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县周田镇
仁化县周田镇位于韶关市东北部,距市区30公里,地处仁化南大门,距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仅12公里。辖区面积289平方公里。下辖平甫、周田、较坑、龙坑、上道、鸡龙、台滩、谭屋、新庄、麻洋、雷坑、上坪、灵溪、下洞、瑶溪共15个村委会和周田社区1个居委会。耕地面积1723.5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2634公顷,粮食产量5907吨,林地面积22331.4公顷,森林覆盖率72%。国道106线和323线贯穿全镇并在此交汇。西距京珠高速公路1小时车程,韶赣铁路和韶赣高速公路途径该镇,并在境内各设一站。浈江河从镇中穿过。景点有韶石古文化旅游风景区。[1]
中文名称: 周田镇
外文名称: Zhoutian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政府驻地: 月岭街
电话区号: 0751
邮政区码: 512000
地理位置: 韶关市东北部30公里处
面 积: 289平方公里
人 口: 20730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丹霞山、云龙寺塔、双峰寨
机 场:韶关国际机场
火车站:丹霞山站
车牌代码: 粤F
目录
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已有周田村之名,清末已有周田墟。民国设周田乡,先后隶属曲江县十四区、二区、三区管辖。建国后,成立第三区,区址设在周田街,管辖黄坑、大桥、灵溪等8个乡。解放后建曲江县第三区,1957年置周田乡,1958年改周田公社,1977年析周田建灵溪公社。1983年改周田区、灵溪区,1986年改周田镇、灵溪乡,1993年灵溪撤乡建镇。1996年,周田镇面积195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较坑、周田、和平、龙坑、月岭、平甫、上道、鸡龙、台滩、八村、上坪、雷坑、新庄林场、谭屋、麻洋等16个管理区(行政村)和周田1个居委会;灵溪镇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辖大围、上联、下洞、瑶溪4个管理区(行政村)和灵溪1个居委会。2001年12月曲江县实行机构改革,灵溪镇重新并入周田镇。2004年,将原曲江县的周田镇划归仁化县管辖。2008年末,面积270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2685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56人。辖1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周田镇,别称月岭,位于韶关市东北部,距市区30公里,地处仁化南大门,距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仅12公里,属丹霞地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相当便利,国道106线和323线贯穿全镇并在此交汇,浈江河自南向北流径我镇14个村委会,与黄坑河、灵溪河一起汇入北江,形成了水陆交通网络。周田镇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足,年降雨量达1500毫米左右;光温丰富,全年平均气温22℃左右,无霜日330天以上。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镇户藉人口8349户28660人。
自然资源
总耕地面积2.67万亩,山地面积42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
水利资源
水利资源丰富,浈江河、黄坑河和灵溪河,集雨面积广,落差大,建立水力发电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镇已建成电站9座,总装机容量5600千瓦,尚未开发的水力资源,装机容量可达21000千瓦。
林业
与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森林绿化及覆盖率高,有6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是木材深加工的理想投资场所;地质矿产蕴藏量大,含有锌、铅等多种有色金属和水晶矿。已引资举办了1个选矿厂,日处原矿500多吨。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景点众多,有丹霞地貌景区韶石山旅游风景区,有独具客家特色和瑶族风情的韶关灵溪河森林旅游度假公园,有如诗如画的好彩花海摄影基地,各种充满爱意的场景和布置吸引了情侣们的眼球,翡翠般的湖水更是让大家作为拍摄取景的对象。剑峰滩跑马场也已初具规模。镇内有农庄,有烧烤和钓鱼等供游客娱乐,风光秀丽,是旅游、休闲和度假的好去处。
经济发展
2013年,全镇生产总值43053.94万元,同比增长13%;全镇固定资产投资55904万元(其中镇区25683万元,工业园区30221万元);镇本级财政收入468.569万元(其中国税131.569万元,地税337万元),同比增长了58.01%;农民人均纯收入10827.34元,同比增长16.3%。2014年,2014年,全镇生产总值48706.3万元,同比增长8.6%;全镇固定资产投资134634万元;本级两税收入803.43万元,同比增长26.67%;农民人均纯收入12083.31元,同比增长11.6%。2015年,全镇生产总值73072万元,同比增长10.2%;镇本级“两税”收入1033.6万元(其中:国税任务256万元,实际入库281.9万元;地税任务680万元,实际入库751.7万元)同比增长28.65%(不含新庄工业园区税收),超额完成了县政府下达任务;城乡居民纯收入13351.2元,同比增长10%。2017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94121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全年农业总产值45353.66万元,比上年增长4.1%。农民人均收入15032元,同比增长6.3%。 2018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991057万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工业产值36521万元,增长6.3%。
农业
周田镇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狠抓“农业基地”和“一村一品”工作的发展,建立了1.5万亩的优质谷基地,1.2万亩的西瓜、花生基地,2.1万亩的篙竹基地,8000亩水果基地,5000亩的蚕桑基地(拥有全省连片最大的蚕桑基地),1000亩西红柿基地,1000亩的果蔗基地。对建立适度规模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认真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周田镇农业资源丰富,是粤北地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产品集散地。近年来,周田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正逐小向基地化、特色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0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3650万元。近年来,周田建立一批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境内有5000亩的较坑蚕桑基地(全省连片最大),平甫、月岭西瓜基地、谭屋花生基地、6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1万篙竹基地、4千亩的马坝油粘米基地、5千亩的蔬菜基地和3千亩的水果基地等八大基地,淡水养殖、花卉等也初具规模。同时,该镇正在积极探索马坝油粘米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的生产经营模式,使我镇的粮食深加工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主要高效高质农作物产品:1、粮食作物:优质水稻(主要为马坝油粘和美香粘)、美国甜玉米;2、经济作物:西红柿、红瓜子、西瓜、香瓜、荷包豆、奈李、柑桔和蚕桑。
工业
周田镇的工业曾一度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珠三角产业的转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周田的工业从当初的一穷二白有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00万元,该镇投资环境良好,投资政策优惠,领导开明团结,民俗风情淳朴,使广大客商将目光纷纷投向这方神圣的热土。
基础建设
周田镇城镇建设日臻完善,主要街道均为水泥路面,月岭街2公里长的路段都安装了路灯,建有农产品集贸市场和影院、幼儿园(两所)、小学(周田中心小学)、中学(周田中学),具有较完善的教育设施和较高的教学质量。文化站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敬老院被为省二级敬老院,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周田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其中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1所、教学点4个)、幼儿园3所(其中公办1所、私立2所),在校学生(其中初中642名、小学1718名、幼儿园762人);有文化站1个,广播站1个。全镇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22183人,覆盖面100%。工业以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和水力发电为主,境内的仁化产业转移工业园。2018年共有企业26家,已建成投产(试产)企业23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含高新技术企业5家),就业人口1564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1.4亿元,同比增长21%。周田镇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十分优越,106国道、323国道新增537国道贯穿并在此交汇,浈江河自南向北流径我镇14个村委会,与黄坑河、灵溪河一起汇入北江,形成了水陆交通网络。镇内乡道星罗棋布,95%以上的自然村通了机动车,周田镇距韶关市区32公里,半小时可直达韶关火车站;赣韶铁路于2014年9月30日正式投入运营,在周田镇内设有丹霞山站,结束了周田镇无铁路的历史,极大的方便了当地的交通。距京珠高速公路1小时车程,韶赣高速于2011年1月1日建成通车,可连接京珠高速公路,并在平甫设有出口,即建成通车的赣韶铁路在周田设有丹霞火车站,距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仅12公里。周田镇南连广东,东接江西,北临湖南,是途经湖南、江西等省的交通枢纽。
旅游景点
周田镇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鲶鱼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名相张九龄祖父张子胄之墓。旅游景点主要有灵溪河森林渡假公园、周田风度村、灵溪客家大围屋、韶石山景区。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西樵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丹霞山是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位于粤北仁化县城南九公里处,以“奇,险,美”著称,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广东一丹霞。”这是人们对丹霞山的赞美之语。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为了寻找一个理想的地方安家立业,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乘风驾云。一天,他们来到洞庭湖上,忽见五岭之南,浈水之畔,树绿天碧,奇花似锦,百鸟翔集,彩蝶飞舞,景色甚为美丽,于是策马南行,在一株高若苍天的丹桂树下停了下来。他们被这儿的奇山异水迷住了,于是便在这里安居下来。这匹神马也很留恋这儿,终日畅饮着这儿的澄澈悠悠的江水,年长月久,便化为一座峻秀壮丽的山峦,这山峦便是丹霞山。丹霞山在地质学上称为“丹霞地形”。据地质学家的考证,早在二千多万年前,丹霞山一带原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后来由于地壳上升,湖身露出地面,岩层受风雨侵蚀,水流冲刷,才变成这样的峰林奇观。丹霞山上有三个高峰,远看三峰高耸对峙,如出天表,蜿蜒变化。宝峰峙其北,海螺峰居其中,长老峰倚其南,三峰之中又以海螺峰最为雄峻。丹霞山名胜古迹甚多,除了别传寺,锦石岩,海天门,一线天等景外,还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诗文题刻。那些奇峰妙景,神形仙态,实在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