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会宁皮影戏

会宁皮影戏

会宁皮影戏是流传于甘肃会宁地区的传统戏曲艺术,是会宁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据史料考证,皮影戏始于汉代,成熟于宋初。会宁皮影戏在明清时就很盛行,现主要流传于会宁县东南部和中部的杨崖集乡,平头乡、老君坡乡、太平镇、柴门乡等乡镇。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会宁皮影戏

现存剧本:300多册

地区:甘肃会宁

传承: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唱腔

会宁传统皮影戏唱腔独特,主要为灯影腔,还有秦腔、眉户、唢呐调、打击乐、“白口”。“灯影”腔是会宁皮影戏最具艺术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唱腔,“灯影”腔的主要演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中胡等弦乐,唢呐、笛子等管乐,还有大鼓干鼓乐子梆子大锣小锣等多种乐器。会宁皮影戏“灯影腔”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曲调,为全省所独有,是研究会宁地方戏曲流变的不可多得的资料。

内容

会宁皮影戏现存剧本300多册,140多个剧目。皮影演唱剧本主要由老艺人口传或手抄,是一代代老艺人呕心沥血的结晶。演唱内容主要为反映宗教的因果报应类,英雄人物的传奇类,反映孝道仁义的伦理类。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民间传统道德最直白的表达形式,更是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

道具

会宁皮影的演出道具简单,主要是“油灯”和“影窗”,“影窗”俗称“亮子”,是用木条围框,上糊白纸而成,一般为高三尺,长五尺,最大不能超过高四尺,宽六尺。取材成本低,制作简易。演员一般为四到六人,挑起担子就能走乡串户,辗转演出。是农村地区最经济的艺术演唱。

演出

每年的春播时节和秋收结束之际,各村各社的皮影艺人,在皮影班班主(传承人)的带领下,担着皮影,背着大鼓、干鼓、唢呐、二胡、板胡等乐器,走村串户,进行演出。通过长期的实践,主要形成了两个集中的演季。春播时演出的主要内容为“许愿”的祈祷戏,秋收后演出的主要内容为丰收后的“还愿”戏,被称为“神”戏。演出前,班主主要整理皮影人物和其他道具,对于一些因常年演出而磨损或损坏的皮影,要进行重新上彩或制作。皮影班演出人员一般4-6人。到演出地后,先做影窗,然后布置影棚,即演员们进行表演和演奏器乐的地方,并准备大煤油灯等。每到一个地方,演出结束后,都有扯“亮纸”的事,村民用扯来的“亮纸”给小孩做项圈,以祈孩子健康成长。

现今会宁县共有5个皮影戏班,有6名皮影艺人和4名雕刻艺人。演出和活动范围主要是会宁各乡,并和相邻的通渭、静宁等县一直保持着艺术交流。

保护

会宁历来重视皮影戏的发展与传承,1978年,举办了皮影戏调演,造册登记了17个皮影班;从2004年起,全县组织开展了皮影普查工作和收集整理工作;2006年,成立了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共整理皮影剧本200多部,刻录数据光盘20多盘。[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