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何丙郁照片網址

何丙郁(英語:Ho Peng-Yoke,1926年4月4日-2014年10月18日),中國科學技術史專家,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所長。劍橋有個主要從事中國與東方科學技術文明研究的李約瑟研究所,創建者是中國人熟悉的李約瑟博士。 1987年9月,研究所的法人機構(當時叫東亞科學史信託會)作出決定,委任時任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講座教授的何丙郁為候補所長。考慮到李約瑟本人和各方面人士的信任,更為了使老博士在西方開創的中國科技史研究薪火相傳,何丙郁先生毅然接受了這一職位。 1990年4月,何先生抵達劍橋正式接任已經90歲高齡的李約瑟,不拿分文地在劍橋當了12年的無薪所長。 此時何先生已是世界知名的學者,早年即加入李約瑟博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寫作計劃,曾在多家大學擔任學術主管和講座教授,研究領域廣及中國天文學史、數學史、化學史、物理學史,以及醫藥、數術、煉丹等,在海峽兩岸、東南亞和日、韓等國都有很高的人望,跑到劍橋當一名無薪所長,除了籌錢維繫研究所的生存外,還要應付各種複雜的人事關係,應該說是一件非常棘手而於個人得不償失的事。 多年後何先生在回憶錄中寫道:「我放棄澳大利亞講座教授月薪的收入,而跑到劍橋當義工,從經濟上看是一件極不上算的作為,我也很難向關心我的局外親友解釋自己的行動。可是在李約瑟研究所當時的場合,不領薪有不領薪的好處。一個拿錢的所長在當時不僅會樹大招風,而且要討好幾個意見不同的東家,這樣的所長我恐怕是做不下去的。」 當時支持李約瑟研究所的機構有三家,即劍橋的東亞科學史信託會,以及分別設在香港和紐約的東亞科學史基金會。 圍繞着研究所的運作出現分歧是難免的:劍橋信託會認為擁有管理研究所的全權,香港和紐約方面則認為作為股東有權干預研究所的事務,再加上李約瑟本人和他身邊的一些老朋友,何先生髮現自己有四個「僱主」,但為人處事的灑脫與寬厚無私使他在困難環境中遊刃自如,正如他在回憶錄中寫的那樣:「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免得顧慮四個不同意見的僱主之間的分歧,這是唯有當一個義務所長的人才能享受的權利。」 何丙郁先生1926年生於馬來亞一個叫甲板的小鎮的華裔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薰陶。 他大學主攻數學和物理,畢業後在新加坡的馬來亞大學當物理教師,上世紀60年代成為吉隆坡的馬來亞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70年代出任澳大利亞格里斐斯大學當代亞洲研究院首任講座教授兼院長,80年代主持香港大學中文系並任講座教授,又兼任柏立基學院院長。 他精通世界多種語言,甚至包括一些方言。「一身兼任了科學史工作的籌資者、組織者、宣傳者和研究者,以他特有的才能,穿梭於歐亞澳美四洲」(席澤宗院士語),當之無愧地入選澳大利亞人文學院、台灣「中研院」,以及總部設在莫斯科的歐亞科學院院士。 1995年李約瑟博士溘然長逝。何丙郁先生殫精竭思、辛勞奔走,把研究所的學術活動搞得有聲有色。 在他和同事以及繼任者們的努力下,李約瑟研究所修復和發展了同劍橋大學的良好關係,不但成功地繼承了李約瑟博士撰寫《中國的科學與文明》的宏偉計劃,而且將研究所發展成西方世界一個名副其實的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研究中心。 曾經有人當面讚揚李約瑟博士,說全人類都欠你一大筆賬,因為你讓世界認識到中國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但是何先生也指出:「既然李約瑟研究所全靠國際上的資助,它就應該對國際上有關地區的科技史研究者作些貢獻,讓人們有機會利用這個研究所,尤其是年輕一輩的學者。」「中國大陸從事科技史研究的人員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多,而出國作研究的機會則相反比較少。協助李約瑟出錢出力最多的是華人,我就應該從華人方面先着想。」 正是出於這樣一種認識和情懷,何先生對來自華人世界的訪問者特別是中國大陸的青年人就格外熱情,都給予了熱情接待和指導,從劍橋的學術傳統到英國的社會習俗,乃至圍繞着李約瑟研究所和《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寫作計劃的種種趣聞軼事,不厭其煩地介紹,以便他們能夠儘快熟悉這裡的環境。 何先生對推動中國大陸科學史家與國際同行的交流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那是「文革」結束不久的1978年,在北京飯店的一次聚會中,何先生向在場的夏鼐、席澤宗、杜石然等學者提出:自1956年竺可楨、李儼等參加第八屆國際科學史大會之後,中國大陸學者在國際科學史舞台幾乎失去蹤跡;又言及多次聽到李約瑟為此表示遺憾,因此提議組織一個國際性的中國科學史系列會議。 在場的學者立即拍手贊成並一致推舉何先生在海外操辦。後來這一系列會議發展成兩支:其一仍沿襲舊名,其二擴充為國際東亞科學史會議。兩個系列會議都吸引了包括許多中國年輕人在內的世界各地學者參加,現已成為國際東亞和中國科學史領域的兩樁盛舉。 從發起開始,何先生不但每次都躬身親蒞,而且熱心地幫助組織者解決各種困難。 2002年何先生功成身退。憶及往事,他以詩意般的文字描述當時的心境:「我以輕鬆的心情離開劍橋,想起伍連德博士當年教導子女的一句話:『做事情要擔得起放得下。』也許一個做義工的人很容易做到這點,但是沒有金錢上的報酬不等於沒有其他方面的報酬。我在李約瑟研究所任職期間,很欣慰地看到劍橋大學、哈佛大學、海峽兩岸的大學,以及日本和韓國大學的年輕研究者能夠共聚一堂,不分國家、地域、門派地友好相處,切磋討論學術問題。」 他又說,「幾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年輕學者,經歷過在李約瑟研究所逗留的一段時期,得以和國際上的同輩齊名。他們的學業和事業成就也令我感到快慰。我認為這是金錢所不能替代的最好報酬。」 2014年10月18日,何丙郁先生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家中辭世,享年88歲。 [1]

目錄

引用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