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伯氏烏鯊

學名  Etmopterus burgessi

命名者 Schaaf-Da Silva & Ebert, 2006

英文名 Broadnose lantershark

別名  柏氏燈籠棘鮫、黑沙

觀賞魚/食用魚  否/否

最大體長     40.6 cm

分類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角鮫 Squaliformes

  烏鯊 Etmopteridae

  烏鯊 Etmopterus

伯氏烏鯊,全長為頭長之4.3–4.9倍;為第一背鰭前長2.7–3.1倍;為第二背鰭前長1.6–1.7倍;為腹鰭前長9.9–12.6倍;為第一背鰭至第二背鰭間距之4.0–4.6倍;為胸鰭至腹鰭間距之3.6–4.5倍;為腹鰭至尾鰭間距之5.4–6.3倍;頭長為吻長之2.0–2.4倍;為眼徑之3.6–4.1倍;發光器前分支為後分支1.1–1.5倍。體型長而為圓柱型,頭型為寬扁狀,前端尖。長吻,眼前吻長為眼徑的1.1–1.4倍。眼徑大,橫橢圓形,無瞬膜,後端有一缺刻,距吻端比距第一鰓裂為近,眼睛後端約在口長1/2。鼻孔大,中間有一瓣膜,距吻端比距口裂近。口裂成淺弧形,口寬小於口前吻長,口長約為口寬的1/5。上下頜齒不同形,上頜齒三齒頭型,有三行,下頜齒,單齒頭型,齒頭外斜頗劇,邊緣光滑,有一行。[1]

目錄

鰭及顏色

噴水孔中大,半圓形,位於眼睛後上方,與眼睛距離為眼徑的1/2。五個鰓孔,第一鰓裂大。背鰭兩個,各具一硬棘。第一背鰭小,起點位於胸鰭與腹鰭1/3的地方,棘略高於背鰭,由吻端到第一背鰭硬棘之距離小於由第一背鰭硬棘到尾鰭起點之距離。第二背鰭較大,後緣淺凹,棘較背鰭長,起點位於腹鰭基底後的位置,距尾鰭起點比距第一背鰭基底為近。胸鰭大,近梯形,基部連接於第五鰓孔之後,約為全長的1/5位置,胸鰭到腹鰭間距小於兩背鰭間距。腹鰭小,基部位於兩背鰭2/3的位置,腹鰭到尾鰭起點之距離短於到胸鰭起點之距離,前後緣連續,呈半弧形,末端尖突。尾柄短,全長為尾柄長之8.0–9.2倍,無尾前缺刻。尾鰭長約等於頭長,上葉發達,下葉約等於上葉的1/2,後緣有一缺刻。盾鱗小,刺狀,末端稍彎曲,軀幹部、兩背鰭與尾鰭上葉起點之間均呈縱行規則排列。但腹部及腹鰭上方發光器,盾鱗均不規則排列,吻端腹部盾鱗緊密。吻端至尾柄下方皆有發光器,腹鰭上方有一發光器向前後延伸,向前延伸部分至腹鰭起點前方,向後部分分為上下兩分支,上分支到尾柄1/3,下分支比上分支少一點,尾鰭下葉有一較粗的發光器,尾鰭上葉有一較細長發光器。體背為灰褐色,腹面為黑灰色。(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2]

棲地環境及深度

深海、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160 - 1000公尺

生活於大陸棚和島嶼周遭斜坡近底水深160-1,000公尺處。卵胎生。攝食槍烏賊和小型硬骨魚類。 [3]

分佈

西北太平洋台灣南部、東北部[4]

繁殖

無資料

保育

數據不足(DD) ;評估日期: 2008年12月8日

參考文獻

  1. 伯氏烏鯊,fishdb.sinica.edu.tw
  2. 伯氏烏鯊,fishdb.sinica.edu.tw
  3. 伯氏烏鯊,fishdb.sinica.edu.tw
  4. Etmopterus burgessi,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