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
原文
在波羅奈城,人們紛紛傳講着「檸孛樹苗」的故事。
一天,菩薩轉生的修行者進城乞求施捨。他一路行走,不知不覺來到了王宮門口。
這時,國王正站在王宮中憑窗眺望,在熙來攘往的人潮中,國王發現修行者具有脫俗不凡的氣質,隨即為他的風采儀態所傾倒。
「這個修行者氣質非凡,儀態莊嚴,每一個步履,都像是往路上放下一袋沉甸甸的金幣般穩重。」國王手摸着鬍鬚,若有所思地微微點着頭,便回頭召來一位大臣,去請修行者進宮。
修行者對於大臣的邀請,感到萬分驚愕。在幾番推辭與大臣的懇求之後,他終於跟着大臣來到王宮中。國王親自出門來迎接,向他深施一禮,請他坐在自己白色華蓋下的金御座上,並請他品嘗特別準備的各種食物。修行者施禮謝過,與國王交談起來。
「尊者,您久居喜瑪拉雅山上,此次下山是為了什麼事呢?」國王問到。
「回大王,我正在在尋找一個適合雨季居住的地方。」
「尊者!」國王誠懇地說道:「如果您不嫌棄,不如就住在我的御花園中吧?」
在國王的一番勸說之下,苦行者才同意住下。國王讓屬下在花園裡蓋了一座樹葉屋,又準備好各種生活用品,並吩咐園丁小心服侍。
國王每日都要來看望他兩三次,他們經常在一起飲茶暢談、學經念道。
國王有個兒子,驕縱凶暴,是個名副其實的惡太子。國王平日根本管不住他,別的人更是拿他沒辦法。
「王子啊!改過從善吧!你老做這些為天理所不容的事,總有一天會招來災禍的。」大臣們總是如此勸說着。
但是這些勸告,都被王子當做耳旁風,甚至還會引起王子的不滿。因此,國王每天都十分煩惱!
「大王,不如您就請御花園的修行者開導開導王子吧?」忠心的大臣建議。
於是,國王帶着王子來到修行人住的地方,說道:「尊者,這是我的兒子。他從小性格暴躁,我們誰也管教不了他。今天,我把他領來見你,希望您能夠教化他,讓他開竅。」
國王把王子交給菩薩,自己便回王宮去了。
「王子個性桀驁不馴,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要想教化他,必須想個好辦法。」修行人心想。
一天,他和王子在御花園中散步,修行人看到有一棵剛長出兩片嫩葉的檸孛樹苗,頓時心生一計,對王子說:「王子啊!你來嚼一嚼這兩片新鮮的嫩葉,嘗嘗它們的味道。」
王子摘下一片葉子,放在嘴中嚼了嚼,「呸!」立刻又將口中的樹葉吐在地上。
「味道怎麼樣,王子?」
「這味道太噁心了,簡直像毒藥一樣。現在它還是樹苗,如果長成大樹,一定會毒害許多人的性命。」一邊說着,王子用手拔起檸孛樹苗,氣得將它折斷了。
「王子阿!」修行人見狀說:「您拔掉這根檸孛樹苗,又將它折斷,說它現在就這麼毒,長成大樹後必定要害死許多人。可是你知道嗎?國家中的臣民看待你,就如同這棵檸孛樹苗一樣。他們也會這樣想,『王子年輕時就這麼凶暴殘忍,等以後掌握了王權,真不知會做出些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來,到那時候,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王子聽了,心中一驚:「所以他們為了解除後患,很可能會剝奪我的王權,就像拔掉這棵檸孛樹苗一樣,甚至還有可能把我從這個國家驅逐出去囉!」
修行人趁機對王子慈愛地勸誡說:「是的。所以,您應該以這棵樹的命運為戒,從今以後做個寬厚善良的王子啊!」
這番話對王子的內心震動很大。從此之後,他開始變得溫和謙讓,待人寬容仁慈,恪守修行人的教誨。國王去世前,放心地把王位傳給了他。
新國王繼位後,施行仁政,廣行布施,做了許多善事。人民都非常愛戴這位新王。
新國王仍然尊修行人為師,對他深深地敬重並十分感激。他像父親生前一樣,經常去看望修行人,並且聆聽修行人的教誨。
御花園裡的檸孛樹苗被連根拔出,而王子的仁德卻在他的臣民心中深深紮下了根。[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