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亨利克·显克微支

亨利克·显克微支(Henryk Adam Aleksander Pius Sienkiewicz,1846年5月5日-1916年11月15日),波兰作家,天主教徒。

一些被公众认为是圣人的人[1],可能从没有得到任何教会认可。即使在天主教内,不同教区和不同主教团对不同圣人的敬礼也不一定相同。有些教团通常只敬礼本教团所认可的圣人;有些圣人则只在其家乡受到敬礼。在东正教[2]中,于教区内去世的成员,一般会在所属教区的礼仪中被曕仰。

目录

简介

主要作品有历史小说卫国三部曲:《火与剑》、《洪流》及《星火燎原》,主要反映的是17世纪时波兰人民反抗外国入侵的故事。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十字军骑士》、《你往何处去/暴君焚城录》、《在沙漠与荒野中》等。由于“他史诗一般的作品表现出的卓越成就”,获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以长篇小说创作的卓越成就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人。20世纪初时,鲁迅、周作人等人就开始将显克微支的作品翻译成中文,如今他的大部分长篇小说和部分中、短篇小说都有中文版本。

显克微支出生在俄占波兰的伏拉·奥克热雅村(Wola Okrzejska)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这个村庄位于华沙东部不远处。1862年,为了筹集资金,家长们卖掉了土地和房产举家迁往华沙,显克微支在华沙度过了他的中学时代。1866年他考入华沙大学,先是学习法律和医学,然后又开始学习历史和文学。学生时代显克微支就开始为报纸撰写专栏,受沃尔特·斯科特爵士和亚历山大·仲马等人的影响,显克微支开始尝试撰写历史小说。1870年显克微支大学毕业时没有获得文凭,他以一个自由记者的身份开始了新的生活,偶尔也写些小故事。1872年他写出了第一部小说,描写的是学生的生活,1874年以后他成为了双周刊《麦田》(Niwa)文学部门的编辑和撰稿人。1874年8月期间还迎娶了第一位妻子。

1876年至1878年他作为《波兰报》(Gazeta Polska)的通讯记者来到了北美,他将北美的所见所闻陆续发表在波兰报上,日后又编辑成了散文集《旅美书简》。在美国期间,显克微支也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他还参与到了波兰裔女演员海伦·莫德赫斯卡(Helena Modrzejewska)和她的同伴建设加州农村公社的活动中,尽管身体不好,显克微支回到欧洲后又浏览了法国和意大利等地并发表了一些演说,1879年回到华沙,期间他创作了《为了面包》、《灯塔守夜人》、《碳素铅笔》等中短篇小说。1881年显克微支同第二任妻子玛丽亚(Maria,和第一任妻子同名)结婚,第二年辞去波兰报记者的职务,开始担任《世界》(Slowo)杂志的主编,同年儿子亨利·约瑟夫(Henryk Jozef)出世。担任主编期间显克微支仍然在写小故事,1884年终于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长篇历史小说《火与剑》,女儿雅德维加(Jadwiga)也在同年出生。火与剑的成功给显克微支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他很快就开始撰写历史三部曲的第二本:《洪流》。然而不幸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肺结核加剧,显克微支陪她在欧洲各地旅游。他们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即便在旅途中显克微支也没有停止写作,1885年10月19日玛丽亚去世。妻子逝世后显克微支仍然在旅行,1886年《洪流》面世,第二年他又开始撰写《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这篇小说完成于1888年。

历史三部曲结束后,显克微支完成了一部现代小说《毫无规则》。1890年末他前往埃及,将非洲的见闻写成了《非洲书简》。1893年他开始撰写一本新的长篇小说《波瓦涅茨基一家》,两年后《你往何处去》开工,正是这部长篇小说使显克微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了完成《你往何处去》,显克微支还亲自到意大利取材。另一部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差不多于同时开始构思,1886年《你往何处去》连载完毕,而《十字军骑士》直到1900年才完工。热爱旅行的显克微支在1899年时接受了一个职位,他成为了华沙记者和作家合理基金协会(Kasa Przezornosci i Pomocy dla Literatow i Dziennikarzy)的主席。1900年《十字军骑士》出版后,显克微支在亚捷隆大学举行了庆祝并获得了巨大的荣耀,波兰政府还在凯尔采附近赠送了一处乡间别墅。在《十字军骑士》之后,显克微支没有再写出多少轰动性的作品。1904年显克微支第三度结婚,对象是外甥女玛丽亚。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显克微支前往瑞士避难。他还是瑞士“战争受害波兰同胞慰藉委员会”的成员,1916年11月15日显克微支死于瑞士沃韦,直到8年之后他的遗体才运回祖国波兰,他还有一部未完成的遗作《军团》。

视频

亨利克·显克微支 相关视频

欧亚研究 俄罗斯文学显然是东正教与俄罗斯社会现实相互对话的产物
罗马教皇和俄国东正教大牧首进行历史性会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