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余玠(生年不詳-1253年),字義夫,號樵隱蘄州廣濟(今湖北武穴市余川镇)人。南宋名將。

目录

早期事迹

幼時家貧,就讀於滄浪書院白鹿洞書院。少年時不慎在茶館打死人,失學後投軍,初為淮東制置使趙葵幕僚,後因功補進入副尉,不久又擢升作監主薄[1] 端平三年(1236年),赵癸任淮东安抚制置使兼扬州(今属江苏)知州后,余玠晋谒,被留置幕府。嘉熙二年(1238年)正月,任招信军(今安徽嘉山东北)知军兼淮东制置司参议官。嘉熙四年(1240),余玠率水军由运河进攻至开封有功,升任淮东提点刑狱,后又兼淮安知州、淮东制置司参谋官。淳祐元年(1241年),又以率军援救安丰(今安徽寿县)有功,升任淮东制置副使。

主政四川

淳祐二年(1242年)六月,余玠晋见宋理宗,愿以恢复四川为己任,升任权兵部侍郎、四川宣谕使。从此,领导四川抗战。淳祐三年十二月,又升任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慶知府。当时四川已残破,并经常受到蒙古军的侵扰。余玠到任后,招贤纳士,共商大计。冉璡冉璞兄弟应召入幕,首先建议于合州(今重庆合川)城东钓鱼山上筑城,并移州府于钓鱼城。余玠任命冉氏兄弟为合州长官,负责筑城。此前,已修筑多处山城,此后也修筑了十多座山城,许多州府移居山城,顽强地抗击蒙古军。余玠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俞兴又开屯田于成都(今属四川),经济有所恢复。淳祐十年(1250年),余玠率部巡边,一直进到被蒙古军占领的兴元(今陕西汉中)。十二年(1252年),又率部西向嘉定府(今四川乐山)抗击南犯的蒙古军,出现了宋元战争爆发四川以来最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

余玠决定在此基础上,逐步清除跋扈的大将,以统一四川的军政。他乘到嘉定府之机,首先将当时也在嘉定的利州路都统制王夔处死,派杨成代统其部属。但移驻云顶山(当在今广元境内)的利州都统制司,却自行推举统制姚世安接任都统制之职。余玠率部至云顶山下,派新任都统制杨成上山任职,遭到姚世安的抵制。姚世安又通过避居云顶山现任宰相谢方叔的亲属,向谢方叔诬陷余玠。

晚年结局

宝祐元年(1253年)五月,南宋朝廷猜疑余玠,决定将他召回。七月,余玠暴卒于四川(另有一說是服毒自盡)。余玠死后,继续受到攻击,还受到追削资政殿学士职名的处分。直至宝祐三年(1255年)八月,谢方叔罢相以后,才又“诏追复余玠官职”。

紀念遺跡

後世紀念

余玠薨于重慶。其子余如孫奉旨扶公之柩,安葬於溧陽荊山之原。後來,故鄉人民紀念他,為其造衣冠塚,墓址在今太平山風景區橫江(崗)山下青蒿村余公林。東邊是滄浪書院景區,西邊是梅川的源頭。為了紀念英雄余玠,當時廣濟縣用余姓作為地名,余川,餘蒷由此命名。蜀人得知餘玠抱恨而死,又?興建“餘玠遺愛碑”及“餘公祠”。在其故鄉蘄水,將余玠列為宋元八賢之一,入“八賢祠”。

人物遺跡

2010年5月,南宋抗蒙山城體系締造者餘玠(即南宋抗蒙最高軍事長官)的帥府所在地在重慶渝中區被發現。位於渝中區望龍門街道的巴縣衙門,後該地下考古現場開始發掘。該處小地名叫老鼓樓,按照考古學慣例,這個遺址被命名為老鼓樓遺址。至此,抗蒙山城體系已經完全清楚:核心級的指揮部就是如今發現的老鼓樓衙署;次級為釣魚城白帝城、瀘州神臂城等;三級有南充苦竹隘等;四級如渝北多功城等。

參考文獻

  1. 《宋史‧余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