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又称依恋理论,最早由约翰·鲍比(John Bowlby)所提出,他认为小孩一出生就会依赖照顾他的人,以免于自己受到外在的威胁,随著心理学家的研究,渐渐地被带到了成人伴侣世界,依附关系影响到的不只是小孩与母亲的互动,更是终其一生的生活。[1]

目录

理论形成

 
约翰·鲍比
原图链接

“依附理论”最早由约翰·鲍比在1950年代所提出。根据鲍比在其所发表的著作 《依附和失落》(Attachment and Loss,1969)[2] 中提出“依附”是演化上留存下来的产物:小孩子一出生就会依赖身边重要的人(妈妈),让自己免于受到外在的威胁,并发展成自我与外界互动的方式。[1] 妈妈在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0-3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这个阶段内,孩子跟妈妈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及影响孩子长大后的两性关系及和其他人的社交生活。 [3]

约翰·鲍比被称为“依附理论”之父,[4]玛丽·爱因斯沃斯,与约翰·鲍比一起在伦敦研究时,她发明的许多情境测验研究以提升“依附理论”的立论,是现代“依附理论”的“基石”,[5]被后世称为“依附理论”之母。 [6]

理论的验证

陌生情境测验

 
玛丽·爱因斯沃斯与婴儿
原图链接
 
陌生情境测验 原图链接

玛丽·爱因斯沃斯,在1965年,进一步拓展了鲍比的依附理论,发明了“陌生情境测验”(Strange Situation Test)来验证母亲与婴儿依附的关系。在情境测验中,幼儿被带进一个陌生房间,房间内摆满玩具。母亲在场时,幼儿会被鼓励去探索周遭环境;但几分钟后,一位陌生人会进来,接著母亲会离开。在经过这次短暂分离之后,母亲又会回到现场。研究人员要研究观察,母亲离开房间以及重回房间时,幼儿的反应如何?通过分析儿童在不同陌生情境场景中的反应,来测试婴儿或儿童与母亲的互动关系,并进而划分儿童不同的依附类型。爱因斯沃斯发明的情境测验研究方法,及对儿童依附类型的划分,为之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6]

玛丽·爱因斯沃斯将一岁大的宝宝与母亲及陌生人共处一室,过一会儿请母亲离开,观看宝宝和陌生人的互动,归纳出孩子有以下三种反应:

  • 1.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

母亲在场时,孩子敢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当母亲离开时,孩子会稍微紧张、不安,但仍可和陌生人友善地相处;当母亲返回时,孩子表现得愉悦并寻求肢体上的安慰。

  • 2.抗拒型(resistant attachment)

母亲离开后,孩子会呈现出焦虑、哭闹等状态;母亲返回后,孩子产生冲突的表现,孩子会跑向母亲,但是母亲要接近他时,却会跑走,或者对母亲拳打脚踢,似乎以行动怪罪母亲先前的遗弃。

  • 3.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

母亲离开时,孩子只有少许的痛苦反应;母亲回来后,也不会表现得高兴,常用“忽略或逃避”的方式来面对周遭事物的变化。

除此之外,另有第四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学术名称称为紊乱型依附(Disoriented Attachment),此类型是由安斯沃斯的同事玛丽‧缅(Mary Main)所提出,此类型的孩子没有特定的反应模式,而是会根据环境来表现出回避型依附策略或焦虑型依附策略。[7]

灵长类实验

除了玛丽·爱因斯沃斯的幼儿研究之外,研究灵长类的心理学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也做了相关的实验来验证依附的重要性。哈洛以猴子为实验对象,他将幼猴关在一个笼子里,里面摆放著两个人造的猴妈妈,一个是由铁丝做成的,上面绑著奶瓶,另一个则是由布偶做成的,里面摆著会散发温暖的设施。

依照当时流行的行为主义,猴子应当会花大部分的时间待在铁丝妈妈身上,因为铁丝妈妈提供了奶水,食物是有助于孩子生长下去的关键,因此猴子应当会被制约在铁丝妈妈身上。然而猴子却将大多的时间都花在布妈妈身上,每天只花三个小时待在铁丝妈妈身上,甚至猴子在吸吮铁丝妈妈身上的奶瓶时,仍然紧紧抱著布妈妈。这个实验证实了依附的重要性,即使我们需要食物来喂饱我们,但除了食物之外,我们更需要爱与温暖的感觉。[1]

以依附理论看两性互动

爱因斯沃斯突破性的陌生情境测验研究工作使后世学者,和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依附理论”及理论的不同风格,更进一步让我们了解,这些风格如何影响个体成年后的社交行为。

依附关系并不只是影响婴儿,儿童和母亲互动的关系,爱因斯沃斯认为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在建立其人际关系时,特别是亲密关系,这些特点仍会显露出来,终其一生依附关系都会影响到个体成年后的两性关系和其他人的互动关系和社交生活。[8]

在安斯沃斯之后更有辛蒂‧哈珊(Cindy Hazan)与飞利浦‧薛佛(Phillip Shaver)两位心理学家,依安斯沃斯的理论推演,假设爱情亦是一种依附型式,进一步提出爱情关系中的依附型态。[7]

亲密依附

人的依附关系在各个年龄阶段间各有不同,在幼儿时为亲子依附;成年时则为亲密依附。依附是“生死相关的事”,因为幼儿若没有成人可供依附就无法存活。所以当我们依附的对象从“父母”转到“另一半”时,另一半对自己的一举一动,才会这么让人在意,甚至无法理性的判断跟处理,那是因为生存的安全感被威胁了。

我们幼时与父母之间的互动,会形塑我们的依附类型,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9]

依附类型

  • 1.安全依附 (Secure Attachment):

我好,你也好。能够有自信的处理好两人关系,了解自己的想法与需求,也能尊重和信任对方,是在成长过程中情感和安全感都获得满足的人。

  • 2.焦虑依附(Anxious Attachment):

我不好,你好。在成长过程中未获得足够重视,对自己没信心,而衍生出惯性赞同、讨好他人的行为。会用一些方法去测试对方对自己的爱,但结果常常都是令他失望的。当发生争执或关系变差时,容易产生自责、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心态。

  • 3.逃避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我好,你不好。不轻易相信他人,对人的信任度低,喜欢自由自在、一个人的生活,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工作跟兴趣上。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对重要他人失望,所以养成凡事靠自己,不依赖他人的行为模式。

  • 4.混乱依附(Disoriented Attachment):

我不好,你也不好。在关系中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希望对方能接纳自己,另一方面又害怕更进一步的亲密关系会带来伤害,不相信有人爱自己。在成长经历中,或许曾被情绪化的方式对待,或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重要事件,让他在关系中找不到一个好的相处与对待另一半的方式。[9]

他们可能会以用嚎啕大哭、吵闹等阻止对方离开;失败的话会情绪低落,又会尝试与对方疏离,好让自己别太伤心;要是对方仍不回来的话,他们会尝试接受分离,正常生活,但想到对方时仍会伤心。[10]

当成年人有需求,需要寻求帮助时,我们就会去依赖身边重要的人(例如家人、朋友、伴侣)...,如果是伴侣患上分离焦虑的话,简单一个拥抱就是最直接的安慰。

依附理论是近年来探索爱情及两性关系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11]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依附理论的起源:我们为什么会依赖别人──依附理论系列(一). 泛科学  . 2016-09-26   [2019-08-23] (中文). 
  2.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PDF). New York: London: Hogarth Press. 1969 [2019/08/19]. ISBN 0465005438. 
  3. 4种依恋类型,带给孩子4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积木宝贝长春. 2018/08/11 [2019-08-23]. 
  4. “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经典作品
  5. 依恋理论. 知乎  .   [2019-08-23] (中文). 
  6. 6.0 6.1 她一直工作到80岁,专门研究“婴儿的依恋”,总结出3种不同类型. 2018-06-26 [2019-08-23]. 
  7. 7.0 7.1 爱情 一种立足四宫的依附. 每日头条. 2017-06-01 [2019-08-23] (中文). 
  8. 【科研助手】玛丽·爱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测验
  9. 9.0 9.1 依附理论与依附类型. Meetype. [2019-08-23] (中文). 
  10. “相处课”不在身边便怀疑对方,分离焦虑症患者最需要一个抱抱
  11. “你是不是不爱我?”──从依附理论看情绪勒索

视频


恋爱关系中的四种依附理论了解一下 是没有安全感又黏人

《爱情也可以很科学》 依附理论的介绍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