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八月十四夜月

《八月十四夜月》

作品名称:《八月十四夜月》

创作年代: 北宋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范仲淹

《八月十四夜月》是宋代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目录

原文

作品赏析

秋风送爽,皓月当空,最容易引起游子的怀乡之情。自古以来,圆月成了无数文人墨客所歌咏的对象,以寄托幸福、美满的希望。赏月诗如同一道风景线林立在中国古典诗苑里。这类赏月诗多以写景取胜,在景中寓情。这首诗则与传统写法颇有不同:它重在言理而兼以抒怀。难能可贵的是,它能在平淡、畅达的语言中说理,毫无生硬、呆板之气,是宋代哲理诗的典范之作。

首联用散文化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中秋前夕,月已将圆而未全圆的景象。按常规写法,当运用华丽词藻浓墨重彩写月圆之美。范仲淹却仅用“光华”二字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至于何等“光华”,作者用反问语“岂不”二字来加强语气,给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月光如练,本是赏月的最佳时光。读下句“赏宴尚迟迟”才恍然大悟:原来今日才八月十四,而八月十五才是人们赏月的固定时刻。叠字“迟迟”蕴含着十分复杂的情感,既有面对今宵似乎略有欠缺的月景流露出的一丝遗憾,也有对自己政治改革事业未能尽如 人意的惆怅和感喟。

颔联紧承首联,高度概括了古往今来的人们渴望万事得全的美好愿望,“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这种祈盼往往用八月十五的圆月来代表。虽是浓缩现实的一种心理,也是诗人在自我宽慰。

人的愿望总是美好的,当憧憬未来时就会明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不能事事尽如人意。尽管人们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内心仍常充塞着无以名状的失意。如同今晚的月光,虽千里共照,美不胜收,也还使人产生惆怅之情。“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一个“讶”字与“迟迟”互映,巧妙地展示人们面对美景欲罢不能又略带惆怅的矛盾心理。

最后一联,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志,是这首诗的落脚点:人生在世,万事不必刻意追求,而应遵循客观规律,真正做到豁达,不受世俗羁绊。“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在这里,作者用淡淡的彩笔,抹上几许亮色,又带来几缕凉风,“澄霁”、“清风”与“光华”相呼应,便使整个画面色彩更加柔和而美丽,阵阵秋风又给惆怅的情怀平添了几分爽意。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2]

范仲淹古诗词作品: 《九日·欲赋前贤九日诗》 《岳阳楼记》 《江上渔者》 《渔家傲·秋思》 《诸暨道中作·林下提壶招客醉》 《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 《送何白节推宰晋原》 《河朔吟·太平燕赵许闲游》 《苏幕遮·怀旧》 《书扇示门人》[3]

参考资料

  1. 八月十四夜月, 古诗文网,
  2. “范仲淹”诗词全集(313)首), 诗词名句网,
  3. 八月十四夜月, 古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