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佘英
佘英1.jpg
出生 1874-1910.2.27
國籍 中國
職業 清末武秀才。任袍哥大爺、瀘州衙堂勇管帶

目錄

人物生平

佘英(1874—1910),原名佘俊英,瀘州小市人,早年從師武舉李孝思,長縱跳,能騎射,精劍擊,善泅水。曾夜間游過沱江砍掉道台衙門旗杆做龍船舶筋。20歲中武秀才,23歲被推為袍哥義字舵把子,州官重其才,委以州衙堂勇管帶。他不滿官場腐敗,棄職回家,在小市上碼頭開牛肉館。因仗義疏財,抑強扶弱,時人稱為「豪士」,並有「任你歪人天下游,難過小市上碼頭」之說。1904年,佘英讀《革命軍》《警世鐘》兩書,堅信如不推翻清王朝,除去-污吏,就不能救民於水火。於是日持兩書,到茶館酒店、街頭巷尾講演,遭到官府明令禁止。他去鄉場講演,官府又派差役追蹤,但差役欽佩佘英的為人,反成了他的保護者。1906年,同盟會四川分會負責人黃復生、楊兆蓉聯名邀佘英東渡日本,他欣然前往,並於8月加入同盟會。先期到日本的孫中山對他非常器重,委為西南大都督。要他溝通川滇黔會黨,曉以大義,為種族效命。並派熊克武、謝奉琦回川,囑咐:「汝二人與佘英並肩斯任;吾國用兵多在揚子江流域四川及其上游,急宜圖之。」1907年初,佘英等三人回到瀘州,在小市鄧西林家密設同盟會川南支部。佘英日夜奔馳,東至巫山,西至成都,南到滇黔,結納會黨首領和革命志士,吸收入盟,一時川東南先後加入同盟會者數以百計。同時,安排熊克武等加入會黨,以利灌輸革命道理。又以「萬國青年會」名義,將川東南一帶的會黨組合為一,成為同盟會直接掌握的革命力量。9月,佘母病故,在小市西昌館廳堂舉行家奠。知州楊兆龍偵悉,派役卒乘奠後晚餐之際,湧入捉拿佘英,遍搜未獲,拂曉佘英復現。原來他是趁大家驚亂時,縱身跳上堂前橫匾隱匿脫險。隨後佘英密信向成都黨人徵詢秋後起義事,覆信言明趁慈禧生日,在成都、瀘州、敘府、江安同時起義。經佘英派人聯絡,各地會黨3 000餘人於9月下旬抵瀘。不料參與江安起義的刑房典吏戴皮不慎泄密。十餘人遇害。瀘州知州獲悉,全城-,大肆搜捕革命黨人。佘英急召各路會黨頭領,泛舟沱江,密謀對策。許多人主張孤注一擲,佘英認為清吏有備,再舉必敗。「孤注」之議始罷。1909年春,佘英與熊克武在廣安發動起義。集眾數十人,偽裝保甲獲盜送官,直入州署,擊傷教師爺,嚇得州官棄城而逃,佘英率眾攻巡防營。終因眾寡懸殊和地形不利而失敗。次年春,佘英按熊克武嘉定(樂山)起義通知,以帶病之軀率眾奔襲嘉屬宋家場等處團練局和水師,獲炮船8隻,槍800多支。正準備乘勝取嘉定時,卻因病延誤戰機,致清軍有備,憑河固守,難以取勝。佘英隻身突圍,欲赴川滇黔邊境建立根據地,至敘府(宜賓)豆沙關斷蛇坡,復陷重圍被擒。在囚車上,他仍向群眾宣傳反清大義。1910年2月,佘英在敘府就義,年僅36歲。臨刑前,慷慨吟詩:「牡丹將放身先殘,未搗黃龍死不甘。同志若有繼我者,劍下孤魂心自安。」1936年,國民政府追贈佘英為陸軍中將。1947年,縣人在瀘州中城公園為佘英、黃方合建紀念碑一座。

人物軼事

1904年受《革命軍》、《警世鐘》等書影響,常宣傳革命,被同盟會四川負責人黃復生邀赴日本。1906年4月抵東京,受孫中山接見。8月改名佘英,表示與清廷一刀兩斷。孫中山器重其才,委以重任:"西南大都督,負責聯絡川、滇、黔三省哥老會眾,組織武裝起義"。1907年初返回瀘州,密設同盟會於小市,聯絡黨人,發展組織。先後在永寧、江安、瀘州、隆昌、敘府(今宜賓)等地發動起義未成。幾次險些被捕。但沒灰心,重往日本購買武器回川,以圖再舉。1909年先後在廣安、嘉定發動起義未成,便率隊赴屏山與熊克武等謀取敘府,沿途與清軍遭遇,腹背受敵,彈盡糧絕,傷亡殆盡。遂率會黨數人,至川滇邊境豆沙關,又遭敵圍擊。自知不能脫險,乃向清軍曉以革命大義,慨然被捕,囚於木製籠中,沿途仍向群眾宣傳革命,押至敘府。在獄中,痛斥清廷腐敗無能、喪權辱國的罪得。

1910年2月27日遇難,犧牲時36歲。臨刑前吟成就義詩一首:

牡丹初放卻先殘,未搗黃龍死不甘。

我本為民兼為國,拼將熱血灑紅氈。

歷史評價

1919年被孫中山追贈為陸軍中將。1938年國民政府明令給佘英公葬,後又撥款修建紀念碑(碑刻"追贈陸軍中將佘先烈俊英字竟成紀念碑"字樣)。1946年再被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清史稿》補編二十一革命黨人列傳四有《佘英傳》。碑塔至今矗立在瀘州市忠山腳下市文化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