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陽鎮
仙陽鎮地處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城北郊,位於東經118°22'—118°36',北緯27°57'—28°07'東鄰管厝鄉,西連古樓鄉,南界蓮塘鎮,北接九牧鎮,東南與南浦鎮、萬安鄉相鄰,東北與忠信鎮交接。面積共26932.45畝。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2000年末下轄23個村委會、235個村民小組,人口34516人。境內資源豐富。經濟來源主要為蔬菜水果和農業。2019年7月24日,仙陽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1]
中文名: 仙陽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福建省浦城縣
地理位置: 福建省浦城縣城北郊
面 積: 26932.45 畝
下轄地區: 仙南村,仙陽村,後村
電話區號: 0599
郵政區碼: 353400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人文三山會館、真德秀故居等
自然:匡山國家森林公園、九十渡
車牌代碼: 閩H
方 言:吳語、閩北語
目錄
簡介
仙陽鎮,東西長22.5公里,南北寬20公里,面積238.11平方公里。地貌呈階梯形,仙霞嶺支脈和武夷山余脈分別從北部和西北方向延伸入境,交匯於西北部。地形西北高,東南低,高差顯著,層次分明。西北部有千米以上的山峰25座,以騰雲尖最高,海拔1470.7米。中部、西南部、東南部散布面積不等的河谷盆地,較大的7塊,面積共26932.45畝。其中最著的稱三大畈:下洋畈、麒麟畈、烏風洋畈。境內漁梁山是閩江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其北坡水流入盤亭溪匯入江西省信江,南坡水流入南浦溪入閩江,主要河流有馬蓮河上遊河段、下洋溪、漁梁溪以及南浦溪自北向南流經境內。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雨季明顯,雨量充沛,據多年觀察,年平均氣溫17.2℃,年均降水量1900毫米,無霜期250天左右。鎮駐地仙陽村,離縣城16公里,海拔278米。村南有揖仙橋,村處漁梁嶺之南為陽,故名,又稱遷陽、車陽。
人口
境內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民居,已發現商代至戰國的文化遺址47處,唐朝設為鎮,縣尉駐此,為軍事重鎮。宋至清有長樂、東平、永康、太平、招賢、通德6里屬地。民國期間設區。1949年9月,縣首批建3個區,一區駐仙陽。1950年為七區。1958年9月設八一人民公社,12月改稱仙陽人民公社,1961年7月至1964年3月,仙陽為工委駐地。1984年8月改制為仙陽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有8715戶、33057人,其中男性17350人;其中漢族32953人,占99.69%。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家庭戶8244戶,人口26668人,其中男性13809人。2000年末下轄23個村委會:仙陽村、仙南村、管九村、下洋村、坑沿村、太平村、樟溪村、殿基村、三源村、巽源村、練村村、漁梁村、小碧村、早田村、巽嶺村、陽墩村、甫下村、柏山村、百丈村、永建村、高洋村、上洋村、山際村;共有23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380戶,總人口34516人,其中男性17927人,非農業人口2033人。2005年,據縣公安局提供資料,仙陽鎮9571戶,34840人,其中男性18097人。
經濟
2005年,據浦城統計局提供資料,該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36290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2730畝,總產量23041噸;經濟作物中油料播種面積22890畝,總產量2212噸,蔬菜瓜、果類播種面積31360畝,總產量46591噸;營林生產中幼林撫育出材量1493立方,全部木材量25766立方;畜牧業中當年出欄豬16750頭,家禽269855隻;茶葉採摘面積2436畝,總產量283噸,園林水果採摘面積7590畝,總產量1602噸。
資源
境內資源豐富。礦藏有鐵、煤、雲母、螢石、葉臘石、方介石、石膏、銅、銀、輝銀、水晶、石英錳、鉛、鈾,已開採的有螢石、葉臘石、煤。森林面積22.4萬畝,森林蓄積量50萬立方米,毛竹蓄積量40萬根,盛產茶葉、油茶、水果。耕地面積在全縣各鄉(鎮)中居第三位,糧食產量大部分年份居首位,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煙葉、甘蔗、花生、西瓜、薏米、黃花菜等。可開發水能資源1370千瓦,其中已開發50%。仙陽鎮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鎮,有着眾多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西漢東越王餘善拒漢,曾在鎮北郊管九村溪東大王土旁山築城,《史記·東越列傳》稱漢陽,此系史籍中記福建的第一城,舊縣誌標有「漢陽城故址」,1981年考古發現城牆遺址。唐乾符六年(879)黃巢率農民起義軍入閩,在仙陽東郊榮華山安營紮寨,尚存黃巢寨遺址。鎮所在地至今仍存有南宋理學家真德秀故居「西山故里」。此外還有宋漁梁驛、媽祖廟遺蹟,古剎烏陰橋寺等,這些古蹟都成為自古至今人們嚮往的旅遊景點。
獲得榮譽
2019年9月24日,仙陽鎮(糧食)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視頻
仙陽鎮:造福工程真正造福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