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山鎮
五桂山區是中國廣東省中山市下轄的一個街道,中山市人民政府五桂山辦事處位於中山市五桂山脈腹地,毗鄰港澳和珠海經濟特區,北面與中心城區接界,南面與南部中心鎮三鄉對接,西鄰板芙,東面是翠亨新區,是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和中山市生態保護區。五桂山面積101.23平方公里,轄龍石、南橋、長命水、桂南4個村民委員會和五桂山社區居民委員會。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4.8萬人(含省駐本區大、中專院校師生),戶籍人口8060人,是中山市唯一以客家人為主的聚居鎮區。五桂山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林相豐富,交通便利、人文薈萃,是中山綠肺,天然氧吧,有着"綠色寶地"、"教育高地"、"宜居福地"、"旅遊勝地"之美譽。[1]
目錄
山區概況
中山市人民政府五桂山辦事處位於中山市五桂山脈腹地,毗鄰港澳和珠海經濟特區,東鄰南朗,西接南區,南連三鄉,北枕東區,西南面與板芙接界,轄4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面積11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700多人,外來人口30000多人,省市駐本區大、中專院校師生近30000人。境內群山連綿,層巒疊翠,飛瀑流泉,乃中山市之天然氧吧,有中山"市肺"之美譽,是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和中山市唯一的生態保護區。
五桂山交通便利,城桂公路貫穿南北,是聯結中山、珠海、澳門的交通要道。長命水、石鼓、龍塘、南橋、桂南等村如長藤結瓜之狀分布在城桂、馬石、翠山公路兩旁,公路沿途風景如畫,曾得到過國家領導人的熱情讚譽。
五桂山人文薈萃,在800年前已經有史跡可尋。教育事業發達,擁有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完整教育鏈條,被評為廣東省教育強區。
2005年,五桂山辦事處全境被劃為生態保護區之後,五桂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致力於環境保護。優越的自然環境先後吸引了廣東藥學院、廣東理工學院、中山中專等大中專院校的入駐,一個現代化的教育園區正在五桂山形成。雅居樂、碧桂園等房地產龍頭企業紛紛投資五桂山。泮廬山莊、陽光翠苑、嶺東上築、山水豪庭、萬鑫花園、寶豐翡翠園、雅居樂御龍山等高檔住宅區先後興建。
2010年,五桂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以下簡稱增長)12.2%;工業總產值50億元,增長18%;農業總產值9500萬元,增長5%;第三產業增加值3.6億元,增長10.5%;各項稅收合計3.6億元,增長22.5%;固定資產投資12.3億元,增長16%;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民年純收入增長10%。
地質地貌
五桂山區地形平面輪廓似一個緊握而向上舉的拳頭,南北狹長,東西短窄。地形配置分北部平原區、中部山地區和南部平原區。平原面積約占全市面積的68%,山地占25%,河流占7%。市境三面環水,境內主要水道從西北流向東南,5000多條河涌和人工排灌渠道縱橫交織,互相連通,以衝口門為頂點呈放射狀的扇形分布。中山地形是在華南准地台的基礎上,經過漫長的氣候變化和風雨侵蝕,形成了如今以沖積平原為主,低山丘陵台地錯落其間的水鄉地形地貌。
平原基底是花崗岩,屬淤積浮生平源。全市平原面積約1242平方公里,由低山丘陵分隔成三大片:北部平原,範圍東起張家邊,西至古鎮,北達黃圃,南到石岐附近,面積約850多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廣闊的平原;南部平原又稱金斗灣平原,南及東南與珠海市接壤,西南傍磨刀門水道,北和西北背靠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高丘陵,面積約11O平方公里,是市內第二大平原;西南部平原,位於磨刀門水道中游東側,面積近100平方公里,地勢偏低,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地下水位高,是市內低層土壤分布地區。
灘涂主要分布在市境東面沿海、西南部沿海和河岸,有的已越過橫門外側,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26公里,瀕臨珠江口伶仃洋一帶,大部分屬淤泥質海岸,由於沖積物不斷下沖沉積,灘涂面積不斷擴大,西、北江河口逐年向外伸展,成為新的沖積平原。
低山丘陵台地位於市境中部偏南,面積約400平方公里。以五桂山為主脈,與周圍諸山形成全市低山丘陵台地的主體,海拔高度多在100至300米之間,300米以上山峰10多座。山脈行列有卓旗山、旗山、長腰龍山、大尖山、南台山、周東坑山、白雲逕山、五桂山、飛雲洞山等9條山列,其中五桂山最高,海拔531米,山列較連續,地勢雄偉,東南坡延至珠海市境。竹篙山區位於五桂山以西,西至磨刀門水道,面積較五桂山區小,基底以花崗岩為主,抗風化力較強,山勢較高峻,有300米以上高峰5座,最高峰白水林達473米。五桂山區和竹篙山區的低山丘陵,基本都有植被覆蓋;在溪流發育的溝谷,喬木和灌木叢較多。山區丘陵外圍,高度漸降,是廣闊的丘陵和等高明顯的台地,主要分布在沙溪、張家邊等鎮。台地海拔一般在25至50米之間,風化層厚,多已開發成為果園、旱田,市境的文化活動和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這一帶地區。鄉村聚落設置、公路取道,也多與台地有關。
中山的林業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五桂山和竹篙嶺山一帶。境內植物種類繁多,具有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特色,但由於人類長期活動的影響,天然植物幾乎被破壞殆盡。如今,全市植被現狀,絕大部分是次生植物和人工植被。林地面積5205萬畝,人均擁有林地面積0.49畝。森林覆蓋率16%,林木總蓄量251761立方米。現存的次生天然林零星分布在五桂山、竹篙山的部分地區和區民點附近的所渭"風水林"中。闊葉林共有50萬畝,多分布在五桂山區,大部分是人工林。用材林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區,包括松、杉、竹、按等樹種,共457128畝。其中馬尾松占絕大多數,其餘是杉和70年代從美國引進的濕地松等幼林或中幼林。炭薪林分布在居民點附近,主要是?仔樹,多為人工種植。防護林3473苗,分布在南?、神灣、五桂山和長江林場等地,多為馬尾松、竹、台竹、水松、苦楝、桉樹、木麻黃等為主,構成平原林網。經濟林多分布在山區海拔較低的山丘和坡地,面積達40567畝,主要樹種有荔枝、龍眼、油茶、油桐、烏欖、板栗、茶、柑、桔和橙等。
山區歷史
1983年,五桂山區公所成立。
1986年,改置為五桂山鎮。
2005年,設立五桂山生態保護區,五桂山撤鎮設立街道辦事處。
管轄轄區
雙合山
雙合山在鎮政府北偏東1.6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24戶, 88人。該村因後門山有兩山峰相連競勢,宛如合一,故而得名。清代嘉慶二十年(1815年),鄰村汛地李勝葵遷此居住,廖、賀兩姓亦隨後遷來。聚落在千秋嶺西麓,呈線形分布。舊建築為磚木結構平房,新建築為二層混合結構樓房。耕地面積110畝,種植水稻、次為花生、薯類,並以打柴、采山藥為副業。1992年已徵用60%以上耕地,用於建設華建公司及公路。城桂公路經村西。
鄭家山村
鄭家山在鎮政府北約0.3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17戶,68人。因道光帝的欽點御前侍衛鄭錦峰墓葬於該村對面的山上,故而得名。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劉宗傳從鄰村馬槽遷此建村。聚落在大尖山東側呈線形分布,因交通不便,1963年全村搬遷到綱地居住。耕地120畝,山上有可供開採的花崗岩石。村民以耕種水稻、花生、薯類為主業,農閒時,以編織竹器、打柴、采山藥為副業。1992年因新鎮址建設徵用全部土地,用於建設第三工業區及城桂公路,鄭家山村民全部搬遷到桂城新村,建築多為二層混凝土結構的樓房。
百葉嶺
百葉嶺(八頁嶺)在鎮政府北0.6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17戶,68人。因四面環山,有八個山面圍繞,故名"八葉嶺",又傳山上有柏樹,枝繁葉茂,又稱柏葉嶺。清道光初期(1821~1826年)因"百"與"柏"諧音而易稱今名。清代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劉宗魁次子清鳳從鄰村馬槽遷此建村。因交通甚為不便,於1962年全村搬遷到綱地建村居住,仍沿用現名。聚落在大尖山東麓,呈正方形塊狀分布,耕地面積100畝,村民以耕種水稻、花生、薯類為主,農閒時,編織竹器、打柴、採藥。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1992年因五桂山新鎮址建設徵用全部土地,用於建設城桂公路及中興絲襪廠,全村搬遷到桂城新村。
馬槽村
馬槽是五桂山鎮政府駐地,在石鼓村委會北面2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東面竹排頂山,南與客仁地相連,西面與紫坭環交界,北面百葉嶺。因地勢如盆,五座山脊匯集,如駿馬歸巢,村初名為馬巢,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因諧音"槽"與"巢"而改稱今名。彭姓人於清代乾隆年間先在此建村居住,乾隆五十一年(1712年)劉姓人宗魁、宗傳兄弟倆從隆都(今沙溪溪角)遷來與彭姓做工,並定居於此。聚落在大尖山東南麓,呈方形塊狀分布,建築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有農戶53戶,186人。耕地面積250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蔬菜和薯類,曾盛產腐竹,"山水腐竹"遠近聞名。1983年集資修建水塘安裝自來水,是石鼓村最早飲用自來水的村莊。村內建有牌坊、籃球場、老人娛樂場、華強食店等。城桂公路從村中經過。鎮政府機關、公安、郵政、電信、工商、稅所、銀行、住宅小區、商業、酒店、文化中心等均設於此。
客人地村
客人地(又名客仁地)在鎮政府南1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30戶,131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李姓從鄰村汛地遷此。據傳,該村初有乞丐聚居,曾稱"乞兒地"。因名不雅,而村民又是客家人,故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改稱今名。聚落在大尖山東南麓,呈微弓形塊狀分布。舊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新建築為混合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耕地163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紅薯。1992年,因五桂山鎮新鎮址建設需要,全部耕地被徵用。建有五桂山中學、醫院、農貿市場、供電公司等。城桂公路經村前。
紫坭環村
紫坭環(原名爛泥環)在鎮政府南1.3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龍石村委會駐地。原為沼澤灘涂地,初名爛泥環。在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年)先有揭姓人家遷此,繼有李永元、李永慶、黃色正從紫金遷來,三姓人家披荊斬棘,將該地改造成良田,年年豐收,且村前耕地下蘊藏有泥炭土和錫礦,村民認為有紫氣東來,故道光元年(1821年)改稱紫坭環,沿用至今。聚落在大尖山南麓,呈環狀分布,舊建築為磚木結構平房,新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
有51戶,202人。耕地231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蔬菜、薯類。是歷史以來石鼓的經濟、文化中心,建有商店、學校、信用社、小食店等。清代所修的"康公廟"也建於此,此廟解放後被拆除。因新鎮址建設需要,1993年全部耕地被徵用,用於建設變電站、工業區、商業街及馬石公路。城桂公路經過村南,村西有馬石公路相接。
瓦窯村
瓦窯在鎮政府南偏西2.2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25戶,88人。清末民初,隆都李啟輝、梁順合到此建窯燒磚瓦,後在此定居,村因此得名。1964年,因避山洪,部分村民遷往北坑口的東西兩段,建平房居住,仍用原村名。聚落在大尖山南偏西,微弓型線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88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蔬菜和紅薯。山上遍長松木,地下有陶土。長沙公路經過該村。村內辦有劉漢培大型腐竹廠,所製作的"山水腐竹"遠近聞名。村民黃成孚擅長打石,是著名的石匠。
南邊埔在鎮政府西偏南3.2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32戶,121人。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劉姓從隆都溪角遷此,建村於南台山北麓邊緣的土坡上,故名。後有杜姓從張家邊遷來,李姓從鄰村信地遷入,張姓從鄰村張屋排遷入。聚落呈微弓形線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31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蔬菜、紅薯,山上遍長松樹,地下有陶土。紅旗河流經村邊,隔河接馬石公路。因交通不便,1995年後,村民陸續搬遷到北坑口上段聚居,僅剩幾戶在原村居住。
河背村
河背在鎮政府西偏南約2.6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22戶,66人。清乾隆年間,鄰村汛地李姓遷此。因地處紅旗河南岸,俗稱"河南"為"河背",村因此得名。聚落在南台北偏東麓,呈線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119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產蔬菜和紅薯。山上遍長松樹,河岸長滿翠竹,地下有陶土,舊河道有大量的河沙,1980年曾開辦過沙場。有村道接馬石公路。是知名華僑李劍的故鄉。
壽星塘村
壽星塘在鎮政府西偏南1.8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63戶,244人。南宋有黃姓人居此。因村旁有一污水凼,常發臭氣,稱臭青塘,村因而得名。清康煕年間(1662~1722年),又有紫金葉維實遷來居住。因村名不雅,且村北有壽星塘山,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改稱今名。聚落呈微弓形線狀分布。舊建築為磚木結構平房,新建築為混合結構或混凝土結構的小洋房。耕地210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蔬菜與紅薯。山長松樹,地下有陶土,舊河道有大量河沙,曾開辦過沙場。馬石公路經村南。村北壽星塘山有宋端宗疑冢5座,仍留部分遺蹟。
汛地村
汛地(又名信地下)在鎮政府南偏西約1.3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66戶,284人。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李安元之三子(祥震、祥麟、祥鳳)從五華縣遷此。清朝曾派兵在此駐防,而且當年河道向村前流經,有專人負責 "防汛",當山洪暴發時響鑼通知村民疏散,故稱汛地,村又建于山下,也稱汛地下,1981年易為今名。村內原為純一李姓,後有廖姓遷到村側立村,稱廖屋,屬汛地村;尚有幾家李姓人從汛地搬遷到"盼鋪";又有張姓從紫金遷到梅花坑居住,同屬汛地管理。汛地聚落在城桂公路石鼓段西側呈塊狀分布。舊建築為磚木結構平房,大多數已拆建為鋼筋混凝土樓房。村中有尖山等多間小食店,三鹿莊食府在村後,村南曾哥潭曾開發為旅遊度假區;村東地豆崗,是石鼓林業基地,現已闢為果場。山上還有大量的花崗岩石。耕地336畝,主產稻穀,次為花生。1992年建設新鎮址需要,土地被徵用,村民洗腳上田,從事其他職業。村旁建有打磨廠、調味廠等。村內李氏祠堂,初建於明崇禎年間,於清道光年間(1849年)重修擴建為兩進三間,主體建築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木構梁架,面積約150多平方米,內牆上部畫有古代人物的彩墨畫,是石鼓一帶規模較大的祠堂,現仍保存完好。該村李亞盼,是石鼓最早經商的商人,村民把其經營的小商店稱為"盼鋪"。
沙井頭村
沙井頭在鎮政府西南約1.9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26戶,99人。清康煕二十年(1681年)陳姓從紫金遷入居住,康煕二十六年(1687年)何姓四兄弟從紫金先到南坑底沙梨園居住,後遷此村,之後,還有詹姓從河源遷入,李姓從鄰村汛地遷入。相傳,當時村中有口沙底水井,村因而得名。因靠山邊不便,1964年起,村民逐步向馬家山南麓拓展(現居住地),修建民宅居住,但仍用原村名。聚落呈塊狀分布。舊建築為磚木結構平房,新建築多為混合結構樓房。耕地77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蔬菜和薯類,1993年耕地全部被徵用。地下有錫礦,山上有花崗岩石,辦有石場,村後荒山開闢有果園80畝。有村道連接馬石公路。
楊桃山村
楊桃山在鎮政府南偏西1.2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9戶,48人。清康煕二十六年(1687年)何姓從南坑底沙梨園遷此建村。據傳,當時村後山上盛長楊桃樹,村因此得名。聚落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68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蔬菜與薯類。地下蘊藏大量陶土。有村道連接馬石公路。
張屋排村
張屋排在鎮政府南偏西2.1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40戶,125人。清初紫金胡姓人遷此,建村於香爐峰下(現稱長洲黃山),村側有一庵堂(解放前已廢),稱香爐庵。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又有張姓從紫金遷入,在河東建屋成排,初稱香爐庵村。清末民初,張、何兩姓以西坑河為界分成兩村,河東以張姓人多而命名為張屋排。聚落河東呈線狀分布。舊建築為磚木結構平房,新建築為混合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耕地152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蔬菜和薯類。1993年耕地全部被徵用。地下蘊藏陶土。該村是中山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村莊,抗戰時期,共產黨曾在此建立秘密交通站,游擊隊經常在張氏祠堂駐紮。解放後,張氏祠堂為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完好。有村道連接馬石公路。
何屋排村
何屋排在鎮政府南偏西2.3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9戶,41人。清康煕二十六年(1687年),何姓兄弟從南坑底沙梨園遷到西坑河西岸建房成排,與張姓隔河相望,初稱香爐庵。清末民初,以姓氏命名為何屋排。聚落西坑河西岸呈線狀分布。建築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64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蔬菜和薯類。村側耕地下蘊藏大量白色陶土。1993年,耕地大部分被徵用,村民多外遷建房居住。是中山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村莊,抗戰時期,抗日游擊隊常駐該村。有村道連接馬石公路。
坑尾村
坑尾在鎮政府南偏西2.9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7戶,28人。清康煕二十六年(1687年)紫金何姓四兄弟從南坑底沙梨園遷此居住。建村在山谷的盡頭,村因而得名。聚落在黃屋山下,呈線形分布,建築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41畝,地下蘊藏陶土,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產蔬菜和薯類。1993年,耕地被徵用,全村6戶人家搬遷到市內各地居住,舊房閒置。交通不便,只有泥土村道連接馬石公路。
三家村
三家村在鎮政府南偏西2.6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5戶,15人。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鄰村汛地李姓3戶在此建村。村後豬門兜山蜿蜒而下(又稱蜈蚣地),狀若蟠龍,原稱小龍崗,又因建村時,僅有三戶人家,俗稱三家村。聚落呈線狀分布,建築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36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蔬菜和薯類,地下蘊藏陶土。1993年,全部耕地被徵用,全村外遷建房居住,舊房閒置。交通不便,只有狹窄小道連接馬石公路。
西坑村
西坑在鎮政府南偏西3.3公里處,屬龍石村委會石鼓經聯社。20戶,84人。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李清安攜同家眷從鄰村汛地遷此建村,開墾村前山坡地以作耕種之梯田。由於建村於香爐庵谷地的西邊,因而名為西坑。聚落呈線形分布。建築為磚木結構平房與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各半,村內曾建有4座碉樓,其中1座於1943年被日寇放火焚毀,現仍有3座保存完好。耕地143畝,主產稻穀和花生,次為蔬菜和薯類。村內辦有豬場。1993年,耕地被徵用,部分村民搬遷外出建房居住。地下有陶土。村內原盛長荷樹、樟樹和榕樹,於1958年被砍作大煉鋼鐵用。村東有狹窄泥土村道接馬石公路。
經濟資源
工業立鎮初成規模。多年來建成各類企業數百家,形成了絲織、礦泉水、五金、家私、電子產品等多門類的工業體系。骨幹企業有威斯達電器製造(中山)公司;嘉靈開關(中山)製造公司;立達金屬製品公司;健威五金廠;富山清泉飲料公司;中興絲織系統等。
農業生產效益不斷提高。主產稻穀、蔬菜、水果、家禽等。有耕地6000多畝,果園4000多畝,魚塘670畝,萬隻雞場12個,千頭豬場2個,千對鴿場2個,以及珍稀動物養殖場1個。山地資源豐富的五桂山鎮,有發展農、林、牧業得天獨厚的條件。
旅遊資源豐富。鎮內88平方公里的山地,林木莽莽,溪水長流,文物豐富,為發展旅遊業提供了廣闊空間。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規劃為重點旅遊開發區。"五桂雄峰"是中山十景之一;珠江抗日縱隊司令部(古氏宗祠)舊址,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五桂山逍遙谷、翠竹林漂流樂園、中國養蜂博物館等主要景點,全年接待遊客近60萬人次。旅遊業已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交通狀況
城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這幾年,重規劃,抓建設,鎮府所在地已具城區雛形。鎮區內有110千伏變電站;有功能齊全的電信支局、郵政支局;有日供水量4萬立方米供水系統;有商業服務街等,基礎設施完善。此外,已經建成的行政區、住宅區、工業區、醫院、學校、集貿市場、文化活動場地規劃合理,初成規模。交通發達,北接城區、南達珠海、縱貫全鎮的城桂公路,連接105國道南區段和城桂公路石鼓段的馬石路,以及在建的觀光旅遊公路--翠山路,構成了完善的交通網絡。東距中山港、南距澳門、西距江門市等地,車程都在半個小時以內。
五桂山鎮以毗鄰中心城區的優越位置,以中山唯一山區鎮的優美風光,以"一站式"優質服務,誠招天下客商,共創美好明天。
旅遊開發
五桂山區旅遊資源豐富,被廣東省及中山市人民政府規劃為重點旅遊開發區。現時鎮內有88平方公里的山地,區內的"五桂雄峰"是中山十景之一:
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珠江抗日縱隊司令部(古氏宗祠)舊址
其他景點
五桂山逍遙谷
翠竹林漂流樂園
中國養蜂博物館
龍珠茶山
聚華園
中國養蜂博物館
中國養蜂博物館
中國養蜂學會蜜蜂博物館坐落於風景秀麗的五桂山風景區秀麗湖山莊。它是由我國蜂業最高學術機構--中國養蜂學會策劃籌辦,廣東省養蜂學會協辦,中山市銀興蜂業有限公司主辦,頗具規模的生態科普基地。 蜜蜂由於具有嚴密的社會性群體結構和高度發達的生物本能而引起人們的濃厚的興趣,成為自然科學的重要研究對象。同時,蜜蜂作為自然界最主要的授粉昆蟲,不但是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而且在現代農業中仍是不可替代的作物授粉者。在世界各國都受到普遍重視。我國蜜蜂資源豐富,有着悠久的養蜂歷史,不但擁有豐富的養蜂資源,而且形成了絢麗多彩的蜜蜂文化。
中國養蜂博物館
中山市銀興蜂業有限公司為了發揚光大我國精彩紛呈的蜜蜂文化,經過多年的資料搜集整理工作,並在有關部門的大力協助下,投入巨資在五桂山秀麗湖山莊建成占地約6000平方米的中國養蜂學會蜜蜂博物館。之所以選址在五桂山秀麗湖山莊是因為它位於五桂山麓,秀麗湖畔。千峰竟秀,萬壑流泉,山水相連的優越自然地理環境為蜜蜂提供了定居的好地方。四面群山生長着的幾十種植物長期輪番開花,為蜜蜂提供了豐富的蜜粉源。正是這樣一個有利於蜜蜂采蜜、繁殖的寶地引來了中國獨一無二的蜜蜂博物館。 蜜蜂博物館展出的主要是養蜂史、少數民族養蜂、養蜂機具、養蜂科技成果、蜜蜂與蜜源植物資源、古代養蜂、現代養蜂、各種蜂產品的功能等幾方面,通過各種圖片、實物、標本等手段,以生動直觀的形式介紹了源遠流長的養蜂發展歷史、蜜蜂生物學、生態學知識、現代養蜂科技和養蜂業的發展成就,獨具匠心的設計把蜜蜂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