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12月27日) |
侯仁之 (1911年12月6日 - 2013年10月22日) 男,生於河北省棗強縣,籍貫山東恩縣(現山東德州平原縣恩城鎮)。
中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0年畢業於燕京大學,1949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學位。1952年任教於北大地質地理系,曾兼任地質地理系系主任和北大副教務長等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曾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被英國利物浦大學授予"榮譽科學博士"稱號。1999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同年為表彰侯仁之在歷史地理學領域的卓越貢獻,美國地理學會授予他"喬治·戴維森勳章",侯仁之成為全世界獲此殊榮的第6位著名科學家。
1950年發表《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第一次在中國從理論上闡明沿革地理與歷史地理的區別及歷史地理學的性質和任務,率先為中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1952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學正式開設中國第一個"歷史地理學"專業。 主編有《北京歷史地圖集》,出版有《侯仁之文集》。1984年,侯仁之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講學時接觸到《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認為中國加入《公約》刻不容緩。他在歸國後立即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起草了一份中國應加入公約的提案,為國家所採納,中國最終成為了"世界遺產公約"締約國。侯仁之院士則被譽為"中國申遺第一人"。
2013年10月22日下午2時,侯仁之院士在北京友誼醫院去世,享年102歲。
此條目缺少頁面分類。請協助為此條目補上適當的頁面分類。參見頁面分類入門。(2019年12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