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兹全
何兹全著名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11年9月,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2011年2月15日晚,不幸去世,享年100岁。 [1]
何兹全 | |
---|---|
出生 |
1911年9月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育家,历史学家 |
知名于 |
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 |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何兹全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省菏泽市
出生日期 1911年9月
逝世日期 2011年2月15日
职业 教育家,历史学家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信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
代表作品 《魏晋南北朝史略》、《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等
子女 何芳川
人物简介
何兹全(1911年9月7日-2011年2月15日),原名何思九,字子全,后改名兹全,山东菏泽人。著名历史学家。
高中在山东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学习。1935年在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曾师从傅斯年、陈寅恪。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并在该系讲授"中国通史"课。1941-1944年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审。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赴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资助,协助法兰西斯教授将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翻译为英文。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后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主要致力于研究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寺院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几个方面,是我国魏晋封建说的创始者和代表者。
其子何芳川(1939年-2006年)曾于1996至2002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学术研究
何兹全主要集中研究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寺院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几个方面。是国内最早倡导魏晋封建说的学者之一。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发表《魏晋时期庄园制的刍形》、《三国时期国家的三种领民》、《中古时期大族寺院领户研究》等论文,论述了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出现和盛行。以后,他又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汉魏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化》等论文中比较系统地阐发了魏晋封建说的主张。
此外,他的《中国中古时期佛教寺院》(1934)一文,在学术界颇有影响。80年代,他又发表《佛教经律中关于寺院财产的规定》和《佛教经律中关于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两文,把寺院经济的研究引向深入。他在兵制史研究方面,亦有创见,对世兵制、魏晋中军、孙吴兵制、十六国兵制和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诸问题,他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会及古代向中世纪演变的重要成果。全书分四部分,对西周封建说、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和亚细亚型东方社会说提出不同意见,并就"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同与异"发表独到见解。 何兹全先生曾参与拍摄《何兹全访谈录》等讲座。 作为访问学者,他于1987-1988年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学。
任职情况
他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秦汉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唐史学会和北京史学会的理事、副会长和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兼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西方文化研究》主编。他发表的论文,一部分已收入《读史集》和《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学术著述
一、著作
《秦汉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5月
《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三国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三论一谈:何兹全、郭良玉伉俪白选集》,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9月
《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鹭江出版社,2003年7月
《中国文化六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何兹全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
《大时代的小人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中国社会史研究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
二、论文
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中国经济》第2卷第9期,1934年)
魏晋时期庄园经济的雏形(《食货》半月刊创刊号,1934年12月)
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天津《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5月18日)
魏晋南朝的兵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48年1月)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6年08期)
从城乡关系看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02期)
北魏文明太皇太后--中国历史上一位女政治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年04期)
官渡之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年01期)
汉魏之际的社会经济变化(《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04期)
汉魏之际封建说(《历史研究》1979年11期)
读《宋书·恩幸传序》书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佛教经律关于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6期)
论述历史上民族关系时不可忽略的一面(《历史教学》1983年06期)
关于古代史的几个理论问题(《历史研究》1984年01期)
秦汉地主与魏晋南北朝地主的不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众人和庶民(《史学月刊》1985年01期)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本义(《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01期)
战国时期"贵"的没落和"贤"的升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研究中国历史要重视方法,要突破、创新(《文史哲》1987年01期)
周秦史二、三事(《史学史研究》1989年01期)
先秦史笔谈(二)--西周春秋的国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和国人(《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中国历史发展的道路和特点(《国家图书馆学刊》1992年02期)
边疆·史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02期)
中国社会发展史中的元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崔浩之死(《文史哲》1993年03期)
中国的早期文明和国家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5年02期)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民生主义的真谛(《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中国的城市复兴与文艺复兴(《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2期)
中国社会形态演变--从三权鼎立走向专制(《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04期)
由野蛮到文明,由厮杀到和平,由原始公社到"地球村"(《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1期)
中国古代社会形态演变过程中三个关键性时代(《历史研究》2000年02期)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著作(《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战国秦汉商品经济及其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02期)
战国秦汉时代的交换经济和自然经济,自由民小农和依附性佃农(《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3期)
研究人类社会形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是社会史研究的主流(《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九十自我学术评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客观的历史与主观的历史学(北京日报》2001年8月20日)
我所认识到的唯物史观和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联系(《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01期)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2期)
汉魏之际人身依附关系向隶属关系的转化(《河北学刊》2003年06期)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读《史记》札记(《人民日报》2003年7月29日;《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02期)
对社会史几个争议问题的看法(《北京日报》2006年12月18日)
中国文化生命力之我见(《北京日报》2007年5月21日)
三、书评
郑天挺师的为人和学问--读《及时学人谈丛》(《光明日报》2003年4月10日)
读周一良教授《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书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四、序跋
《历代名师》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三国史》自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中国古今人物异称大辞典》序(《运城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序(《史学史研究》2001年02期)
《宋代寺院经济研究》序(《学术界》2003年06期)
寓作于注的大作--陈连庆《〈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序(《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01期) 五、随笔
三十年代的回忆(《史学史研究》1992年03期)
闲话读书(《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02期)
我的大学生生活(《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03期)
治学杂谈(《前线》1999年07期)
香谷老师的教诲(《前线》2000年02期)
谈谈"最稀有的天才"傅斯年(《北京日报》2003年11月24日)
六、访谈
"辩证法是我观察历史的主要方法"--访何兹全教授(《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01期)
怀念师生深情 忧心国家大事--由一天日记引出的(《学术界》2002年02期 )
[1]
文集
《何兹全文集》六卷本,2006年7月1日由中华书局出版。第一卷:中国社会史论、第二卷:中国史综论、第三卷:《中国古代社会》、第四卷:《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讲义》《中国文化六讲》、第五卷:《秦汉史略》《三国史》、第六卷:《爱国一书生》杂著等。
自述节选
祖籍
我是山东菏泽县人。菏泽县改为菏泽市。何家是菏泽县的大户人家。
家谱上说:何家是明朝洪武年间从 山西洪洞县迁来的。好像最初先迁到河南考城,后来又迁到菏泽来鲁西一带的居民,很多是从山西洪洞迁来的。传说,迁人时候,明朝透露口风说,山西人要迁到山东去,只有洪洞县人不迁。于是大批百姓逃到洪洞去。官府又说,洪洞大也要迁只有老鸹窝(村名)的人不迁。于是大家又逃往老鸹窝。最后,就只迁了老鸹窝的人。山东西部很多人家说起老家,都说是山西洪洞县老鸹窝人。
1970年左右,我下放临汾劳动两年,火车从老鸹窝大槐树旁经过,老鸹窝的大槐树老树已死,新树还在。我总要延颈向车窗外观望,好像看到大槐树,就像看到自己的老家一样。
根源
明神宗万历年问,何家出了一位何尔健:官拜浙江湖广道监察御史、辽东巡按、大理寺丞。为人耿直敢言。神宗为了搜刮民财,填补他匮乏的财政收入,派太监到处采矿税,到辽东去的是太监高淮。何尔健适于此时巡按辽东,为了请求皇帝豁免矿税而申述辽东军民生活上的困苦,揭发高淮的胡作非为。他前后上了13个奏章,为辽东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军民请命。这些奏章在家族中保存下来,题名为"御珰疏稿"。何尔健不畏强梁,拼死为民请命的赤心肝胆,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敬爱,朝鲜到中国的使臣在辽东听到他的事迹,称他为"铁面御史",朝鲜历史上都有记载。这部"御珰疏奏"是研究明朝末年辽东人民生活、官逼民反和女真人所由兴起的很有价值的史料。我和内人郭良玉女士曾加以整理和点校,1982年由河南中州出版社出版。
何尔健的儿子何应瑞做过南台(在南京)工部尚书,明朝亡后,绝食而死,以效忠明朝。
以后何家虽然没有出过大官、学者,但几百年来,一直是菏泽的大家族、书香人家、官宦门第。何家有祠堂,供奉祖先。在我的记忆里,祠堂大门朝南,大门对面是影壁墙。进大门,有个二门。大门、二门之间,有二三十米距离。西面是跨院,东面是一南北长条空地。大门三大间,两边各有两间配房。平时大门不开,西跨院的南头,有一对外的小门,到祠堂去都开这个小门。进二门,对面是大厅。这是祠堂的主房,有五大间,两旁厢房各三间或四间。族有族田,有族长,还有管族中公共财产和事务的人。各代都有排行的字。我只记得我这一代的上下是:恒、思、芳、淑、茂。我原有个名字叫何思九,字子全,后来嫌这名字不好听,废了,以字行,又改"子"为"兹",成为名字。
在家族中,我的辈数很高。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些族中老人们已经叫我爷爷、老爷爷(曾祖)了。家乡来人说,我已是族长。只是我这族长,已没有族长的威风。解放后或者可以说北伐以后,族权和皇权、神权一起被打倒了。
去世消息
讣告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顾问,中国先秦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等学会顾问,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学术顾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学术顾问,中华书局学术顾问,山东理工大学文化学院名誉院长、兼职教授何兹全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15日 20时17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101岁。
何兹全先生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充满深厚感情。他以"爱国一书生"的高尚情怀,将学术抉择与时代命运紧密结合,关注思考与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在长达八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何兹全先生潜心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他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治学严谨求实,既继承中国史学传统,又吸收西方史学方法,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和学术前沿,以科学的精神考察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探寻历史规律,造诣精深、成果丰硕,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何兹全先生爱生乐教,对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忱,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方便社会各界朋友对何兹全先生的哀悼,特在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设立悼念灵堂,并定于2月21日(星期一)上午10 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何兹全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特此讣告。
何兹全教授治丧委员会
2011年2月16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