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公共廣播英語:Public Broadcasting)是指包括電台電視及其他電子媒體在內,以提供公共服務為主要使命的廣播服務或機構

在全球大多數的國家或地區里,公共廣播的運營資金都來自政府補貼,尤其是向服務接收者收取收視費。而在美國,公共廣播業者可能從聯邦政府或州政府獲得一部分補貼;但是通常,它們的大部分財務支持都來自各大基金會或商業機構(從小業主到大企業)的捐贈,以及通過認捐活動而從觀眾那獲得的捐款。絕大多數公共廣播業主都是作為非營利私人企業的形式而出現。

公共廣播可以是全國性也可以是地方性,這主要取決於該國政策或該廣播機構的經營策略。在一些國家或地區,只有一個機構進行公共廣播[1];而在另一些國家或地區,則有多個公共廣播機構以面向不同地區或不同語言族群。從歷史上看,公共廣播是很多國家的主要乃至唯一的廣播機構。不過這些國家或地區現在也存在着商業廣播;從20世紀後期開始,只有公共廣播的國家或組織的數量在大幅度下降。

公共廣播不應與國營廣播或商業廣播混淆。商業廣播競逐利益,公共廣播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以公眾利益為依歸,亦會製作更多文教等小眾節目;國營廣播內容受國家強力控制,較多發放政治宣傳;公共廣播運作則獨立於政府,保持中立及有獨立的編輯權。

目錄

中國大陸

1950年代,中國內地開播了一系列電台和電視台。此時電台和電視台節目主要以新聞專題節目為主,而在專題節目中,又以教育類、科普類節目為準。此時的中國內地廣播事業收入基本都以國家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補貼為主,具有一定公共廣播的性質。

自1979年開始,中國內地各電視台、電台開始出現商業化,並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推行,中國大陸的公共廣播實際上轉型為由政府控制的商業廣播機構。近年來,中國大陸各省級、地市級電視台都開辦了公共電視頻道。

香港

香港電台香港特別行政區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2]。雖然香港電台是隸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行政機關,但是它享有編輯獨立權。目前,香港電台擁有七條廣播頻道(第一台、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第五台、第六台和普通話台)、兩條模擬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A和港台電視33A)和三條數字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港台電視32和港台電視33)。同時根據香港的法律要求,香港其他商業電視頻道必須預留部分時間用於播放香港電台所製作的電視節目。

視頻

公共廣播 相關視頻

公共廣播系統
公共廣播知識課堂-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