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性
名詞解釋
作品風格與作者個性的統一與結合。是關於文學風格的重要術語。「體」指文章風格,「性」指作者個性因素。源出於南朝劉勰(465?—520)《文心雕龍·體性》,該文提出作者個性特點與文章風格有着內在的關聯,文如其人。這啟發了後人從作者個性着眼去分析文學作品不同的風格類型,奠定了中國古代文學風格論的基本思想。
引例1
夫情動而言形,理髮而文見(xiàn)。蓋沿隱以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並情性所鑠 (shuò),陶染所凝,是以筆區雲譎(jué),文苑波詭者矣。 (劉勰《文心雕龍·體性》) (情感激發而形成語言,道理表達便體現為文章。也就是將隱藏在內心的情和理逐漸彰顯、由內至外的過程。不過人的才華有平凡和傑出之分,氣稟有陽剛與陰柔之別,學識有淺深之異,習性有雅正和鄙俗之差。這些都是由人的先天情性所造就,並受後天的薰陶積聚而成,所以他們的創作奇譎如風雲變幻,文章詭秘似海濤翻轉。)
引例2
故性格清徹者音調自然宣暢,性格舒徐者音調自然疏緩,曠達者自然浩蕩,雄邁者自然壯烈,沉鬱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絕。有是格,便有是調,皆情性自然之謂也。莫不有情,莫不有性,而可以一律求之哉? (李贄《讀律膚說》) (所以那些性情開朗透明的人所作詩的音律自然直接流暢,性情遲緩的人所作詩的音律自然疏朗寬緩,性情曠達的人所作詩的音律自然磊落浩蕩,性情雄奇豪邁的人所作詩的音律自然強勁壯烈,性情沉鬱的人所作詩的音律自然悲涼酸楚,性情古怪的人所作詩的音律自然不同尋常。有什麼性情,便有什麼音律,這都是個性氣質所自然決定的。人人莫不有情感,莫不有個性,怎麼可以用一個音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詩歌呢?)
參考文獻
- ↑ 漢字與中華文化,搜狐,2017-06-14
- ↑ 探究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漢文字,搜狐,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