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傈僳族舞蹈

 

 

 

傈僳族舞蹈大致有三種類型:一是模仿動物行動的舞蹈,如鳥王舞、雞吃食舞、猴抓虱舞,趣味幽默詼諧。二是生產生活舞,傈僳族人民將生活中的動作姿態,如收小米、開火山、狩獵、洗衣等賦予藝術的韻味,表演起來活潑多變,熱情奔放。三是表現戰鬥的舞,這種舞蹈表現勇猛無畏的精神,體現了男子的陽剛之美。

目錄

簡介

傈僳族舞蹈因地區不同而異,怒江流域的民間舞蹈只舞不歌,完全以豎笛(與羌笛相似)、橫笛、琵琶、二弦、西北民族樂器和自製的彈撥樂器「達比亞」為舞蹈伴奏。 舞蹈名稱一般以舞步動作為名,更多的隨樂曲名稱而定。每逢節日、播種和收穫後,人們都要跳被稱為「迷依刮克哦」的自娛性《生產舞》。這個舞蹈據說產生於17世紀,當時的傈僳人還處於以狩獵和採集野果為生的時代,舞蹈只能以模擬各種動物為主。在後來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傈僳人學會了務農,漸漸把模擬動物的原始舞蹈改進成為表現農務的《生產舞》。在圓圈舞蹈中,人們以各種模擬姿態細緻地表現人們挖地、種玉米、鋤草、收穫歸倉等內容。而且至今在舞蹈中還保留了一段模擬動物的「打猴子舞」,為舞蹈增添風趣。這個舞蹈沒有任何的伴奏與伴唱,完全以舞者全腳掌跺地作舞的聲音為舞蹈節拍,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鳥獸舞

鳥獸舞是一個表現鳥、獸、魚、蟲嬉戲的舞蹈。反映被人們所獵取捕獲的鹿、熊、猴、兔到人們所馴服的獵、雞、羊、馬的沸騰的王國,一個鳥飛魚躍、雞跳羊斗,充滿生機,充滿生命活力而異常熱鬧的天地。鳥獸舞大多是獨舞形式,跳舞的人懷抱琵琶,自彈自舞。

《烏鴉喝水》描述一隻烏鴉在水邊,伸頭左邊望望,不見人影,又伸頭右邊看看,仍然平安無事。於是埋頭喝水一次、二次,喝夠後雙腳跳躍,歡樂地舞蹈起來,形象生動,舞蹈動作寫實性強,可以從頭不斷反覆。

《鳥王舞》、《雞扒食》、《魚舞》、《鸚鵡啄包穀》等20種以上舞蹈內容,都是由於傈僳族居住在山林峽谷,那裡有虎、猴、熊、蛇等等飛禽走獸,加上圖騰崇拜眾多,從而孕育出豐富的鳥獸舞。

琵琶舞

群眾自娛性的《琵琶舞》是年節、婚嫁時人們最為喜愛的舞蹈。 只要彈撥樂器「弦子」一響,從兒童到老人都會翩躚起舞。在弦子彈奏者的領舞下,人們圍圈起舞,舞蹈中有表現生產和日常生活的模擬性舞姿,也有抒情舞蹈。此外,在婚禮場合被稱為「牽吾牽」的《對舞》是自娛性集體舞蹈中的一種。人們在懷抱傈僳族琵琶的男領舞和吹奏「篳篥」或「竹笛」的女領舞帶領下,搖動腰胯,使長裙左右擺動,翩翩起舞。

跳戛

「跳戛」是一種集體歌舞,過去只要一跳起來就要跳幾天,短的也要跳一夜。常在堂屋和院壩轉着火塘、燒着水酒,邊唱邊跳,由長輩或有威望的人及其他人相和。結尾時,由群舞者唱高八度。

「跳戛」分過年嘎、訂親戛、結婚戛、串親訪友戛、砍山戛、裁種夏、做生日戛、分家戛、喪事戛、鬧豐收戛。每年傳統刀杆節的爬刀杆、下火海前也跳戛,唱詞雖然不同,但曲調基本一致,舞蹈動作也大同小異。

鍋莊舞

《鍋莊舞》是彝族、傈僳族所喜愛的舞蹈。「鍋莊」,是因為最初圍着火塘跳的舞而得名。雲南的這兩個民族跳鍋莊最有特色,逢年過節時都跳。跳「鍋莊」人數不限,不需伴奏。 [1]

參考文獻

  1. 震撼心靈的祿勸傈僳族舞蹈,騰訊網 2020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