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山自然保護區(熊友國)
作品欣賞
八面山自然保護區
話說八面山自然保護區內,有上、中、下三條千年古道。中道自郴州至資興赤竹園、青市,全長40公里,從農莊徒步到山頂一般要三個多小時。路邊古木參天,怪石嶙峋,崎嶇險峻,行人視為險途。
老人記憶很好,對那裡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八面山的古蹟有南天古廟舊址、八面山碑刻、傳說中郭法主鎮妖的火燒山、百合神仙耕種地等,令人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1934—1949年八面山(西邊山地區)革命鬥爭連綿不斷,此處還有紅軍三五九旅南征北返宿營地遺址。八面山境內桃寮村有「紅軍村」之稱。1934年在此建立了紅軍長征後湖南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蔡會文、方維夏、王震等老一輩革命家長期在這一帶進行革命活動。當年紅軍獨立四團在八面山阻擊牽引敵人,掩護肖克、任弼時指揮紅六軍北上,王震曾在八面山一舉殲滅國民黨第九戰區第五工兵團。抗日戰爭時期,美國空軍飛虎隊飛機在與敵機戰鬥中墜毀在八面山。
聽着聽着,讓我浮想聯翩,這就是上蒼的獨特偏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八面山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是歷史的選擇、紅軍的足跡,留下了八面山頗具深遠意義的人文景觀;八面山上的護林員,用他們的勤勞智慧,使這裡保持了原始、質樸的自然風貌而成為風光宜人的旅遊勝地。也許此時此刻,八面山的山山水水,正翹首期盼,歡迎我們這些遠方的客人來此旅遊觀光。
為了趕在天亮前到山頂拍日出,凌晨二點多,我們在農莊匆忙吃了點稀飯後,就開始進入山林正式爬山了。6人的隊伍,守莊老大娘當嚮導,我們都分擔了攝影設備的背負,僅靠微弱的手電在茫茫的夜色中摸索前進。行程中,雖不至於感到特別累,但也比白天行路相差甚遠。行程不到三分之一處,山路越來越陡,兩邊是懸崖峭壁,大風吹得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四面黑呼呼看不到邊,還真叫人發怵!也許是怕丟在深山老林中,這多年沒走過這麼久這麼遠山路的我,竟然沒有被小伙子們甩出隊伍。
我在黑夜中戰戰兢兢地趕路,腳步在草叢裡深陷,生怕一腳踏空。心中蜂擁起無數的幻象,黑影如閃電般地顯形。感到恐怖和無路可走的時候,心裡就默默地想着總理的那話,「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風蕭蕭兮八面寒,拖着身體行路難,大有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氣概。縱觀整支隊伍中,小女生也比小伙子不相上下,儘管快衝頂時被"解除了武裝」,由中鋒改成壓隊收尾,但我還是要說「小樊,好樣的!"
翻山越嶺,穿梭於茂林修竹、荊棘蓬草,我們徒步三個多小時到達八面山之巔,天剛開始泛白。原以為高山之上,必是古木參天,陰森閉目。卻不曾想到山巔競是茫茫草原,別開生面。山頂草場在雲霧中時隱時現,宛若仙境。立于山巔,望天朗氣清,沐惠風和暢,心情為之振奮。儘管沒有雲海和日出,就着晨光,跟着大夥一起看看朝霞也行。大家等着,笑着,也不斷拍着。
八面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自然空調」和「第二春城」之稱,在山頂我們還真正體驗到了七月天只有幾度溫度的寒冷。這對只穿短袖的我考驗得直打哆嗦。看來守莊老人說上山要帶棉衣的忠告沒錯,這不應靈「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句話嗎?
熱鬧過後,我們開始往回走。在八面山石牛山古驛道附近,是東鄉唯一入選的資興古八景牛山宿雁。據說初冬時節,成群候鳥掠空而過,天鵝大雁嘎嘎之聲清晰可聞,相傳山上有天鵝池,冬月水暖,征雁常棲息其中。
在這海拔約1700米的驛道邊,有石牛靈仙遺址,系道觀,供奉石牛大仙,興寧桂東共建,各占一半產權。民國期間被人搗毀,僅存廢墟。六塊花崗石製作的大門框,是保存完好的唯一建築構件。
在古寺廟遺址旁看見綠黃色的山坡,忍不住被這裡的美景吸引了。我們一鼓着氣爬上山坡。尋找到機位就坐下來,等待太陽照耀。仰視藍天,一塵不染,宇宙之大,令人敬畏。遊目騁懷,心胸豁然開朗。由於風太大,放飛無人攝影機隨時有失控的危險,也就是說隨時有高空摔機的危險。豁出去了!麗影的何總橫下心按動遙控器,無人攝影機一躍升上藍天,把千山萬壑盡收眼底,美麗的八面山一覽無餘。慶幸,無人攝影機順利返回啦!
作者簡介
熊友國,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