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傾聽水聲(龔保彥)

傾聽水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傾聽水聲》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傾聽水聲

水聲,是大自然所發出的眾多聲音中的一種。

它有時淺吟低唱,如歌如訴;它有時激越澎湃,喧囂嘶鳴;它有時不疾不徐,從容淡定;它有時又雄宏浩蕩,一泄千里……

它變化多端,婀娜多姿;它心地坦蕩,自由不拘。

它因所處位置、地形、季節、天氣不同而呈現不同特色,且集靈動、俊秀、嫵媚、溫柔、豪放、力量、勇毅於一身,是一部令人百聽不厭的田園交響樂;是一首永遠傳唱在天地間的歌曲。

我曾經在祖國東南西北好多地方旅行過,親睹了不同地方各種江河湖海、清泉溪流,以及池沼堰塘的姿容,更聆聽了它們韻味不同,氣勢各異,風格迥殊的水聲。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在鄉下老家生活時,我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幼子。我清楚記得,由於當時整個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不高,電和水泵這兩樣東西農村根本沒有。照明靠煤油燈,抽水靠木製水車。每年盛夏七月,生產隊一些位置較高的稻田乾旱需要澆水時,既不能通過溝渠將水庫或堰塘里水自然引進稻田進行灌溉,也不能用電力啟動水泵把水庫或堰塘里水抽上稻田。在這種情況下,母親只好和同村另一個婦女將一架足有兩三百斤重的水車抬進田野,斜放在位於高處的稻田和位於低處的堰塘之間,然後光腿赤腳站在滿是污泥的稻田裡,頭頂烈日,彎腰弓背,互相默契配合着,奮力用手攪動澀滯沉重的水車把手,把堰塘里水一點點,一滴滴,一絲絲,一縷縷汲上來放進急需澆灌的稻田。那從水車上部水槽口流出的一股股清凌凌、白花花的水流,蘊含着母親和另一個婦女的力量,夾雜着她們辛苦的汗水。特別是那一聲聲不絕於耳、終日響徹田野的嘩啦嘩啦流淌的水聲,既像母親和另一個婦女抗旱保秧的迫切願望,也像她們對金秋時節稻穀豐收的由衷呼喚,更是她們不屈不撓、頑強勇毅地與大自然搏鬥發出的強烈心聲。

那年我去中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秦嶺山中旅行,在一片莽莽蒼蒼、從來無人涉足的原森林裡見到一條小溪。它蜿蜒在草地上,繞行在樹木間,水色清澈,水質純淨,平坦的地面,遙遠的途程,使它的流水行走速度十分緩慢,儼然一位悠悠緩緩,不急不躁的趕路人,邊走邊欣賞沿途雜花生樹、百鳥翩飛的迷人風景,有時行至地勢低凹的地方,還駐足流連徘徊一會兒。由於它腳步穩健,儀態從容,心地平靜,神閒氣定,因而發出的聲音就低微輕細,如絲如縷,琮琮琤琤,像一位超然物外的山林女神妙手彈奏的空靈優美的琴聲,如一個溫柔多情的母親哼唱的深情甜美的搖籃曲,清純自然,無雜無擾,有着撫慰人心,安妥靈魂的巨大力量。我想,任何一個在世俗中跋涉得疲累不堪的人,只要聽到這天籟般的聲音,頃刻就會煩惱盡消,六根清淨,整個身心立時進入一種物我兩忘的高遠境地。

前年初秋時節我去一個遙遠的山村採訪,夜裡就居住在一戶農民家裡。白天天氣還秋高氣爽,艷陽高照,一入夜就雷聲轟鳴,大雨滂沱。沒多大光景,雨水形成的轟隆隆直響的山洪就沿山坡和山溝奔流下來,不但把村里一條條道路淹沒,還把一塊塊山坡地及樹木、莊稼沖走。那夜,由於繁囂急促的雨聲和洶湧澎湃的水聲徹夜不息地鳴響,我通宵一刻也沒睡着。沉沉夜幕下,幽幽山溝里,我一次次在心裡感嘆那喧豗嘶鳴、經久不息的水聲竟如此之大,如此之強。我想,只有狂放不羈、力大無比的洪流才會發出那樣巨大的聲音。那是摧枯拉朽的聲音,那是驚天動地的聲音,不但任何人也阻止不了壓制不住,甚至連我們聰明能幹的人類在它面前都顯得多麼渺小和無力。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中期,日本帝國主義對積貧積弱、滿目瘡痍的中華民族進行大肆侵略,占我國土,殺我同胞。為了抵抗外辱,收我國土,鼓舞士氣,動員全民族共同抗戰,早日把侵略者趕出家門,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和著名詩人光未然聯袂創作了響徹大江南北、聲震長城內外的歌曲《黃河大合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咆哮的聲音,是中華民族憤怒的聲音,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誓死保家衛國的聲音。它也是濁浪滾滾、雄宏磅礴的黃河之水從青藏高原一路走來發出的抗日救亡的最強水聲。這水聲英勇、頑強、豪邁、大義凜然、氣吞山河、無堅不摧,代表了中華民族在生死存亡危機關頭暴發的巨大吶喊,迸發的巨大力量,有英雄史詩的氣派,十分令人振奮和鼓舞……

水聲,永遠傳響在天地間的靈動之聲,它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一首詩,有着蕩滌靈魂讓人聖潔,安撫心田讓人靜怡,啟人心智讓人猛醒,給人力量催人奮進等多種神奇的力量……

芸芸眾生閒來無事時都聽聽水聲吧!它能滋潤你的生命,充實你的靈魂,讓你的人生更精彩……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