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綵
八仙綵,是以八仙圖案為主題的長方形繡布。
中國的八仙是最受人們歡迎的神仙群體之一。八仙傳說是中國民間十分流行的神話傳說,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八仙的傳說流傳時間很長,經過逐漸演變才定型。中國文化中喜歡「八」的數字,這可能與中國人把方位分成八個有關。所以,許多風景名勝都要湊成「八景」,中國菜系湊成「八大菜系」等等。中國的「八仙」一詞最早出現在三國時代,指的是上古列仙。晉代出現「蜀中八仙」;唐代出現「酒中八仙」;道教八仙形成後,又分為上八仙、中八仙和下八仙。中國歷史上的「八仙」指的都是不同的神仙群體,只有個別重複。
八仙綵中的「綵」字意指五彩的絲織品,常用來「趨吉避邪」或取其「張燈結綵」之意。八仙綵上所繡的八繡賀壽圖象徵八仙的降臨與慶賀。嫁娶、新居入厝、喜慶神誕時都會懸掛八仙綵;八仙綵除了避邪和慶賀的意義外,還有象徵儀式性的意義,八仙齊聚一同慶賀,如同傳統戲劇的扮仙的吉慶意義。[1]
八仙綵底色以紅色為主,搭配蓮花、如意、龍鳳、喜鵲、蝙蝠等,具有祝福意象的圖案,以及八仙的法器蒲扇、葫蘆、花籃、荷花、寶劍、竹笛、魚鼓、玉板,表示八仙的神通賜福來除災趨祥。八仙綵上的八仙也代表了民眾心中的祈願「福、祿、壽、喜、財、子、健康、智慧」。[2][3]
舊的八仙綵在歲末年終除舊佈新時,擇吉日祭祀後將其燒化,再懸掛上新的八仙綵。
目录
起源
圖片來自中國文化研究院 |
八仙宮,又名八仙庵,位於西安市東關長樂坊,是中國以「八仙」為名的道觀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今八仙宮建在唐興慶宮遺址的西北隅。宋元時的長樂坊,地處長安城東門外,是長安「驛路之衝」,賓客迎送之地,這是西安八仙宮在此創建、發展,並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八仙宮是以供奉八仙為主,內有「呂洞賓成道碑」。 八仙綵起源並無正式的文獻記載,民間流傳某天八仙下凡到人間,來到以湘繡聞名的村莊,偶然遇見一位女藝師,正在製作一幅以神仙為主題的繡畫。於是這位女藝師將八仙的身影繡成一幅生動的八仙圖,從此八仙圖成為湘繡中的名品。
中國民間流傳最廣、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八仙是道教的「中八仙」,即指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這八仙屬道教人物,都是傳說中的凡人得道,他們的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所以也特別受到老百姓的歡迎。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民間迎神活動也少不了請八仙。八仙各持一物:張果老持漁鼓,據傳能占卜人生;呂洞賓持寶劍,可鎮邪驅魔;韓湘子持笛子,使萬物滋生;何仙姑持荷花,能修身養性;李鐵拐持葫蘆,可救濟眾生;漢鍾離持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國舅持玉板,可淨化環境;藍采和持花籃,能廣通神明。八仙手持的八件寶物被民間稱為「八寶」,成為民間經常使用的吉祥圖案。
《事物原會》裡有一段解說:「張、韓、呂、何、曹、漢、藍、李,為老、幼、男、女、富、貴、貧、賤」,八仙包含人生各種樣貌,不論階級、性別與年紀,只要緣分具足者,終能昇天成仙。[4]
八仙是哪些行業供奉的神?
業神即行業保護神,是各行業供奉用來保佑本行業利益的神明。八仙中的鐵拐李、張果老、呂洞賓、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分別被許多行業奉為祖師爺和行業保護神。這主要與他們的傳奇經歷和民間傳說故事密切相關。
曹國舅在北方被奉為戲曲藝人的祖師,其依據也是一段民間故事。傳說王母娘娘舉行蟠桃盛會,請八仙去唱戲助興。會上八仙喝得大醉,歸程過河上不了船。何仙姑把曹國舅抱着的四塊雲陽板抽下一塊,來當作上船的跳板,下船時曹國舅忘了收回那一塊板,從此雲陽板變成了三塊。以後唱戲的鼓板跟着曹國舅學,也用三塊。北方很多地方的渡口,代代相傳有一條規矩,唱戲的上船不收渡費,因為所有船上都有他們祖師留下的一塊板。
呂洞賓的傳說最多,因此以他為行業神的職業也最多,主要有理髮業、金銀匠、小手工業、製墨業、雜技藝人、娼妓業以及醫藥業等。他被理髮業尊為祖師爺,起源傳說也有多種。其中最流行的傳說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癩痢頭,被召進宮的理髮師都因為剃頭碰疼了他的瘡傷,一個個慘遭殺害。因此,學理髮的人愈來愈少。呂洞賓知道後,化裝成一個理髮師,進宮給朱元璋理髮。他將寶劍變成剃頭刀,給朱皇帝剃頭,說來也怪,碰到癩痢處,不僅不疼,反而十分舒服,朱元璋特別高興,重賞了這個理髮匠。從此以後,別的理髮匠再給朱元璋剃頭,他也同樣只覺舒服不覺疼了。於是,民間學理髮的人又多起來,理髮業隨之興旺。理髮師們為了感謝呂洞賓的恩德,就尊奉呂祖為祖師爺,並自豪地以理髮業為三百六十行的第一行。因為奉呂洞賓為理髮祖師,北京、湖北、福建、廣東、台灣等地理髮業都以呂祖廟為祖師廟,有時其行業公所,也被稱為呂祖廟。呂洞賓亦被奉為醫藥祖師,傳說呂洞賓曾授人以神方,稱「呂祖仙方」,共四百五十方,男、婦、外、幼科各一百方,眼科五十方。他亦被舊時北京的雜技藝人奉為祖師。這大約是因為他本領高強,無所不能,而且像雜技藝人一樣浪跡江湖。呂洞賓還被舊日妓女奉為呂祖爺,這與呂洞賓點化娼妓、為妓女醫療惡疾的傳說有關,而且也與他三戲白牡丹(王母娘娘的侍女)的傳說故事有些關係。舊時蘇州妓女狂熱崇信呂洞賓,於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呂祖生日時,到呂祖廟買「神仙花」。
鐵拐李被奉為賣狗皮膏藥的祖師,大概是因為傳說鐵拐李身背的大葫蘆裏,有治病救人的靈丹妙藥,過去民間特別是醫藥行把他作為狗皮膏藥的發明者和祖師爺。此外,鐵拐李在台灣等地被乞丐奉為祖師,每年農曆四月八日為乞丐祖師生日。乞丐們要湊在一起祭祖唱戲。鐵拐李之所以當了乞丐祖師,是因為傳說他曾當過乞丐。
張果老是民間說道情藝人的祖師。道情源於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是以道教故事為題材的民間說唱藝術。當時遊方道人到處傳唱,勸化世人,叫做「唱道情」,以後發展成民間曲藝的一種形式。因為唱道情以簡板和漁鼓作伴奏,所以又稱之為「漁鼓」。流傳於世的又有義烏道情、東陽道情、湖北漁鼓、祁東漁鼓等支派。傳說漁鼓這種道具,就是張果老發明。張果老入崑崙山,砍下一根翠竹,除枝去葉,將尾梢送給了牧鴨人,將竹蔸送與卜卦人,留下中間二尺四寸的竹筒身,一頭蒙上豬尿泡膜,以手指擊膜,咯咯作響,聲音悅耳,於是發明了漁鼓,用它在長安街頭巷尾說道情作伴奏十分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