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文叙
伦文叙(1467年-1513年),字伯畴,号迂冈。明朝南海县黎涌(今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黎涌村)人。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去世,享年47岁。著有《迂冈集》《白沙集》[1]。
目录
人物生平
1467年(明朝成化三年),伦文叙出生在南海县黎涌村(今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澜石黎涌村),生有异相,头颅周长2尺,被人戏称为“大头仔”。伦文叙幼时家贫,父亲伦显务过农,做过佣工,后以撑渡船为生,一家大小仅堪温饱。由于收入甚微,伦显无力送子入私塾读书。伦文叙两三岁时,父亲便在劳动之余,用心地教他写字、读书,背唐诗、宋词,年把时间,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数十首词,并练得一手好字,还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七岁时,因常到村内一间私塾门外偷听,塾师因此备受感动,免费收他为学生。因聪慧好学,伦文叙八九岁已能诗文,长于对联,每试必列前茅,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称。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缀学,但仍一面卖菜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
1489年(弘治二年),以儒士赴省应试,为巡按御史赏识,选入太学肄业。1499年(弘治十二年),参与会试和殿试均获第一,成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506年(正德元年),明武宗继位,命赴安南充正使,途中因父丧折回丁忧没有上任。
1510年(正德五年),起复翰林院原职,任经筵讲官,每进讲,必阐发理奥,启迪君心。不久,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读到“舜有臣而天下治”一节,语多规讽。
1513年(正德八年)春,纂修皇室族谱,记载精窍,文辞丰蔚豪宕。1513年(正德八年)秋,出任应天试主考官,归途中得病,卒于京,年47。
主要影响
中国对联始于偶文,具有音律的节奏感。至唐代开始兴盛,经过宋、元的酝酿成熟,至明代形成繁荣的局面,以此为基础,对联在清代至民国达到顶峰,联家辈出,成为与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相提并论的文体。在明代,对联的创作形式更加灵活自由,对联的句式也打破四六言、五七言的模式,大胆创新,根据内容的要求,灵活运用长短句,而且出现了长联、机巧联、谐趣联。而伦文叙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伦文叙的对联成就在于他不但发挥了对联应有的魅力,极大扩展了对联原有的艺术之美。且根植于粤语的地域特色,语言“白话化”(粤语又称“白话”,过去外省人称讲粤语的人为“白话佬”),通俗易懂。
伦文叙创作的对联,首先有着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扎根于广府文化的生活圈子。如:无礼书生屈膝露出周鉴二,有情学院低头睇见祖宗三。木马无头三只脚,画龙有眼半边身。“睇见”、“三只”是粤语的特色词,为“看见”、 “三只”之义。
其次是隐含讽刺色彩,如:井底开花蝴蝶闻香难以采,粉墙画果老猴想吃枉心思。对联颇有讽刺色彩,却又通俗易懂,蝴蝶虽是采花的常客,但要是在井底开花,蝴蝶也不能为力,老猴果真是异想天开,此桃非彼桃,都是徒劳无功,这应该就是讽刺那些高估自己,异想天开,不按实际办事的人,可谓一刀见血,“讽人如麻”。
最后他的对联具生活化特点,如:山狗上山山石辘跛山狗脚,水牛过水水深浸过水牛头。蟹挂鱼筝好像蜘蛛结网,猫拉鸡肾犹如狮子滚球。 “山狗”“水牛”“蜘蛛”“猫”在农村是经常可以看到的,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必定保留着淳朴的思想,这种浓厚的农村生活风情录在伦文叙的笔下得以展现。
历史评价
明·郭棐《粤大记》评:天性温醇,德器和粹,望之知为君子,居学以书史为长,手不释卷。为文宗韩(愈)杨(雄)悠长宛转,蔚有真趣。其孝友出于天性,而与物无竞、善教子。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评:自汉晋以来,扶舆清淑之化始毓而生人才,其卓然首魁天下者,在唐有莫公宣卿,在宋有张公镇孙,在明有伦公文叙、林公大钦,然莫公记传无闻。张公遭国危亡,不幸遇变。林公以早丧,弗克建立。独伦公名重士林,德高朝野。
伦文叙少年时,因家境难支,不到十岁时就被迫停学,回家帮父母种菜、卖菜。他白天参加劳动,晚上苦读诗书。一天,伦文叙挑菜到西禅寺去卖,寺里的两个做饭的和尚素知伦文叙会吟诗作对,便故意说:“菜我们是想要的,但有个条件,我们寺里的面贤殿尚缺一副对联,这副对联要恰合一百的数目。你对好了给高价,对不好这生意就不做了。”伦文叙请和尚取来纸笔,沉思片刻即写就一联:“杏坛七十二贤,贤贤希圣;云台二十八将,将将封侯”。联中的72+28刚好等于100,数目相符,内容妥帖。两个和尚连声赞好,便出高价买了伦文叙的那担菜。
巧对总督
伦文叙一次在西禅寺卖完菜,收了菜款正待回家,忽然听得锣鼓喧天。原来是两广总督吴琛要来寺进香,西禅寺法师率领众僧吹吹打打,出寺门迎候。伦文叙早听说总督大人吴琛是个才子,今天有了见面的机会,岂能错过?于是便趁大家专心张罗迎候之机,悄悄地钻进大雄宝殿的神台下藏了起来。不一会,总督大人吴琛果然来到。正当吴琛向佛像参拜、上香、祝祷之时,忽见神台下有个黑影在蠕动,不由大惊,忙叫卫兵捉拿刺客。卫兵迅速把“剌客”捉到,原来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西禅寺法师怕小文叙吃亏,忙向吴琛施礼:“此乃本寺附近的神童伦文叙,贫僧常与他吟诗作对。这孩子才思敏捷,应对如流。今日冒犯虎威,实是出于无知,还望大人恕罪。”吴琛听说是神童,心下便有了几分欢喜,对小文叙说:“本官今日出一上联试你,如果对得好则恕你无罪。若对不通,可要重重处罚,小孩你敢对吗?”伦文叙点了点头。吴琛也是贫贱出身,靠勤学苦读中的进士,以后才逐步升任要职的。于是吴琛信口就是科举之事,组成上联:“一介寒儒,攀龙、攀凤、攀丹桂。”吴琛语音刚落,伦文叙的下联就出来了:“三尊宝佛,坐鳌、坐象、坐莲花。”小文叙念罢,众人皆惊,吴琛更是赞不绝口。又听说文叙少年失学,深感惋惜,立即赏白银五十两,资助伦文叙继续完成学业。
智夺状元
伦文叙进京赶考,和湖广名士柳先开并列榜首。主考官请皇帝面试,题名状元。当时恰逢中秋之夜,皇帝就让他俩以《明月》为题作诗。柳先开先写完:“读尽天下九州赋,吟通海内五湖诗。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表示这次殿试自己一定要独占鳌头夺取状元。伦文叙随后写道:“潜心奋志上天台,瞥见嫦娥把桂栽。偶见广寒宫未闭,故将明月抱回来。”他的诗比柳诗气魄更大,而且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皇帝连连称好,并点他做了状元。
状元及第粥
伦文叙孩童时已表现出颇高的才气,但由于家贫,故是不得不以种菜卖菜维持生计,因而常顾不了午饭。一家粥店的老板怜其年幼,惜其才,于是就天天买伦文叙一担菜,并要他送到粥铺。在伦文叙把菜送到粥铺时,老板就会把用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然后再放些姜葱等免费请他吃,权作午餐。几年过去了,伦文叙天天在粥铺吃粥,因此对老板十分感激。后来,伦文叙的才气在一次的偶然机会中惊动了当时的两广总督,并得到了总督的资助,得以安心读书。十年寒窗,在一番苦读下,伦文叙终于不负众望,力压才子柳先开,得中状元。在衣锦还乡之时,伦文叙特别再次到了粥铺,感谢老板对自己幼时的帮助,并请老板再煮他以前常吃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故老板请伦文叙作命名,伦氏略加思索后,认为自己能高中状元都是由于这种粥的帮助,于是就为此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下牌匾,从此,粥铺名声大振,顾客盈门,而“状元及第粥”也在羊城、珠三角地区及港澳地区流传开了。
主要作品
现存的部分伦文叙诗歌多是民间讲古佬附加给伦文叙的,水平粗劣,甚至有些粗俗不堪,基本不能采信。清朝乾嘉年间顺德籍学者温汝能编的《粤东诗海》中,所收录的伦文叙诗歌,和世俗流传的伦文叙诗歌大相径庭,诗风沉凝典雅,用典精当,意境深远,思绪淳厚深沉,俚俗、轻薄之气一扫而空。
后世纪念
墓址:伦文叙墓原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罗村状元岗,1992年因修建南海东西大道,由伦氏后人迁至罗村义地岗,出土有墓志铭,现存南海区博物馆。2002年迁至南海区罗村芦塘麒子岭长安墓园内,是佛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伦文叙纪念广场:2010年12月1日,伦文叙纪念广场落成,广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六路西门口地铁站B出口东面,面积约500平方米,仿照明代建筑风格,由明式牌坊、伦文叙花岗岩石雕人像、大理石雕刻壁画及铸铜鳌头四大景观组成。内设状元府,供市民参观了解伦文叙的生平轶事。
状元诞: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从2011年起,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伦文叙高中状元的日期),举办“状元诞”活动,以祭祀的活动形式,纪念伦文叙。
状元阁: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2011年启动伦文叙纪念馆“状元阁”的奠基建设,2012年落成。状元阁为仿古明代建筑,座落在状元公园南侧,坐西朝东,总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其中主楼面宽18米,进深20米,两进三间,两廊,为典型的岭南祠堂书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