,公牛真鯊占沿海大鯊魚捕撈量的1-6%。肉質佳,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生素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公牛真鯊很適合被圈養,並在許多公共水族館展出。有些已經在水箱中保存了15年以上(Compagno et al,2005)。
公牛真鯊物種危害
公牛真鯊為3種最危險鯊之一(另兩種為噬人鯊和鼬鯊)。 根據國際鯊魚攻擊檔案(ISAF 2018)的數據,從歷史上看,公牛真鯊至少造成了100次針對人類的無端攻擊,其中27起是致命的。然而,很可能該物種可能會造成的傷害更多。許多人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鯊魚。
它的體積大,對淡水的傾向,豐富且靠近人類,特別是在熱帶地區,比噬人鯊或鼬鯊更具威脅性。由於公牛真鯊分布在世界上幾個欠發達地區,包括中美洲、墨西哥、印度、東非和西非、中東、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因此咬傷經常未被報道。公牛真鯊也不像噬人鯊或鼬鯊那樣容易識別,因此可能要對大部分未明確的的鯊魚攻擊事件負責(ISAF 2018)。
公牛真鯊被認為是1916年在美國新澤西州發生的一系列五起恐怖襲擊的罪魁禍首,這一系列襲擊在12天內造成4人死亡,其中三起襲擊發生在馬塔旺溪(Matawan Creek),這是一條淺海潮汐河流,只有12米寬,距離海灣水域2.4公里,距離公海超過24千米;這個地點不是其他大型鯊魚出現的地點。
上述襲擊發生的兩天後,在距離馬塔旺溪(Matawan Creek)河口6.4公里處捕獲了一條2.25米長的噬人鯊,據稱該鯊魚的胃中有人類遺骸。一天後,還是從距離馬塔旺溪(Matawan Creek)僅116公里處捕獲了一條2.7米長的公牛真鯊。多年來,這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證據表明,公牛真鯊和噬人鯊都參與其中,尚未最終解決(ISAF 2018)。
公牛真鯊物種文化
彼得·本奇利(Peter Benchley)的編著的書籍《大白鯊》,靈感便來源於公牛真鯊於1916年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一系列襲擊事件;後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於1975年根據《大白鯊》這本書改編成了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