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父
內容簡介
★他從不假裝真實! ★後現代文學大師巴塞爾姆代表作 中文版初次引入 無刪節 ★20世紀寓言小說經典傑作,對父權傳統大膽顛覆: 一位孕育萬物的父親,一半肉身一半機械,死後卻依然活着,身披纜繩,由子女托馬斯、朱莉、愛瑪、埃德蒙一隊二十多人拖拽,踏上荒誕而奇異的旅程 ★大受震撼的閱讀體驗: 重塑、歪曲,甚至無視我們眼中的世界。 我們與作者一起大笑,擺脫了焦慮,感到自己還活着。
那時候我認識的所有人都在談論巴塞爾姆,所有人都試圖寫得像他,可就是成不了。真正的小說實驗是原創的,來之不易的,令人欣喜的。但模仿行不通。這世上只有一個巴塞爾姆。
他能打動你,與此同時常常能讓你笑出來,激起「共情」——儘管他寫出的小說常常是沿途車輛里最奇形怪狀的那種。
——雷蒙德·卡佛
無論巴塞爾姆走到哪裡,他周圍空氣中的離子都在噼啪作響,他占據了「現代意識的中心」。他為我們的精神困境構建了一台「語言機器」。
巴塞爾姆喚起了我們擱置已久、以「酷」這個詞來形容的那種宇宙。 ——《紐約時報》
我是萬父之父但我從來沒有搞清楚搞清楚我到底是哪一種動物。終結一切都包裹在終結未解之謎中。從來都不知道什麼是什麼。我重新捍衛我的決定和我的姿態但是已經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沒有時間了。終結一切都陷入終結糾纏。
有些事情我從來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什麼讓人行道成為灰色的什麼讓遙遠地平線另一邊的高大石碑來回晃動在遙遠的地平線另一邊日夜不停晃動什麼讓樹上的葉子長滿纖維友誼是怎麼回事什麼讓心臟停止跳動獨角獸怎麼會被困在壁毯里,這些事我從來沒搞明白過。
但我曾經張開手掌打出去一共一百八十五萬六千七百次巴掌,還扇了兩千兩百萬零九千八百個耳光。孩子,我不會打你的,我不會打你的除非你強迫我這樣做。該死的小渾蛋。日夜不停,這都是為了大家好。我從來沒想要過這些這些都是強加給我的。
作者簡介
唐納德·巴塞爾姆(1931—1989) 美國後現代主義小說家,曾任《休斯頓郵報》記者、休斯頓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1966年獲古根海姆獎,1972年獲美國國家圖書獎,1982年獲美國福克納文學獎。代表作有《亡父》《巴塞爾姆的白雪公主》《巴塞爾姆的60個故事》《巴塞爾姆的40個故事》等。
短評
我認為《亡父》是一部反思之作,反思他的成名作、代表作《白雪公主》,反思對於《白雪公主》弒父的評論:什麼是父親?我殺死父親了嗎?父親是可以殺死的嗎?我為什麼要弒父?因而《亡父》是一部理解父親之書,也是孩子的反思之書,又是一個孩子成為父親之後的自白之書。從《亡父》這本書里,我們可以一窺這位後現代文學大師對後現代文學的反思。進而或許也可以幫助我們再認識、再思考,什麼是後現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