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修行者,新国王仍然尊修行人为师,对他深深地敬重并十分感激。他像父亲生前一样,经常去看望修行人,并且聆听修行人的教诲。

目录

原文

   在波罗奈城,人们纷纷传讲着「柠孛树苗」的故事。

一天,菩萨转生的修行者进城乞求施舍。他一路行走,不知不觉来到了王宫门口。

这时,国王正站在王宫中凭窗眺望,在熙来攘往的人潮中,国王发现修行者具有脱俗不凡的气质,随即为他的风采仪态所倾倒。

「这个修行者气质非凡,仪态庄严,每一个步履,都像是往路上放下一袋沉甸甸的金币般稳重。」国王手摸着胡须,若有所思地微微点着头,便回头召来一位大臣,去请修行者进宫。

修行者对于大臣的邀请,感到万分惊愕。在几番推辞与大臣的恳求之后,他终于跟着大臣来到王宫中。国王亲自出门来迎接,向他深施一礼,请他坐在自己白色华盖下的金御座上,并请他品尝特别准备的各种食物。修行者施礼谢过,与国王交谈起来。

「尊者,您久居喜玛拉雅山上,此次下山是为了什么事呢?」国王问到。

「回大王,我正在在寻找一个适合雨季居住的地方。」

「尊者!」国王诚恳地说道:「如果您不嫌弃,不如就住在我的御花园中吧?」

在国王的一番劝说之下,苦行者才同意住下。国王让属下在花园里盖了一座树叶屋,又准备好各种生活用品,并吩咐园丁小心服侍。

国王每日都要来看望他两三次,他们经常在一起饮茶畅谈、学经念道。

国王有个儿子,骄纵凶暴,是个名副其实的恶太子。国王平日根本管不住他,别的人更是拿他没办法。

「王子啊!改过从善吧!你老做这些为天理所不容的事,总有一天会招来灾祸的。」大臣们总是如此劝说着。

但是这些劝告,都被王子当做耳旁风,甚至还会引起王子的不满。因此,国王每天都十分烦恼!

「大王,不如您就请御花园的修行者开导开导王子吧?」忠心的大臣建议。

于是,国王带着王子来到修行人住的地方,说道:「尊者,这是我的儿子。他从小性格暴躁,我们谁也管教不了他。今天,我把他领来见你,希望您能够教化他,让他开窍。」

国王把王子交给菩萨,自己便回王宫去了。

「王子个性桀骜不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要想教化他,必须想个好办法。」修行人心想。

一天,他和王子在御花园中散步,修行人看到有一棵刚长出两片嫩叶的柠孛树苗,顿时心生一计,对王子说:「王子啊!你来嚼一嚼这两片新鲜的嫩叶,尝尝它们的味道。」

王子摘下一片叶子,放在嘴中嚼了嚼,「呸!」立刻又将口中的树叶吐在地上。

「味道怎么样,王子?」

「这味道太恶心了,简直像毒药一样。现在它还是树苗,如果长成大树,一定会毒害许多人的性命。」一边说着,王子用手拔起柠孛树苗,气得将它折断了。

「王子阿!」修行人见状说:「您拔掉这根柠孛树苗,又将它折断,说它现在就这么毒,长成大树后必定要害死许多人。可是你知道吗?国家中的臣民看待你,就如同这棵柠孛树苗一样。他们也会这样想,『王子年轻时就这么凶暴残忍,等以后掌握了王权,真不知会做出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来,到那时候,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王子听了,心中一惊:「所以他们为了解除后患,很可能会剥夺我的王权,就像拔掉这棵柠孛树苗一样,甚至还有可能把我从这个国家驱逐出去啰!」

修行人趁机对王子慈爱地劝诫说:「是的。所以,您应该以这棵树的命运为戒,从今以后做个宽厚善良的王子啊!」

这番话对王子的内心震动很大。从此之后,他开始变得温和谦让,待人宽容仁慈,恪守修行人的教诲。国王去世前,放心地把王位传给了他。

新国王继位后,施行仁政,广行布施,做了许多善事。人民都非常爱戴这位新王。

新国王仍然尊修行人为师,对他深深地敬重并十分感激。他像父亲生前一样,经常去看望修行人,并且聆听修行人的教诲。

御花园里的柠孛树苗被连根拔出,而王子的仁德却在他的臣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