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風鼻塞
傷風鼻塞 |
傷風鼻塞,中醫病名。是指因風邪侵襲所致的以鼻塞、流涕、打噴嚏為主要症狀的鼻病。俗稱「傷風」。本病四季均可發生,但以秋季和冬春之交多發。西醫學的急性鼻炎可參考本病進行辯證施治。
目錄
名詞解釋
傷風鼻塞是指因風邪侵襲所致的以鼻塞、流涕、打噴嚏為主要症狀的鼻病。本病四季均可發生,但以秋季和冬春之交多發。西醫學的急性鼻炎可參考本病進行辯證施治。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學的急性鼻炎可參考本病進行辯證施治。
病因
風為百病之長,常夾寒攜熱侵襲人體。本病多因氣候變化,寒熱不調,或生活起居不慎,過度疲勞,使正氣虛弱,風邪乘虛侵襲而為病。初起屬風寒居多,繼則寒郁化熱而呈風熱之候,亦可直接感受風熱之邪為病。因故本病之發,又有風寒、風熱之分。
病機
1、風寒外襲,肺失宣肅
肺為嬌髒,開竅於鼻,外合皮毛。若腠理疏鬆,衛表不固,風寒之邪乘虛外襲皮毛,衛陽被郁遏,內犯於肺,則肺失宣肅,寒邪遏於鼻竅而為病。
2、風熱襲肺,壅遏鼻竅
鼻屬肺系,乃呼吸之門戶,風熱邪毒從口鼻而入,直犯鼻竅,或風寒之邪,郁久化熱犯肺,致肺失清肅,以致肺失宣肅,風熱邪毒壅遏清竅而為病。
1、病史:發病前多有受涼或疲勞史。
2、臨床症狀:初起鼻癢、乾燥灼熱感,打噴嚏,鼻塞,流水樣鼻涕;隨之,鼻塞漸重,鼻涕漸呈黏黃涕,嗅覺減退,語聲重濁;後期,鼻塞逐漸減輕,鼻涕漸消。全身可有周身不適、發熱、惡寒、頭痛等。小兒全身症狀較重,可有嘔吐、腹瀉、倦怠,甚則壯熱、抽搐等。
3、局部檢查:鼻黏膜充血腫脹,鼻腔內有較多鼻涕,初期為水樣,後漸轉為黃黏性。
病證鑑別
鼻鼽一般症狀發作突然,先感鼻腔發癢、酸脹不適,繼則噴嚏頻作,鼻塞流清涕,質稀量多,嗅覺暫時減退。檢查見鼻內粘膜腫脹濕潤,其色淡白或灰白。全身症狀可有頭痛,耳鳴,聽力障礙等,症狀發作短暫,消失後則如常態。
相關檢查
鼻黏膜充血腫脹,鼻腔內有較多鼻涕,初期為水樣,後漸轉為黃黏性。
1. 風寒束表,正氣抗爭,驅邪外出,故噴嚏頻作;肺失宣散,邪壅鼻竅,故鼻塞聲重、鼻肌膜淡紅腫脹;肺失肅降,水道不利,故流涕清稀;風寒束表,衛陽被郁,營衛失調,故見惡寒發熱、頭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緊均為外感風寒之證。
2. 風熱外襲,肺失宣降,風熱上擾鼻竅,故見鼻塞較重、鼻肌膜色紅腫脹、鼻流黏黃涕、鼻癢氣熱、噴嚏時作;風熱犯肺,肺失肅降,故咳嗽痰黃;發熱、惡風、頭痛、口渴、咽痛、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均為風熱犯肺之證。
治療原則
本病以「辛散、通竅」為治療之大法。但須注意表散不宜太過,以免耗散元氣;補益不宜太早,以防留有餘寇。
證治分類
內治法
(一)風寒外襲,肺失宣肅
症狀:鼻塞聲重,噴嚏頻作,流涕清稀。可有頭痛,惡寒發熱。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辛溫解表,散寒通竅。
方藥:通竅湯加減。
常用藥:麻黃、防風、羌活、藁本、川芎、白芷、細辛、升麻、葛根、蒼朮、甘草。
(二)風熱襲肺,壅遏鼻竅
症狀:鼻塞較重,鼻流黏稠黃涕,鼻癢氣熱,噴嚏時作。可有發熱,頭痛,惡風,口渴,咽痛,咳嗽痰黃。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通竅。
方藥:銀翹散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連翹、薄荷、淡豆豉、荊芥穗、牛蒡子、桔梗、甘草、竹葉、蘆根。
外治法
1、滴鼻:用芳香通竅類的中藥滴鼻劑滴鼻,改善通氣引流。
2、蒸氣或霧化吸入:可用內服中藥或薄荷、辛夷煎煮蒸氣熏鼻,亦可用疏風解表、芳香通竅的中藥煎煮過濾後行超聲霧化吸入。
此外,據古醫籍記載有吹藥或塞藥法:如用蒼耳散,或辛夷花、薄荷適量,研末,每用少許吹入鼻內,或塞鼻內。
針灸治療
1、體針:鼻塞者,取迎香、印堂穴;頭痛、發熱者,取太陽、風池、合谷、曲池穴。針刺,強刺激,留針10-15分鐘。
2、艾灸:風寒證或清涕多者,取迎香、上星,溫和灸。每次10分鐘,每日1-2次。
其他療法
1、穴位按摩:風寒犯鼻證取風門、風池、迎香、合谷;風熱犯鼻證取大椎、曲池、合谷、魚際、迎香。頭痛加太陽。每日1次。
2、導引法:《保生秘要》曰:先擦手心至熱,按摩風府百餘次,後定心以兩手交叉緊抱風府,向前拜揖百餘,俟汗自出,勿見風,定息氣海,清坐一香,飯食遲進,則效矣。
轉歸預後
傷風鼻塞經適當休息,及時治療,多能痊癒,病程一般5-7日。若邪毒甚,或治療不及時,可並發鼻淵、喉痹、耳脹等。少數患者,因失於治療,病情遷延不愈,可致鼻窒。按揉鼻子兩側,可緩解鼻塞。
預防調護
1、病中應多飲開水,飲食宜清淡、須戒生冷,勿使風邪變成寒中。
2、鼻塞時勿強力擤鼻,以防邪毒竄入耳竅,引發耳疾。
3、平素應注意起居有常,調適寒暖,尤其要注意項背足部的保暖。
4、流感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注意居室通風。
文獻摘要
1、《醫林繩墨·卷七》:「又有觸冒風邪,寒則傷於皮毛,而成傷風鼻塞之候,或為濁涕,或流清水。治宜先解寒邪,後理肺氣,使心肺之陽交通,而鼻息之氣順利,則香臭可聞者也,如桂枝湯、參蘇飲之類,量其時令而與之。」
2、《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鼻為肺竅,外象又屬土,故寒傷皮毛,則鼻塞不利。新者偶感風寒,必兼噴嚏、清涕、聲重,宜參蘇飲、羌活沖和湯……若風熱壅盛,郁於肺中,亦致鼻塞聲重,宜疏散之,宜抑金散、川芎茶調散。」
其他治療措施
傷風鼻塞是由於外界因素導致鼻部急性炎症,鼻黏膜水腫,導致鼻腔變窄,影響氣流通過,導致鼻部呼吸不暢。可採取以下措施治療:
1.熱敷。可將熱毛巾捂於鼻部,加熱局部,加速局部血流,促進鼻黏膜消腫。也可以採取蒸桑拿、洗熱水澡等方式更佳。
2.用溫鹽水沖洗鼻腔,可將鼻腔內分泌物衝出來,也有利於鼻腔的引流。
3.藥物治療,可應用賽洛唑啉滴鼻液、呋麻滴鼻液等藥物,可迅速緩解症狀。4.以上措施均可緩解鼻塞症狀,但並不持久,還需要同時注意控制病因和誘因,例如抗感染治療、避免受涼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