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仙山
会仙山,山东省邹平县境内山脉,为章丘-邹平界山长白山脉北部山群的主峰。会仙山群展布于邹平县城西南及南侧周围,环拱大小山头几十座,西接浒山泺,北临杏花河,黛溪河穿南部诸峰而过。山势起伏,壑峪纵横,千姿百态,气象峥嵘[1] 。
同名主峰在邹平县城西南7.5公里处,海拔590.8米。山势陡峻。青龙山有优美的传说,黄山是县城南部屏障和市民休闲之地,药材丰富、文化深厚。主峰之麓的唐李庵,黄山上有碧霞元君祠、玉皇庙、姑子庵等遗址或遗迹为该山之旅游资源。
中文名称: 会仙山
所属山系: 属章丘-邹平界山长白山脉西北段
地理位置: 山东省邹平县城西南
走 向: 西北~东南
长 度: 约6.5公里
宽 度: 约7.5公里
主 峰: 会仙山,海拔590米
总面积: 约22.3平方公里
目录
位置境域
会仙山山群位于长白山脉北部,南与摩诃山连峰接脉。整个山群呈北西南东弧状走向,东西宽约7.5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总面积约22.3平方公里。会仙山山群绵延衔接,断而复连。中部群山绕主峰呈集团状聚集,边缘诸山则呈链条状渐断伸延。整个山群有大小峰峦100余个,岩石裸露,多悬崖深谷,山间松柏扶疏,果木成林。
主要山峰
会仙山,东北距县城7.5公里,海拔590米,为会仙山山群最高峰,山势巉岩秀拔,形若覆礅,相传群仙曾会集于此故名。
石户顶,会仙山北0.5公里,双峰对峙,一为南石户顶,一为北石户顶,海拔分为267米、458米,中为石船谷。
玩湖顶,会仙山以北1公里,鲁家泉南突起高峰,海拔412米。登峰可尽览浒山泺水天景色,故名。
凝岚岩,会仙山以北1.5公里,玩湖顶北,鲁家泉西,海拔286米。
醴山,会仙山北1.5公里,海拔307米。
凤凰山,会仙山北3公里,位于会仙山北支脉最北端,海拔250米,其势酷似巨鹏展翅欲飞,故名。
青龙山,会仙山以北偏西,九峰连接(即会山、角山、神山、二虎山、大虎山、西山、圣王峰、龙头山、蜘蛛山),蜿蜒北去,如龙腾舞。故又名九节青龙山。青龙山尾高头低,由海拔283米到80米,由南而北渐次下降,最北有一孤立小丘,谓之珠山,又称蜘蛛山,俗有“九龙戏珠”之说。山北为杏花河,建有大型扬水站。
宿山,会仙山北4.5公里,呈圆形孤立,海拔51米。旧志谓旁有店铺,行旅止宿,故名,亦称制粮山。
老人峰,会仙山东偏南1.5公里,孙家峪西北,海拔394米。山顶巨石错立,状若佝偻老人,故名。
老人山,会仙山以东3公里,老人峰东北。山有二峰,曰大斿山、小斿山,海拔分别为294米、223米。
黄鹄山,会仙山东南3公里,西井村正北,海拔282.8米。山上旧有黄鹄庵,已废。
印台山,会仙山以东4公里,黄鹄山东北,海拔270米。山顶巨石突起,高十余米,上可坐百人,形如巨印,状如锻砧,故又名锻砧峰。山东有黛溪绕其下。
于兹山,会仙山以东7公里,县城南5公里,海拔228.9米。三峰并列,呈马蹄形,孤立平川。山西有于印水库,山东有一孤立小丘,名秃山。
黄山,座落县城南边,海拔168.4米,因山土呈黄色而得名。山势呈半环形,山巅有虎头岩,如卧虎踡伏。山上旧有碧霞元君祠、玉皇宫、,姑子庵等。每年四月八日有盂兰盆会,届时远近商旅云集,以药材交易为盛。现已辟为黄山公园,上有电视转播塔、仙遐亭、步云亭等,山阴有革命烈士陵园。
长白山,又名会元山,会仙山东南0.5公里,海拔540米。
骆驼鞍子,会仙山以南1.5公里,山峰起伏状如骆驼故名。海拔360米,聚仙村座落其下。
松山,会仙山以南2公里,海拔289米,以山上多松柏得名。
猪屎尖子,会仙山南偏西2公里,海拔344米,与四尖山连峰接脉,北麓有过山道可通。
南山,会仙山南偏西2.5公里,猪屎尖子西南,海拔367米,山北为东窝陀村。
雾露山,会仙山以西2.5公里,海拔122.8米。
西石楼,会仙山以西2.5公里,海拔206米,山东为东窝陀村。
地质构造
构造
构成邹平地区的基底是前震旦系变质岩系和下古生代地层,现已被深埋在地下几千米。从中生代早期印支运动开始,特别是从侏罗世开始的燕山运动以来,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邹平破火山口。邹平破火山口原为一巨大的环状构造,夹持于金山一姚家峪和文祖两条近南北向断裂之间。北端被齐河一广饶断裂切去一弧,成一马蹄形,中部又被周村—肖镇断裂拦腰分割成两块。长白山区为南部隆起的一块,北部一块则隐伏于地下。整个火山口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邹平城西王家庄一带为喷发中心。由于破火山口受区域构造的控制,又受火山活动特殊应力场的制约,从而形成环状和放射状断裂等构造特征。
围绕破火山口中心发育了一系列环状断裂带,多由正断层构成,产状直立或向中心陡倾(60°—85°),部分断裂被辉长岩、二长岩充填,形成半环状岩墙。环状断裂带可分成三环:外环由歪歪顶子、大寨、沫湖顶(亦称摩诃顶)、千峪顶、白云山组成;中环由青龙山、四尖山、雪花山、伏虎山等组成;内环由凤凰山、会仙山、老人峰、印台山、于兹山、黄山组成。环状断裂一般以多条平行小断裂组成阶梯式断裂带或密集裂隙带,多向破火山口内倾。特点是:倾角较陡,多在75°-85°之间;正断层或逆断层,均显示张裂性质;单条断层落差不大,多在几十米,但阶梯状断层累计落差可达几百米;断裂走向时隐时现,不是贯通断裂;沿断裂带多见有断层角砾岩和宽数米至数十米之破碎带,并有热液蚀变、矿化及次火山岩充填。
地层
邹平一带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层可分为三个大旋回,总厚度为4240.8米,顶底界面清楚。第一旋回与基底侏罗系地区为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多数地方以环状辉长岩墙与火山岩为界。第一旋回与第二旋回呈喷发整合接触,以集块岩为分界标志。第二旋回与第三旋回呈喷发不整合接触,以出现复成分的粗安质集块岩为分界标志。三个旋回连同基底及第四系土层构成的邹平地层,自老而新可分为蒙阴组、玉泉山组、沫湖顶组、会仙山组、第四系,共5个层次,9个岩段。
会仙山组为第三旋回,地层见于破火山口内环之会仙山、老人峰、印台山、于兹山、黄山等。多分布在山顶,呈残块出现,半环状展布,为一套强烈爆发相产物。总体产状以高角度向环内倾斜,呈喷发不整合盖在沫湖顶组之上。其底部玄武粗安岩钾—氩全岩同位素年龄为125±1.35-130.5百万年,时代相当于早白垩世。此组底部的下岩性段,主要为火山流相之熔结集块岩、熔结凝灰岩、凝灰熔岩,厚度为321米。上部为上岩性段,为安山质复成分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厚度为239米。
地貌特征
会仙山,属长白山脉,系泰沂山区北麓的低山丘陵区。山区长约31公里,宽10公里,地连一市(淄博市)、两县(章丘县、邹平县),横跨县内临池、好生、西董、青阳、邹平5个乡镇。低山丘陵面积为196.0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66%。长白山区地势高峻,海拔在200米以上,整个山脉为北西一南东走向,呈链状,半环形展布,水系则呈放射状散开。
长白山脉共有大小山头317个,除主峰摩诃顶外,500米以上山峰18座,多分布在山脉中部与章丘县交界处,又多为崮顶山,山顶平缓,山坡陡峭,沟谷深切。
气候特点
会仙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但更迭不均,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季最短。大陆性和季风性明显。县内大陆度指数为64.7,季风指数为39,年平均气温适中。但冬寒夏热,年振幅很大;昼暖夜凉,日变差较大。降水量较少,且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不均匀性,易发生旱涝灾害,旱灾居多。年内风向变换明显,冬季多西北风,春季多西南风。
土壤植被
会仙山山区,除裸岩外,主要覆盖土壤为褐土。褐土剖面通体呈棕色或褐色,通常由表层、淀积粘化层和钙积层三个基本层段组成,表层腐植质层较薄,粘化层由残积粘化和淀积粘化构成,钙积层含氧化钙最多。土壤PH值在6.5左右。根据褐土的发育阶段、碳酸钙在剖面中淋溶、淀积特点和地下水影响,县境内褐土土类又可分为4个亚类。
褐土性土亚类,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中上部,杂草丛生,间有疏林草地或岩石裸露地,农业难以利用。此亚类境内只有1个土属,3个土种,即极薄层石渣土、薄层石渣土、中层石渣土,其中极薄层石渣土质量最差。
淋溶褐土亚类,主要分布在低矮山丘,近山阶地和山麓平原上。剖面土体深厚,层理清晰,表层为中壤,质地适宜,耕性良好。PH值在6-7之间,适宜一般作物生长,为较理想之土壤。此亚类只有一个土属。据土体结构可分为4个土种,即粘心坡黄土、坡黄土、砾石腰透黄土和粘腰坡黄土。
褐土亚类群众俗称黄土,主要分布在山丘中下部的水平梯田、近山阶地以及山前冲积平原上。褐土亚类表层质地适中,耕性良好,通透性适种性较好,自然肥力较高。据成土母质类型可分为3个土属。即坡积洪积褐土、洪积冲积褐土、黄土状母质褐土。坡积洪积褐土土属又分为2个土种。粗黄土和中层粗黄土。洪积冲积褐土分为7个土种。其中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3个土种为透黄土,粘心透黄土和砾石腰透黄土。黄土状母质褐土只有本身一个土种。
潮褐土亚类,主要分布于山前缓平地下端。潮褐土亚类土壤耕作历史悠久,土壤熟化程度较高。耕性良好,适宜种植各种作物。县境只有洪积冲积潮褐土一个土属,分为8个土种,主要有轻潮黄土、潮黄土、老黄土、粘心潮黄土等。
会仙山地区的植被,主要为苔藓、地衣、裸子植物、藻类植物、真菌植物、被子植物等,自然植被覆盖率低。丘陵上部草本植物主要为白草、黄白草、拐草、狗尾巴草等,木本植物很少,只有零星黑松、刺槐等乔木,酸枣、荆条等灌木,无人工植被。丘陵中部,多为疏林草地。木本植物有刺槐、黑松等乔木和酸枣、荆条等灌木,草本植物主要为白草、黄白草、扒根草、野菊花等,人工植被有柿、杏、软枣等树种。丘陵下部,土层较厚,杂草丛生,林木繁茂。针叶、阔叶林相间,主要有刺槐、黑松、侧柏、本地杨、香椿、榆树等。草本植物主要有黄白草、香草、热草、狗尾巴草等。岭坡梯田,人工植被主要有柿、杏、苹果、梨,桃、山楂等树。粮食作物主要有地瓜、谷子等耐旱作物。
山前倾斜平地,自然植被良好,木本植物为阔叶乔木,主要有杨、柳、榆、槐、桃、梨、柿、杏、苹果、石榴、花椒等各种树木。草本植物有热草、马唐草、墩草、灰菜等。人工植被以小麦、大麦、玉米、豆类、高粱、蔬菜等为主。
水系水文
浒山泺,在县城西15里,九龙山以西,原为故小清河滞洪区,自故清河淤塞,獭(漯)水流经其中,遂成汪洋。王士祯《长白山录》记载:“浒山泺在九龙山西。醴泉寺北,中多芙蕖、菱芡、茭芦、鱼蚌之属,渔舟虎落,交于山麓,周回三十里,盖獭(漯水之委也”。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知县桂麟令民掘地北注新清河,自上口东至出境计长30余里。浒山泺积水顺清河沟(又名环河沟)排入小清河。1935年(民国24年)4月,梁漱溟倡导疏浚杏花沟,浒山泺积水减少,泺底常露。建国后,浒山泺面积约30平方公里。除汛期外,仅19平方公里有水。1950年在泺区西侧修筑芽庄湖围堤,漯河纳入湖区。泺区面积缩为15平方公里,滞洪量由1500万立方米减为1000万立方米,部分土地退水还耕。1976年后,马四干运河中穿浒山泺,泺区分为东西两滞洪区。西区蓄洪700万立方米,东区大部成良田,若遇特大洪水,可蓄洪300万立方米。
杏花河,古名环河沟,又名清河沟,为排泄古浒山泺积水的一条小沟,每逢雨季常成水患。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知县桂麟令掘清河沟,引水北注新清河。1935年(民国24年)春,邹平实验县政府征集民工疏浚,适值杏花落红,流水漂泛,遂更名为杏花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杏花沟经多次整修治理,排水能力大大提高,1969年改称杏花河。杏花河源出芽庄湖,上接章丘漯河客水,自浒山闸沿明家集乡南部流向东,至青龙山北首折向东北入韩店乡境,经上口村、甲子、张家、东白至孙镇乡霍家坡南折向东行,又至袁家屋子再转东北经徐王屋子,沿孙镇乡与焦桥乡界至孙镇乡大有里村东,转至焦桥乡张官村北穿胜利河入桓台县境,至金家拦河闸注入小清河。县境内总长33公里,流域面积425平方公里。河道上口宽40米,底宽24米,平均深4米,堤距70米,防洪水位一般10.4?17.97米,最大行洪流量100?150立方米/秒。杏花河在县境内上接芽庄湖,下有9条河道汇入。分别为五十米大沟、黛溪河、郑马河、六六河、长白沟、新民河、安袁河、利民河、刘套大沟,除黛溪河为自然形成的排洪河道外,其他均为人工开掘排灌两用河道。
黛溪河,古名沙河,《齐乘》称蒙水,因源于摩诃山下黛泉,又汇诸涧溪水,故名黛溪河。黛溪河系邹平县南部山区自然形成的排洪河道,发源于以摩诃山为中心的18条山峪,上游分两大支流:一条汇西董乡西峪、八柱台、大马峪和上下回诸峪之水,经由家河滩、尚庄至西董村西,向北至崔家营南;另一条汇杏林、秦家沟以南诸涧之水,经黄家河滩、南石至崔家营南,与南来支流汇合,穿于兹山、印台山之间,北流绕邹平县城折向西北,至上口村西南入杏花河,总长23.6公里,流域面积97.5平方公里。1958年以前,涓涓细流(约0.3立方米/秒),常年不断。汛期洪流直下,过水流量达110立方米/秒。因河道纵坡大,流速急,经常泛滥成灾。自1958年,经过多次治理,中上游建起水库塘坝,雨水偏少之年,黛溪河水断流。
新月河,亦称月河,又名白条沟,是一条古河道。纳南山之涧水,至见埠、柳泉一带合流,北至月河村北,曲流于黄山东南,如月半规,故名月河。再东北行至新民村北,至三岔河入潴龙河。原河道是条小沟,深不到2米,底宽0.5米,春冬仅有一线细流,过水流量15立方米/秒。1965年秋,整修月河,加深加宽,由石家村东改道注入孝妇河,始称新月河。新月河自邹平镇侯家村南,向东经月河、石家、礼参乡莲池、祉房、邓家折东北至山旺埠东入孝妇河。新月河底宽8米,深2.5米,全长12.5公里,过水流量40立方米/秒。新月河主要拦截南部岭坡洪水,减轻杏花河排洪压力,属季节性河流。
三八水库,位于邹平镇南关村南,黛溪河下游,东临黄山。1958年3月8日破土动工,同年9月竣工,因动工之日适逢“三八”国际妇女节,参加修建的多为妇女,由山东省副省长余修题名“三八水库”。水库主坝长200米,坝顶宽8米,坝顶高程39米。副坝长800米,坝顶宽6米。主、副坝均为土质结构,干砌石护内坡。水库汇水面积67平方公里,库区占地335.3亩。库底高程30米,总库容量106.2万立方米。水库挖土方5万立方米,砌石700立方米,用工日21.2万个,总投资39万元。1976年整修加固,主、副坝,上建石砌防浪墙1000米,高0.9米,顶宽0.5米,并建放水涵洞一座,长60米。1979年又于溢洪道建5孔泄洪闸,孔宽5米,高4米,闸底髙程32.5米,可行洪234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5000亩。1980年后,水库干枯,仅供拦蓄山洪之用。
公路交通
章(丘)索(镇)路西起绣惠镇(原章丘县城),经青阳店、邹平城、礼参店、长山镇,东至索镇(桓台县城),是横贯县境东西的主要交通干线。县内段长36.7公里,车日流量达3000辆次。1950-1963年,该路进行数次维修加宽。1966年铺筑砂石路面。1970年,南营黛溪大桥建成,线路由邹平城里改走南门外。1971年,浒山铺至青阳一段改线。从浒山铺村西、刘家村北西行去西董村。长山至桓城一段改线由前店村东、大由村西去桓城。1976年,建长山镇西门外孝妇河大桥,线路改由茶棚村北去长山镇。同年,沿路建涵洞36道,计长464.4米,倒虹吸29处。1977年上半年,铺筑沥青路面,投资96万元。
朱(塘)会(仙)路东起朱塘,西至会仙村,经坊子、西王、南石、冯家、黄家河滩,全程6.1公里,是西董乡通往会仙山南大峪中各村的交通要道。1968年,由公社组织民工在原路基上改建,铺成沙石路面,路基宽6米,路面宽4.5米,全程有桥梁两座,涵洞17道,漫水工程两处。
文物胜迹
会仙山主峰,峰顶“八仙台”、“金母祠”遗址尚存。山北有石船峪,南有盘壑峪,东面为滴水崖,数股泉水流溢,夏秋滴水飞练,冬春冰溜倒悬,甚为壮观。旧志记载:每年三月三清明时节夜晚,山上仙灯呈现,状如星火,飘渺空际,许时方没。为会仙山所独有的仙境奇观,俗称“会仙神灯”,成为古今难解之谜。
梁邹侯墓,位于邹平县城南安家村西南,属汉代墓葬。梁邹侯,名武虎,系汉初功臣,汉高帝六年封为梁邹侯,死后葬于此。封土已于1956年取土铲平。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骕墓,位于邹平镇韩坊村西500米处,青龙山下,为清初著名史学家马骕之墓。墓址封土高1米,长8米,宽8米,未开掘,原有石碑一通。1956年兴修水利时毁。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范墓,位于邹平西南相公山下,为五代后周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范之墓。相公山由此得名。墓基不大,墓前原有景范神道碑,有翁仲、石马、碑碣。1955年农田基本建设时,墓被挖掘,封土铲平。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邹平烈士陵园,座落于黄山北麓。1971年始建,1976年竣工,占地4万平方米。陵园按山势分为5级,左右对称,中间有石阶迭次向上。第一级陵园大门,坐南朝北的牌坊式门楼,上书“烈士陵园”镏金大字。门两侧对联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第二级为绿化区,遍植苍松翠柏。第三级东为烈士纪念堂,西为烈士纪念馆。第四级为两座六角纪念亭,东曰忆英亭,西曰怀烈亭,亭内各立石碑一通。碑文记述着邹平人民历次革命战争中的英勇业绩(见附一)。第五级为烈士墓地,正中矗立着白色高大的纪念碑,正面上书“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两侧为烈士墓,共144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
梁漱溟墓,位于黄山山腰,1988年梁漱溟辞世后,由当时的惠民地委地区行署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捐资近6万元修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题写了碑石,梁先生的学生田幕同、李微、张俶知、徐树人等撰写了碑文,启功、冯友兰、程思远、沈醉、吴祖光、任继愈及其梁漱溟的学生等撰写了挽联。梁漱溟墓三面环山,周围有翠柏掩映,是邹平城区风景最美、最安静的地方。
会仙书院,在齐东城(今九户)北门里,始建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因书院正堂面对会仙山而取名,有院舍77间。清末,前院设县立高等小学堂,后院设师范传习所。初期书院多系私人创办,或私办公助。书院设院长(或称山长)1人,由地方官吏延请本籍或外籍著名人士充任,也有由地方长官直接充任的。书院内设有院董会,又设教习,由院长出面延请举人、进士充任,另设书计、首士、学长各1人。书院学生,称生员。入院学习的生员,分“文生月课”和“童生常课”。书院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研习经学,习作八股文、试帖诗,间亦研讨时政和学术问题。教学方法,多采用个人自学、相互问答和集体讲解相结合的方法。书院学生无定额,学无年限。
黄山上有碧霞元君祠、玉皇庙、姑子庵等,与县城内建筑遥相映衬,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至1937年,尚有部分建筑保存完好。
姑子庵,又名“清静姑庵”,位于黄山西端(今黄山公园大门东南约百米处崖上),始建年代不详。
碧霞元君庙,位于黄山中部山凹处,坐北朝南,砖石木结构。有庙门、栖寝殿等建筑。始建年代不详。
玉皇庙,位于黄山东端,为歇山转角,斗拱飞檐式建筑。分前后两院,前院大殿为二层,后院大殿建有左右悬廊,与前院大殿相通,故称转楼。前后殿内雕塑神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有庙会,方园百里之香客云集黄山焚香拜佛,“四月八会”因此名闻遐迩。
唐李庵,位于邹平县邹平镇石樊鲁村西北300米会仙山北麓,小型佛教寺院,相传古有唐、李二仙在此修炼而得名。所建年代失考。碑记最后一次重修为明隆庆年间。现存大殿、东西偏殿、跨院僧房、藏经楼、客房及山门共32间。山门左右有重修寺碑四通。寺东有相传约有500年树龄的文冠果树一株。院内植丁香、古柏。1984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文化厅拨款2万元,于1986年春对唐李庵进行部分维修,主要修复主大殿屋顶,更换西殿后墙,修复东、西偏殿屋顶和安装所有瓦兽,同年5月竣工。1996~1998年,县府先后拨款14万元,自筹资金6万元,对唐李庵主建筑群(大殿、东西偏殿、影壁、山门、院墙)进行重建与维修、恢复了原貌。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开发扩建为一个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