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录
名词解释
交叉感染是天然宿主的病原体感染或传递给非天然宿主的现象,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心理上的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它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与交流,在互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1.医疗单位内病人之间发生的相互感染。主要发生在医院内,与医院、病室的消毒隔离制度、病房管理制度等密切相关。医院内交叉感染途径主要有空气、飞沫、接触、注射、输液等。乙型肝炎、流感、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败血症等疾病较易发生。
2.监狱内罪犯的相互影响,行内人称“交叉感染”,指很多犯罪意识和犯罪技巧,像病毒一样在监狱内存在。这些犯罪意识和犯罪技巧,在监狱的不同罪犯之间互相传授。现实中许多大案、要案,特别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都是“二进宫”或“三进宫”者所为。
3.食品交叉感染主要指不同食品之间的互相污染,如生和熟食品的混放,已变质食品和正常食品的混放,生鲜海产品和熟食品的处理过程的污染,往往容易造成互为污染而引起致病菌的繁殖。
4.也有因食用品和非食用品的物理因素污染,如装过化学物质的容器再装食品。
致病原因
病因原因可以是感染性的或非感染性的(如炎症、肿瘤、免疫紊乱),热型可以是间歇性的,即每天上升后再降到正常水平,或为稽留热,即上升后不回到正常水平。老年人对热的反应常下降,某些病人如嗜酒者、老人或小孩,在严重感染时,发热反应可变低。
热原质是引起发热的物质,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热原质是指从宿主体外得到的,主要是微生物及其产物和毒素。研究较深入的是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常称内毒素)和从毒性休克综合征病人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
外源性热原质常通过诱导内源性热源质(或称内源性发热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引起发热,内源性热原质是由宿主多种细胞,特别是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多肽。其他能产生发热细胞因子的细胞有角质细胞、内皮细胞、B细胞、肾小球间膜细胞、上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内源性热原质(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gp130受体-活化家族:白介素-6,白介素-11,白血病抑制因子,纤毛嗜神经因子和制瘤蛋白-M)通过改变热调体中枢的代谢引起发热,前列腺素E2的合成好像起了关键作用。
主要表现
感染的主要表现机体的体温升高超出正常的体温界限。
口腔温度>37.8℃或直肠温度>38.2℃或简单地体温高于每天的正常变化值。
人体温度主要由丘脑下部控制,体温调节主要靠外周热量丧失和组织(特别是肝脏、肌肉)产热两者的平衡。在健康人,体温调节中枢维持内部器官体温在37~38℃。热可提高丘脑既定温度,激发血管运动中枢使血管收缩,血液从外周回流,减少热量损失,最终使体温上升。颤抖,通过肌肉收缩增加热量产生,也可能被激发。热的维持和产生一直会持续到供应丘脑神经元的血液温度到达新的预定点,然后丘脑即维持这一新的热度。如要重新确定一个较低的温度,通过出汗和血管扩张可启动热量丧失的过程。
在一天24小时内,早晨温度最低,下午后温度最高,温度变化幅度,即温度的生理变化节律大约是0.6℃。
参考文献
- ↑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你知道有多少个嘛?,搜狐,2022-08-14
- ↑ 汉语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会说汉语吗?,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