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M(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脾臟和淋巴結中漿細胞分泌合成,分為IgMl和IgM2兩個亞型。主要分布於血清中,以五聚體的形式存在,占血清總Ig的 5%~10%。IgM具有強大的殺菌、激活補體、免疫調理和凝集作用,也參與某些自身免疫病及超敏反應的病理過程。檢測血清中的IgM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單向免疫擴散法和免疫比濁法,但後者已逐漸代替前者。
目錄
濃度變化
使血清IgM濃度增高的藥物有:L-門冬酰胺與氯丙嗪可誘導IgM的合成致使血清中濃度升高;溶菌製劑是一種生物調節劑,為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它能提高淋巴母細胞轉化率並增強遲髮型免疫反應,可使血清IgM和IgG濃度升高;長期使用甲基多巴、磺胺類藥、呋嘲妥因、丙硫氧嘧啶、阿黴素、異煙肼等藥物導致肝損害引起慢性肝炎實驗室檢查γ-球蛋白升高,LgM濃度同樣增高。白山雲芝多糖有增強體液免疫作用,有些患者接受其治療後,血清IgM濃度升高。
使血清lgM濃度降低的藥物有:某些免疫抑制劑能抑制lgM合成而造成血清lgM含量降低,如硫唑嘌呤大劑量時可抑制B細胞,氨甲蝶呤與環磷酰胺抑制體液免疫作用較強;苯丁酸氮芥、激素類藥物(糖皮質類固醇與甲基潑尼松龍等),可能影響IgM合成代謝使血清含量降低5%-20%以上;抗癲癇藥(苯妥英、卡馬西平)金製劑、纖溶酶、右旋糖酐能和IgM形成複合物或使其消耗過多。[1]
簡介
B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下轉化為漿細胞,產生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稱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分布於人的血液、體液及外分泌液中,根據其重鏈的抗原性不同,可分為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五類。
免疫球蛋白M(或簡稱為IgM)是由B細胞分泌的一種基本抗體。IgM是迄今為止實際發現的在人體循環系統中的最大抗體。它也是接觸抗原首先發生反應的第一抗體。脾臟是IgM的最大生產者。
與B細胞表面結合的是單體形式,在分泌形態中則是由五個Y型單體排列而成的五聚體形式,具有極高的親和力。又因其分子量極大,因此在抗原凝集反應中非常有效。在B細胞介導(體液)免疫的早期階段IgG尚不充足,此時則主要由IgM來發揮清除病原的作用。同時為初次遭遇外來抗原後,最早回應出現的循環性抗體,但IgM在血液中的濃度會因清除作用迅速下降。因此,IgM通常可當做感染的指標。
免疫功能
IgM的免疫活性也是多方面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抗傳染免疫作用 IgM是血管內主要的抗傳染性免疫物質。可通過激活補體系統發揮溶菌、溶細胞及中和病毒等免疫作用。由於IgM為五聚體結構,從理論上講,它和相應抗原的結合價應為10價,但往往可能由於空間位置的影響,只表現為5價。儘管如此,IgM還是有較多的結合價能與相應抗原多點結合,故其凝集作用及在補體參與下的溶血作用可較IgG強1000倍,是一種高效能的抗體。IgM缺乏的患者,易出現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敗血症或嚴重併發症。但其在血清中的含量只有G的十分之一,在體內持續的時間也較短(為IgG的1/4),且不能在血管外發揮作用,因此從總的來看,它還不能象IgG那樣起主力免疫的作用。
從生物的種系發生上看,IgM是最原始的抗體。在個體發育中,機體最先合成的抗體也是IgM,其後才相繼出現IgG與IgA。如兒童初次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後,於接種後3天血清中即出現lgM,兩周左右已達高峰,嗣後才逐漸下降,到2個月後血清中已不能測出。因此,在感染的早期,IgM起着先鋒免疫的作用。臨床上通過檢測IgM型抗體,可作為某些傳染病早期診斷及確定胚胎期感染的指標之gM的產生與抗原的性質有關。一般含脂多糖的顆粒性抗原,如對革蘭氏陰性菌的內毒素及紅細胞等產生的抗體即屬於IgM。但IgM型抗體的合成不需由T淋巴細胞輔助。
抗腫瘤免疫作用 在機體抗腫瘤免疫中,IgM起較重要的作用。IgM屬於一種細胞毒性抗體,在有補體系統的參與下,可破壞腫瘤細胞。[2]
臨床意義
檢測機體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可了解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狀態,幫助診斷免疫增生、免疫缺陷、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等多種疾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機體被感染後,最先出現的抗體是IgM,故檢測IgM水平可作為傳染病的早期診斷指標。由於IgM分子量大,不易透出血管,是抗血管內感染的第一線抗體,故對防止菌血症、敗血症的發生有重要作用。
1.血清IgM增高:見於巨球蛋白血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肝病及某些感染性疾病等。
2.血清IgM降低:見於原發性無丙種球蛋白血症、繼發性免疫缺損等。
正常值參考範圍
血清IgM含量正常參考值:0.6~2.5g/L。
參考文獻
- ↑ m蛋白高的原因?39問醫生
- ↑ 免疫球蛋白m偏高怎麼回事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