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石天應傳
元史·石天應傳出自《元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目錄
原文
石天應,字瑞之,興中永德人。善騎射,豪爽不羈,頗知讀書,鄉里人多歸之。太祖時,太師、國王木華黎南下,天應率眾迎謁軍門。木華黎即承制授興中府尹、兵馬都提控,俾從南征。天應造戰攻之具,臨機應變,捷出如神,以拜龍虎衛上將軍、元帥右監軍,戍燕。天應旌旗色用黑,人目之曰黑軍。 屢從木華黎,大小二百餘戰,常以身先士卒,累功遷右副元帥。辛巳秋八月,從木華黎征陝右假道西夏自東勝濟河攻葭州拔之天應因說太師曰西戎雖降實未可信。
此州當金、夏之沖,居人健勇,倉庫豐實,加以長河為限,脫為敵軍所梗,緩急非便,宜命將守之多造舟楫,以備不虞,此萬世計也。」木華黎然之,表授金紫光祿大夫、陝西河東路行台兵馬都元帥,以勁兵五千留守葭蘆。
遂造舟楫,浮橋。諸將多言水漲波惡,恐勞費無功,天應下令曰:「有沮吾事者,斷其舌!」橋成,諸將悅服秋九月,遂移軍河中。既而金軍果潛入中條,襲河中。天應知之,先遣驍將吳澤伏兵要路。澤勇而嗜酒,是夕,方醉臥林中,金兵由間道已直抵城下。時兵燼後,守具未完,新附者爭縋而去,敵乘隙入。
天應見火舉,知敵已入,奮身角戰,左右從者四十餘騎,皆曰:「吳澤誤我!」或勸西河,天應曰:「先時人諫我南遷,吾違眾而來此,事急棄去,是不武也。縱太師不罪我,何面目以見同列乎!今日惟死而已,汝等勉之。」少頃,敵兵四合,天應飲血力戰,至日午,死之。木華黎聞而痛惜焉。 (節選自《元史•石天應傳》
譯文
石天應,字瑞之,興中永德人,善於騎射,豪爽不羈,很知道讀書,鄉里人大多歸附他。太祖時,太師、國王木華黎南下,天應率眾到軍門迎接拜見。木華黎授天應為興中府尹、兵馬都提控,令他隨大軍南征。
天應督造的軍器靈活多變、敏捷如神,因功而授予龍虎衛上將軍、元帥右監軍,戍守燕京。因為其軍旗為黑色,故人們稱之為「黑軍」。多次隨木華黎出征,大小二百餘戰,常身先士卒,因功升右副元帥。辛巳年秋八月,隨木華黎征陝西,借道西夏,自東勝渡過黃河,攻克葭州。天應建議道:「西戎雖降,但不可信任。
這個州處於金、夏的要衝,居民強健勇猛,倉庫豐裕殷實,加上有黃河阻隔,如果為敵軍所阻擋,對我不利,應命將拒守,多造舟船以備不虞,此為萬世之計。」木華黎認為很好,授他為金紫光祿大夫、陝西河東路行台兵馬都元帥,率勁兵五千留守葭蘆。
天應命在葭蘆河上建立起浮橋。諸將大都說水漲波惡,恐怕費力而無功,石天應下令說:「有阻止我建浮橋的,隔斷他的舌頭!」浮橋建成了,諸將也心悅誠服。秋九月,移防於河中。不久金軍潛入中條,偷襲河中。天應知道後,派驍將吳澤伏兵於要路。吳澤雖是一員勇將,但嗜酒,這夜酒醉,金兵繞道由小路直抵河中城下。
當時正是兵火之後,守城器具尚未修繕完畢,新近歸附的士卒爭相縋城潰去,敵人趁機攻入城中。石天應看見火把舉起,知道敵人已經攻入城中,石天應自身奮力與敵人戰鬥。
石天應隨從只有四十餘人,大家都說:「吳澤害了我們!」有人勸他西渡黃河,石天應說:「先前有人勸我移軍到南方,我違背了眾人的意願來到這裡,事情遇到危急棄城離去,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即使太師不怪罪我,我拿什麼臉面去見將士們呢!今天只有一死罷了,你們努力吧!」不一會兒,敵人從四面包圍,石天應浴血奮戰,到了中午陣亡。木華黎得知後而悲痛惋惜。[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