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元(yuán)姓,漢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1位。

元氏為殷商名臣元銑之後。《姓氏五書》載:「帝乙廢棄立受辛,太史元銑據法力爭,是商代即有元氏。」 分布於河南,山東等地。

目錄

各地始祖

浯瀯元氏始祖

江西浯瀯元氏始祖,元子哲(718年-770年)河南羅山縣人,後魏皇室苗裔,天寶進士,766年任崇仁知縣,大曆五年(770年)卒於衙內。時任撫州刺史顏真卿撰寫《元子哲遺愛碑》碑文。江西樂安元氏始遷祖,元從周為元子哲第九世孫。

臨湘元氏始祖

始遷祖思恭,明正統年間自江西武寧縣長樂鄉二十五都芒村永元坊遷岳州府臨湘縣冶湖裡,後復徙河西古塘坤居。

寧鄉元氏始祖

元仲修,字隆讓者,明正德十五年(1520)由江西樂安之象山寄籍寧邑之黃材。

天津元氏始祖

元友能,明洪武初,友能公同兄友德公,由江南鳳陽縣遷至靜海之邀鋪村,友德公無嗣,固族皆友能公後。

林州元氏始祖

元林字金聲,生於大清道光十一年(1831),學武,20歲時已拳藝精通。30歲左右出師到山西教徒傳藝,光緒五年(1880)病故,終年僅49歲。

忻州元氏始祖

元誼,宋宣和間官忻州神虎軍使,遠祖元結,北魏皇室苗裔。

光澤元氏始祖

危全諷(?-909年)字上練,唐末五代時人,籍貫江西撫州,撫州刺史。於唐末黃巢起義時以自衛鄉黨為名起兵,逐步據有撫州全境,割據稱雄。危仔倡之兄,固族於危全諷為始祖。

郡望堂號

河南郡:漢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

雁門郡:戰國時趙國置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雁門郡為北魏元姓皇族發源之地。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河南堂:以望立堂。 [1]

研究考證

元(Yuán)姓源出有五:1、出自殷商元銑之後,世代相傳姓元。2、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魏國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代畢萬之後,以地名為氏。3、出自拓跋姓,為鮮卑族的後代,至魏孝文帝時下詔改姓為元氏。4、出自複姓紇骨氏、是雲氏所改。5、出自玄姓,為北宋時為避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的父親聖祖趙玄朗名諱,改姓元氏。

至於其他關於元姓起源之說,無法考實就不於敘述。

源流一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王朝拓跋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魏孝文帝拓拔宏,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於洛陽(今河南洛陽),之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於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下詔改漢姓為元氏,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此後,鮮卑族拓拔氏皆改為元氏,後逐漸融合於漢族之中,大多活躍於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地區,逐漸成為當地望族,在歷史上能人名士輩出。

源流二

出自危姓,危仔倡(?-909)字上練,又字忠練,唐末五代時人,籍貫江西南城,南城東興鄉四十一都蘇源村(今屬黎川縣荷源鄉)人。唐末信州刺史。撫州刺史危全諷弟。909年危仔倡與危全諷一道攻打洪州時,被吳國將領周本擊敗,危仔倡投奔吳越王錢鏐。錢待仔倡為上賓,任命為淮南節度使。由於錢鏐認為"危"不吉利,便賜姓"元"。從此,仔倡子孫均仕吳越,留居杭州,並改姓元。

源流三

清乾隆時期因避廟諱改為元氏。

濰坊民國己未三月重修《玄氏族譜》記載:我族本姓玄,清朝避康熙御諱,旁加一火字缺末點。十世祖慕周拔貢,具呈於上,欽定以元字代玄字,合族遂為元氏。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