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虎
何中虎,男,1963年7月生,陕西省蒲城县高阳镇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博士学位。曾多次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农发基金会(IFAD)聘为农学家,二十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做大会特邀发言和大会发言或评估项目,与世界主要小麦国家的科研和教学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
何中虎 | |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
出生 |
1963年7月 陕西省蒲城县高阳镇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中国办事处主任[1] 。
目录
人物简介
何中虎,男,1963 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小麦育种专家。1989 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1992 年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做博士后,曾在美国坎萨斯州立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兼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办事处主任。
在小麦品质研究、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与首都师范大学等合作完成的“中国小麦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获 2008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以及省部级奖 5 项。2009 年当选美国作物学会高级会员,领导的课题组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获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发表论文 235 篇,其中 SCI 论文 85篇,曾任国际 SCI 期刊《谷物科学杂志》(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编委,获授权发明专利 8 项。
立志献身中国小麦研究
何中虎出生在陕西渭北的农民家庭,小时候曾目睹干旱和吸浆虫对小麦生产的危害,每天能吃白面馍是他儿时的梦想,学农便成了他的最终选择。1980 年他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经过 9 年刻苦学习,1989 年提前一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张树榛教授的指导下,他的业务能力迅速长进。张先生的敬业乐群、学风严谨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位于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不仅是绿色革命的发源地,而且是小麦良种和育种人才的摇篮,经庄巧生院士举荐,1990 年他有幸获得了到 CIMMYT 做博士后的机会。
在国际知名专家 Rajaram 博士的指导下,他全面掌握了田间育种技术,比较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了与小麦育种密切相关的学科,也深切体会到多学科合作以及国内和国际协作网的重要性。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在国际期刊发表了 5 篇论文,他的敬业精神和出色工作赢得了 Rajaram 博士的高度赞赏。1992 年 9 月,他来到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考察和访问,为回国工作作准备,并在美国农业部小麦品质实验室完成了中国小麦醇溶蛋白的研究工作。1993 年春天,他携妻子和不满半岁的儿子回到了北京,热切期待着能在国内发挥一技之长,为祖国的小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持课题
主持的课题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948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 CIMMYT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中-澳合作项目、农业跨越计划等10项。肯定了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中优9507的兼用型品质特点,完成三省市审定,年种植面积约40万亩,初步建立起科研-生产-企业的产业化模式。主持完成的全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已由农业部发布试行。明确了中国干面条的主要选种指标,馒头对小麦品质的要求与加工方法有关,提出了兼用型品质的概念。对小麦亲本选配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关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发表论文75篇,其中SCI期刊、国际会议特邀报告和国内一级期刊22篇(英文13篇、中文9篇),21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做为第一主编,出版专译著6部,其中一部在国外出版。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3人,组织全国性或双边学术会议8次。曾获人事部首批20名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重点资助[3],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 。
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5]。
党的十九大代表
何中虎 | |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中虎 |
荣誉成就
(1)从食品加工品质-籽粒和面粉性状-生化标记-分子标记四个层次创建了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中国面条的标准化实验室制作方法与评价体系,提出并验证面条小麦的选种指标和分子标记,明确饼干品种的选择指标及改进面筋强度和面包品质的技术要点;发掘并验证品质性状的基因标记`30个,发现并命名8个位点的37个新等位基因;主持制定的全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已由农业部发布试行;
(2)发现命名抗条锈新基因YrCH84,证实了Yr24和Yr26为同一基因、Pm16和Pm30为同一基因,首次筛选出Pm16、YrCH84、YrCH42的分子标记,用常规方法和分子标记解析中国小麦品种产量演变规律;
(3)育成中优9507、北京0045、中麦175和中优206等7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其中通过4省市审定的中优9507的面包加工品质达到国际一级优质麦标准,累计推广500万亩以上,北京0045已成为河北北部的主栽品种;
(4)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一)、二等奖二项(排名第三和第四)及省部级奖五项[6],2009年当选为美国作物学会Fellow,领导的课题组与山东农科院合作获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240篇,其中SCI论文90篇,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100篇。出版《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和《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等专译著7部。主持召开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及国际小麦品质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特聘发言和大会报告30多次。
视频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何中虎 2018年02月05日发布
全景十九大何中虎:把灶台建在实验室里的首席小麦专家 2017年10月17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