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斤
公斤 |
中文名;千克 外文名;kilogram 拼音;iān kè 意思;千克,度量单位 性质;国际单位制 |
千克(符号kg)是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是普朗克常数为6.62607015×10⁻³⁴J·s时的质量单位,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千克是唯一一个有国际单位制词头的基本单位。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的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1]
目录
定义
千克是公制计量单位,一千克等于一公斤,合我国二市斤。
国际单位制中米、千克、秒制的质量单位,也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法国大革命后,由法国科学院制定。原计划制作的是新颁布的质量的主单位——克的标准器,但因为当时工艺和测量技术所限,故制作了质量是克的1000倍的标准器,即千克标准原器——这也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经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成员国表决,全票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1号决议。根据决议,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等4个SI基本单位的定义将改由常数定义
,于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1千克被定义为“对应普朗克常数为6.62607015×10⁻³⁴J·s时的质量单位”。其原理是将移动质量1千克物体所需机械力换算成可用普朗克常数表达的电磁力,再通过质能转换公式算出质量。
发展历史
千克最初的定义和长度单位有关;
1791年规定: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 ,并用铂铱合金制成原器,保存在巴黎,后称国际千克原器。
1901年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千克是质量(而非重量)的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千克用符号kg表示。千克力是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计力单位,规定为国际千克原器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所受的重力。符号为kgf。工程技术书中常把“力”字省略,因此易与质量单位混淆,故上世纪我国曾规定使用重力又称重量,单位是千克力。
2008年04月,位于不伦瑞克的德国国家计量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采用直径10厘米(4英寸)的纯硅体去界定更为标准的度量方法。
直到2013年为止,一个质量与千克最接近的铂铱圆柱体,作为国际统一重量单位一直存放在法国巴黎郊外戒备森严的金库内,但是由于消耗与磨损,它的质量正慢慢地减少,基本单位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误差越来越大。
新的纯硅体确实十分特殊,耗资200万欧元(约合320万美元)打造。纯硅体合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德国科学精英之力,用时五年制造,质量无限接近于一千克,是近乎完美的球体,纯度极高,99.99%的材料是一种称为硅28的硅同位素。德国不伦瑞克的科学家开始对纯硅体实施数千次实验,以测算制成它的硅原子数量。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的定义。
2019年5月20日,新国际单位体系将正式生效。
性质
千克是质量的单位,而质量就相当于日常说的一样东西有多“重”。然而,质量实际上是一个带“惯性”的性质;也就是说,一物体会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倾向于保持既有的速度。当一质量为一千克的物体在一牛顿的力作用下,会获得一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约相等于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十分之一)。
物质的重量完全随本地的引力强度而定,而质量则不变(设该质量并非以相对论性速度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相应地,在微引力下的宇航员不需任何力气就能举起太空舱内的物体;因为物体“没有重量”。然而,物体在微引力下仍保有其质量,宇航员需使出十倍的力才能把十倍质量的物体以相同的加速度加速。
1795年4月7日,克在法国被规定为相等于“容量相等于边长为百分之一米的立方体的水于冰熔温度时的绝对重量”。由于商贸一般涉及的质量远比一克大,又由于以水为标准的质量既不方便又不稳定,所以为了商业法规必需制造出质量水定义的实化仪。于是,人们制造了一个临时的质量标准:一块金属人工制品,质量为克的一千倍——千克。
同时,准确判定一立方分米(一升)的水质量的工作也展开了。虽然千克定义规定的水温0 °C是非常稳定的温度点,但是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决定于1799年在定义中改用水最稳定的密度点,也就是水达到最大密度时的温度,当时的量度结果为4 °C他们断定在最大密度时一立方分米的水相等于4年前临时千克标准目标质量的99.9265%。同年,也就是1799年,人们制造出一块纯白金的原器,其目标就是原器质量会相等于(当时科学上许可地尽量接近)4°C时一立方分米的水。该原器于六月被呈上国家档案局,并于1799年12月被正式定为“档案局千克”(Kilogramme des Archives),而一千克的定义就相等于其质量。这个标准维持了九十年。
国际原器
自1889年起,国际单位制将千克的大小定义为跟国际千克原器(在专业度量衡学中很多时候会把它缩写为“IPK”)的质量相等。IPK由一种铂合金制成,这种合金叫“90Pt10Ir”,即90%铂及10%铱(按质量比);然后把这种合金用机器造成39.17mm的直立圆柱体(高度=直径),这样做可以把表面积减至最低。比起纯铂的档案局千克,新加进去的10%铱改善了硬度,但同时保留铂的许多长处:对氧化的高度抵抗性、极高密度、良好的导电与导热性以及低磁化率。IPK与其六件姐妹复制品都被存放在国际计量局(BIPM)位于巴黎郊区的总部下层的储藏室内,有环境监控的保险箱里。(见下面的外部图片)开启保险箱需要三条被分开保管的钥匙。IPK的正式复制品可供其他国家作她们的全国标准之用。这些的复制品大概每50年就要跟IPK比对一次。
IPK是1879年制造的三个圆柱体之一。1883年,IPK的质量被发现跟八十四年前的档案局千克的一致,并在1899年的第一届国际度量衡大会中被正式指定为千克。维也纳标准海水(有严格同位素控制的纯净水)密度的现代测量指出一立方分米的水,在最大密度时(3.984°C)比一千克只差25.05ppm。这个微小的差别,与IPK跟档案局千克质量一致这个事实,说明了超过209年前科学家们在量度水密度及制造档案局千克的技艺是相当高超的。
各原器随时间的质量变动,其中K21–K40为各国的国家原器,K8(41)[注 4]与K32为IPK的姐妹复制品。所有质量变动都是相对于IPK的。1889年的原值偏移量都被相对于IPK地零化。以上的量度都是相对的;并没有可以判定以上哪个原器是相对于大自然最稳定的历史数据。很有可能地,在这100年间所有原器的质量都增加了,而K21、K35、K40及IPK只是被其他的增加得较少而已。
定义来上说,IPK质量的量度值误差为整零;IPK就是千克。然而,IPK因时间而成的质量变量,可经由比对世界各地正式复制品质量判定出来,这个过程被称为“定期核准”。例如,美国拥有四个90%铂/10%铱的千克标准仪,其中K4和K20是1884年制的原批中四十个复制品的两个。K20被指定为美国质量的国家首席标准。这两个原器,跟其他国家的一样,都要定期送回BIPM作质量核准。
需要指出的是,没有一个复制品的质量准确地等于IPK;它们的质量经过校准,得出的偏差值会被存盘。比方说,美国的国家首席标准K20,1889年最初的正式质量为1 kg±39 μg;也就是说K20比IPK轻39 μg。1999年的上一次核准指出其质量准确地等于1889年的原值。跟这种小差异相当不同的是,美国的检核标准,K4的质量持续地相对于IPK下降——这都是有原因的。检核标准比首席标准要常用得多,所以很容易被刮及受到各种磨损。K4最初送抵时的正式质量为1 kg±75 μg,但到1989年经正式校准后质量为1 kg±106 μg,而十年后则是1 kg±116 μg。在这110年间,K4相对于IPK轻了41 μg。
除检核标准可能受到的一般磨损外,就算被小心收藏的国家原器也会因不同的原因而产生相对于IPK的质量变动,当中原因有已知的,也有未知的。由于IPK与它的复制品都被存放于空气中(尽管有两层或以上的钟罩),它们还是会经由表面吸附大气层中的灰尘而获得质量。因此会用一种称为“BIPM清洁法”的手续来清洁它们,这种方法是BIPM于1939至1946年间开发的,当中手续有用沾有等量乙醚和乙醇的油鞣革轻轻擦拭,用蒸馏过两次的水进行蒸气清洁,以及让原器在核准前先放7至10天。
单位换算
1 千克 = 0.001公吨(或“吨”)
1 千克 = 1,000 克
1 千克 = 1,000,000 毫克
1 千克 = 1,000,000,000 微克
1千克=2斤
1千克=1公斤
1千克=20两
质量单位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