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由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井冈山碑林、井冈山雕塑园等组成的井冈山革命纪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3年筹建,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地处烈士陵园的高山之巅---"佛"型山体脸部,陵园的最上方。纪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1]
目录
纪念碑简介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由邓小平题写,工程总设计为我国著名雕塑家程允贤及王中、陈斌等同志。纪念碑总高度为46.8米,分为础座、碑座和主碑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大厅,可南眺市区全貌,北瞻纪念碑主体雄姿,摄影留念。二层设有展室,三层为主碑。主碑前的汉白玉浮雕,反映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浮雕前还有"母亲"铜像一座,象征着井冈山是革命摇篮地、中国第一山。
一楼的休息室、会客室和二楼的展厅组成基座部分,全部采用本市长坪乡生产的花岗岩砌成。主碑是用镀钛的不锈钢制作的。它高达27米,意含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顶端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状---用不锈钢制作的"井冈山"造型,远看如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星火燃遍九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观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在日照下,熠熠生辉,璀璨夺目。是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井冈山斗争光荣历史最突出的纪念性标志物。
碑牌介绍
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为纪念井冈山革命烈士题写的。碑座上三组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汉白玉浮雕,为中央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设计。正面组浮雕的主题为"荟萃井冈",展示井冈山红军于1928年4月名扬天下的"朱毛会师"和同年12月的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的情形以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领导人的英姿气概。东面组浮雕主题为"红色割据"。
展示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即开展土地革命、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的生动场面。西面组浮雕主题为"浴血罗霄"。这组浮雕通过反映井冈山斗争著名的龙源口大捷等战斗和以茨评为中心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展示红军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进剿"和"会剿"以及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纪念碑前还设计建造了一尊"母亲"雕像,寓意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共有4万多名烈士长眠在那里,其中只有15722名烈士有名字。
革命烈士陵园
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弘扬井冈山精神而兴建的。1987年10月,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茨坪北面、山体如一座罗汉大佛像、林木葱郁的北岩峰落成,坐北朝南,占地26.68公顷。整个陵园分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纪念碑、雕塑园五部分。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陵园主大门,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战士宋任穷题写的。顺山而上,有两组台阶,第一组有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井冈山人民得解放;第二级有60级,寓意北山烈士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对外开放。
根据地创建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1928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湘赣边界特委。随后,湘赣边界工农民主政府成立,袁文才任主席。10月,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就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它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指出实行这种"工农武装割据"的意义和经验,回答了党内和红军内部有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剿",根据地不断扩大,全盛时期,包括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吉安、安福两县一部分,遂川县北部等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根据地遗址
地理位置
井冈山革命遗址位于江西、湖南两省相交接的地方、罗霄山脉中段,平均海拔1000米, 山势雄伟险峻。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朱陈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平江部队进井冈山,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根据地以茨坪为中心,拥有宁岗、永新、莲花三县和吉安、安福、随县、酃县的一部分,方圆275公里。井冈山革命遗址主要集中在江西省井冈山市的茨坪、茅坪、大小五井及五大哨口等地。
茨坪
茨坪是根据地最高党政军机关所在地,还有红军军械处、被服厂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的旧居。 红军利用茨坪周围的险要地形,在要隘天险筑成了五个大哨口:黄洋界、桐木岭、朱砂冲、双马石、八面山。在哨口还保留有完好的工事、防御阵地等遗址,在黄洋界哨口还修建有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在大小五井五个小山村里,有毛泽东旧居、红军医院、军服厂等旧址。
茅坪
茅坪是井冈山下的村庄,曾一度是湘赣边根据地党政军的大本营,有各大机关的旧址。 在宁岗县龙江河畔建有红四军建军广场,又名会师广场,广场前有会师桥,桥头建立了井冈山会师纪念碑。1921年1月,红军转移后,革命建筑物均被烧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按原状进行修复。为了纪念井冈山的革命烈士,在茨坪建立了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亭和革命烈士墓,并建立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华网江西井冈山7月5日电(记者赵超)巍巍井冈山,悠悠红土情。
5日一早,正在井冈山学习考察的优秀党员专家暑期学习考察团成员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邀请90位荣获全国或省部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专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专家代表,到井冈山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与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主题学习考察活动。
烈士陵园是此次学习考察活动的第一站。一进陵园,氛围顿时变得肃穆起来。90位专家缓缓拾级而上,为革命烈士献上花圈,向革命烈士三鞠躬。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黄仲芳为专家们上了井冈山之行的第一课--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能在这里点燃星星之火,靠的是井冈山精神,那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今天,无论是我们党和国家,还是每一个人,想要干成事业,取得成就,仍然需要发扬一种精神,坚定一种理想信念。"随着黄仲芳的讲述,许多专家陷入沉思。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素莉说:"今天,我们的双脚踏实地踩在这片红土地上。 我想,对于一名党员知识分子来说,他所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应该是'人民'两个字,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同人民的期望结合在一起,人民的嘱托就是我们攀登科学高峰最大的动力。"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珍惜人才,爱护人才,聚集人才。与此同时,广大知识分子和党员专家保持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于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强盛、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后,考察团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这里用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场景展现了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发展的全过程。
毛泽东撰写《井冈山的斗争》时用过的油灯、砚台,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用过的扁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军旗……每一件文物都在述说着一段峥嵘岁月,让党员专家们感到革命的艰苦卓绝,创业的万般艰辛。
专门从事中国历史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在展馆中的一张照片前站立良久。照片拍摄的是当年井冈山的一座民房,墙上用大字写着"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
张海鹏指着这张照片对记者说:"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以贯之的。作为党员知识分子,我们首要的身份是党员,就是要坚定这一理想信念。我们考察团的党员专家所在的研究领域不同,但理想信念都是一致的,就是要为人民工作和服务。"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来到井冈山,优秀党员专家们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考察团还将参观毛泽东和朱德故居,考察新农村建设,并在井冈山市开展咨询服务和慰问老党员活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