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元世祖忽必烈兩次征日失敗之謎

忽必烈

來自網絡的圖片

元世祖忽必烈兩次征日失敗之謎1259年,蒙哥汗決心徹底解決南宋,忽必烈重獲起用,負責指揮東路軍,攻打鄂州。當雙方正在激戰時,從四川傳來消息:蒙哥汗在釣魚城戰死。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忽必烈在幾經猶豫後,決定從鄂州戰場抽身。在與南宋權臣賈似道議和後,忽必烈率大軍急速北上,開始了對蒙古大汗寶座的角逐。[1] 1260 年三月初,在部分蒙古宗王、中原漢地官僚士大夫的擁戴下,忽必烈於開平正式登上蒙古大汗的寶座,並首次採用漢族王朝的年號——中統紀元。忽必烈的登基,標誌着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忽必烈的即位,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幾乎就在他即位的同時,弟弟阿里不哥也在哈剌和林附近被擁戴為蒙古大汗。作為幼子,阿里不哥是拖雷夫婦遺產的合法繼承者,掌握着父母留下的大部分蒙古部眾與軍隊。蒙哥出征南宋時,阿里不哥奉命留守和林,牢牢控制了蒙古政權的政治中心。蒙哥死後,阿里不哥得到蒙哥諸子及蒙古汗廷大臣的普遍擁護,以蒙哥合法繼承者的面目出現。

相反,忽必烈數年前就曾因與蒙哥發生衝突而賦閒,只是因蒙古對南宋戰事吃緊才重獲起用。他拒絕奔赴漠北參加選舉蒙古大汗的忽里台,在開平另起爐灶,偏離了蒙古本土選舉大汗的政治傳統,這對維護他正統大汗的形象是非常不利的。

面對阿里不哥的挑戰,忽必烈首先爭取到另一個弟弟旭烈兀的支持。此時,旭烈兀正主持蒙古第三次西征,前鋒已逼近埃及。得知蒙哥去世後,他迅速撤軍東歸,途中遇到忽必烈的來使,承認他在阿姆河以西的權利。旭烈兀於是留在當地,建立起承認忽必烈宗主地位的伊利汗國。

蒙哥去世後留下的四川蒙古軍將領,大多傾向擁護阿里不哥。為了斬斷阿里不哥的右臂,忽必烈緊急派遣廉希憲等人趕赴陝西,設計殺死擁護阿里不哥的蒙古將領。駐守六盤山的蒙古軍主帥渾都海被迫西撤,與阿里不哥南下接應的阿藍答兒軍會合。

中統元年(1260 年)九月,雙方在甘州東刪丹附近的耀碑谷發生激戰,渾都海、阿藍答兒戰死,川陝地區被牢牢控制在忽必烈手中。

漠北地區是雙方的主戰場。為了打贏這場戰爭,忽必烈幾乎調動了他所有的精銳部隊。戰爭進行得非常殘酷,和林不僅得而復失,戰火還一度燒到了大漠以南。中統二年(1261年)十一月,昔木土腦兒一戰決定了阿里不哥失敗的命運。此後,阿里不哥的處境每況愈下。四年後,走投無路的他被迫向忽必烈投降。

阿里不哥汗位之爭,並非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造反或叛亂。中國有句古話,「成者為王敗者寇」。阿里不哥歸降時,忽必烈曾得意地問過他們之間到底誰對誰錯,阿里不哥回答說:「從前我對,現在你對。」這也可算作他對那句中國古話所作的蒙古式闡釋吧。

忽必烈沒有想到的是,阿里不哥的投降,僅僅是噩夢的開始。海都,蒙古第二代大汗窩闊台的嫡孫,一直在關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戰爭。阿里不哥投降後,他繼之而起,扯起反對忽必烈的大旗。同阿里不哥相比,海都是一個更難對付的挑戰者。他不僅復興了衰落的窩闊台汗國,成功地控制了察合台汗國,甚至還將西面遙遠的欽察汗國也聯合到自己的旗幟下。

至元六年(1269年)春天,成吉思汗三子——朮赤、察合台、窩闊台三系代表在塔剌思草原舉行忽里台大會,成立了共同反對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系領導下的元朝與伊利汗國的聯盟。這次會議成為蒙古帝國最後走向分裂的標誌。從此,忽必烈永無安寧之日,越來越多的蒙古宗王站出來向他發起挑戰。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正當忽必烈為對付海都等西北諸王殫精竭慮的時候,東道諸王首領乃顏,領導成吉思汗三位弟弟的後裔,在東北也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叛亂。年逾古稀的忽必烈,不得不親自統率大軍,前往平叛。雖然乃顏很快戰敗被殺,叛亂逐漸平息,但以海都為首的西北諸王之亂,直到忽必烈去世也沒有得到解決。

蒙古黃金家族成員向忽必烈發起的挑戰,並非僅僅是在爭奪蒙古大汗的寶座,雙方在意識形態上也存在着嚴重分歧。塔剌思大會後,西北諸王曾派使臣入朝質問忽必烈:「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郭,儀文制度,尊用漢法,何故?」這些蒙古宗王認為他們才是成吉思汗(大札撒)的恪守者,而忽必烈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背離者。

南宋滅亡標誌着中國大一統局面的重現,同時又成為忽必烈新的征程的開始。日本、安南、占城、緬國、爪哇,一個個被列為他的征服目標。

可惜的是,幸運之神不再眷顧忽必烈,他的好運就此發生逆轉,上述征服行動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利,而尤其使他難以釋懷的是至元十八年(1281年)征日的慘敗。

蒙古興起時,日本正處於鎌倉幕府的統治之下。忽必烈即位,順利解決高麗問題後,即將目光投向日本。

從至元三年至十年(1266—1273年),忽必烈先後五次派出使臣赴日招撫,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可均不得要領而回,於是引發了至元十一年(1274年)的第一次征日。此次征討,大軍雖於今九州福岡附近博多灣等處登陸,但因遭遇颱風襲擊,戰船大部被毀,最後無功而返。

第一次征日並未使忽必烈灰心,此時他正密切關注南宋戰事,於是繼續派使臣前往日本招撫。這次幕府終於有了明確答覆——將來使全部斬首。當消息傳到大都時,忽必烈終於被激怒了,一個專門對付日本的機構——征東行省建立起來了。

至元十八年五六月間,兩支龐大的遠征軍駛向日本:一支從合浦(今韓國馬山)出發,由第一次征日主將忻都率領,共四萬人,戰船九百艘;一支從慶元(今浙江寧波)出發,由南宋降將范文虎等率領,共十萬人,戰船三千五百艘。可到八月初,颱風再顯神威,徹底摧毀了元軍戰艦。十四萬大軍生還者不足五分之一。前近代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遠征就這樣失敗了。

這是忽必烈一生從未遭受的慘敗,使其顏面盡失,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此後,忽必烈雖然又先後三次重組征東行省,但終其一生,再也不能派出一船一卒,因為龐大的征需已使百姓不堪重負,國家財政岌岌可危。

日本則因兩次抗元均藉助了颱風之力,炮製出所謂「神風」之說,太平洋戰爭後期出現的「神風突擊隊」即源於此。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劉曉認為:元朝第二次征日失敗,原因很多。就日本而言,有了第一次戰爭經驗後,幕府早已在九州沿海構築了堅固的工事,各地精銳武士雲集於此,以逸待勞,嚴陣以待。相比之下,元朝則顯得準備不足,比如,當元軍請求忽必烈為遠征軍配備足夠的戰馬、火器時,忽必烈竟以海戰不需此類裝備為由予以回絕。對征日統帥,忽必烈也未慎重考慮,以致將領之間戰前矛盾重重,無法協調統一指揮,在鷹島遲滯達一月之久,失去了最佳戰機。更為致命的是,因軍事徵調期限很嚴,遠征軍不少戰艦系沒有龍骨、只適合內河航行的平底船改建而成,日本九州海下考古發現已充分證實了這一點。以這樣的戰艦越海奔襲日本,會留下巨大隱患,在颱風來襲時不堪一擊。所以說,所謂的「神風」之威,實際上很大程度是由元朝自身原因造成的。[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