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交趾支那

交趾支那(越南语:Nam Kỳ;汉字∶南圻,意思是南部) 位于越南南部、柬埔寨之东南方。 法国殖民地时代,该地的法语名称是Cochinchine,首府是西贡。当时越南还包括安南与东京。

目录

殖民地历史

基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复杂原因,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决定夺取越南南部,在1858年9月占领岘港。1859年2月18日,法国占领边和 (Biên Hòa;今同奈省) 、嘉定 (Gia Định) 和定祥 (Định Tường) 三个南部省份。1862年4月13日,越南被迫将它们割让给法国。1864年,法国将所得领土称为交趾支那。 ‎ 1867年,法国夺得‎昭笃 (Châu Đốc 越南称安江省)、河仙 (Hà Tiên) 和永隆 (Vĩnh Long) 三省。 法属交趾支那的统治是直接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交趾支那统督府(越南语:Nam Kỳ Thống đốcphủ 南圻统督府)既负责军事又负责民事,统督(越南语:Thống đốc)由法国海军将领担任。1862年后担任此职务的是海军上将博纳尔和德拉格朗迪埃尔等(武官即海军军人统治的制度一直延续到1879年)。后德维莱尔成为第一任文官统督。在统督之下设置了负责法制的总检察长、负责调查解决与殖民地有关一切事务的内政署长以及负责财政的审计官。地方行政区划分为四个大区和若干小区。大、小区的官员全由法国人担任,法国人废除了阮朝的府(越南语:phủ)、县(越南语:Huyện)政府机构设置。小区以下的官员有一部分是由法国主办的法越培训学校毕业的越南人充任,他们直属法国人负责的小区领导。从1900年1月后小区才改称为省(越南语:tỉnh)。小区以下的“总”和“社”属于基层政权,法国任命效忠于他们的越南人担任正副总,列入行政人员名单,发给薪金。这一时期,法国尚未直接干预乡社一级的行政,但社长和里长也是法国统治的工具。 1864年法国殖民当局在交趾支那首先建立租让地制,以低价拍卖占有的土地,并无偿地把土地授给法国殖民者和“同化”了的越南人。法国殖民者采取增加赋税和搜刮粮食和物资的手段,为其殖民侵略活动服务。仅1867年法国在交趾支那征收的各种捐税即达574万法郎,除用于当地外,还上交法国政府150万法郎。 为了加强殖民统治和法国占领区的治安,在军事上,法国在交趾支那保持一支海、陆军。同时建立一支由法国军官指挥与控制下的越籍军队——“习兵”,招募越南人加入,以补充法国兵力之不足。法国殖民当局依靠这支队伍维持治安,镇压人民反抗,并利用它为法国对外扩张服务。 1887年,交趾支那成为法属印度支那(越南语:Liên bang Đông Dươngthuộc Pháp )的一部分 (当时包括安南、东京与柬埔寨)。交趾支那直辖领地分为21省、两市(西贡、堤岸)和一岛(富国岛)。设立由副总督(统督改称)为首的法国殖民政权(由法属印度支那总督领导之下)进行管辖,并建立枢密院负责行政,殖民地议会(1880年2月成立)则作为副总督主持下的咨询机构。法属印度支那海军司令部设在西贡,金兰湾是最大的军港,也是重要的海军基地。 在不断增加耕作面积和增加地租剥削的基础上,法国在交趾支那掠夺大量的大米以供出口。20世纪30年代,交趾支那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谷仓,世界上第三大稻米供应地。 1941年7月28日,日本军驻守于该地,并在1945年3月9日正式占领它,直到战争结束。 1945年5月16日至1946年,交趾支那名义上是越南帝国 (越南语:Đế quốc Việt Nam)的领土;1949年6月14日,则是越南国 (越南语:Quốc gia Việt Nam,后为越南共和国 Việt Nam Cộng hòa) 的领土。 [1]

名称由来

交趾(越南语:Giao Chỉ )是中国古代对越南的称呼。法语名称的Cochin来自印度城市柯枝的旧称“柯欣”(Cochin),取名原因不明。越南历史上受中国的影响很大,长期自称“中华”(越南语:Trung Hoa)。到了19世纪,阮朝世祖嘉隆帝靠法国援助复国,但仍自视为“中国”(越南语:Trung Quốc ),视东南亚其他国家为“蛮夷”,自称“中国之于外夷,治以不治”。并在中南半岛全力“改土归流”、“以夏变夷”,强迫柬埔寨国王接受汉姓和将“夷名”“柴棍”改名西贡等等 ……因此,法国夺得南圻后,称此地为交趾支那。 该地区曾由多个政权统治,从而决定着印度支那的命运。阮氏家族首领统治越南南部时,首都是顺化(越南语:Thuận Hóa ),后来法国人称之为安南(安南本来指越南北部)。法国夺得交趾支那之前,该地从未作为独立行政单位。随着越南国的成立,交趾支那在1949年消失。 南越也统治该地,但它已经与安南地区合并。[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