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五常市是黑龙江省的一个省辖县级市,哈尔滨市代管,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北依阿城区,东、东南与尚志市、海林市和吉林省敦化市毗邻,南、西南与吉林省舒兰市、榆树市接壤,西北与双城区相连。

东靠张广才岭,西、北接连松嫩平原,地势东南部较高,层峦叠嶂,多森林,中部丘陵起伏,多沟壑。西北部属平原地带。大秃顶子山海拔1696米,为黑龙江省最高峰。拉林河从东南流向西北,斜贯境内。建有龙凤山水库、磨盘山水库。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3℃~4℃,年均降水量500~800毫米。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42%。主要矿产有煤、铁、锰、锌等。拉滨铁路、森林铁路、202国道、203省道、222省道公路穿境而过。景点有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江千尺第一瀑、高山湿地等。[1]

目录

历史沿革

夏至周时为肃慎。

西汉时为扶余。

北魏时属勿吉。

隋唐时期,五常称莫颉府,辖宾县、呼兰等地,归渤海国管辖。

辽金时代称裴满部、甲骨部、金归上京管辖。

元朝称剌邻,是元大都通往黑河的最大驿站。

明朝年间在五常建立纳林河卫所和摩琳河卫所,隶属于努尔干都司。

清朝雍正3年,在拉林设立协领;乾隆9年,改设拉林副都统,今副省级;乾隆34年降为协领;到光绪6年,改设五常厅,宣统元年改五常府。

民国2年,改为五常县。1947年先后成立山河、拉林两县,同年山河县撤消并入五常。

1956年3月,拉林县撤消并入五常。至1993年8月28日五常撤县设市。[2]

自然地理

位置

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地处北纬44度零4分至45度26分和东经126度33分至128度14分之间。北接松嫩平原,距省城哈尔滨115公里;东南靠张广才岭西麓与尚志市相邻,东北部与阿城市相邻,西部、西南部、南部与吉林省的榆树、舒兰、蛟河毗邻,是黑吉两省经济结合部。幅员面积7512平方公里,五常地域呈狭长形,西北倾斜。

气候

五常市属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短冬长,寒暑悬殊。初春来临,祖国南方已绿满枝头,这里依然白雪皑皑,直至5月初,大地始出现初春气息。五常市平均气温3--4℃,7月气温较高,平均为23℃,最高达35.6℃,1月气温较低,月平均为零下19.1℃,最低达零下45.4℃。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

水文

五常市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平均年径流总量为34亿立米,年径流深为500~1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为500毫米,西北部为100毫米。拉林河最大洪水发生在1956年,五常水文站处洪峰流量2470米/秒,牤牛河最大洪水发生在1960年,大碾子沟水文站处洪峰流量为1440米/秒。多年平均含沙量0.68公斤/立米,年侵蚀模数为32吨/平方公里,年输沙量20.1万吨。封冻日期11月中旬,开河日期4月初,封冻天数130至150天,最大冰厚1.13米,最高水温30.6℃。各河危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炭酸钙型,其次为重碳酸钾、钠、钙型,矿化宠为0.05~0.43克/升,属于淡水。硬度为1.12~1.4度,德国度,,属于极软水类型,PH值在6.7~7.3之间,属于中性或弱喊性水。水温为12-18℃,灌溉期,各河流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标准,为完全适应灌溉水质。

地质

五常市地质构造位于两个地槽区,即大兴安岭褶皱山带和长白山、小兴安岭褶皱山带中间的台地上。东邻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张广才岭的西坡,西与第二沉降带松嫩平原接壤。大地构造处于两个不同构造区,即地槽区与台地区的过渡带。

地貌

地形是由山区平串原的过渡带。因此,地貌轮廓严格受构造控制,地貌单元呈过渡状分布。

地貌的另一主要特征是内外力造成的地貌单元非常明显。中山地貌是地壳运动隆起产生的,而丘陵地貌则是外力剥蚀的结果。境内各类地貌,明显地反映出地貌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内外力的互相作用。

行政区划

五常市现辖11个镇和13个乡。五常镇辖10个街道办事处、9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08年末五常市人口为979627人,人口出生率12.4‰,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长率8.6‰。

截至2008年,五常市共有9个民族。汉族740939人,占总人口的85.9%,比1964年增长46.4%。满族81989人,占总人口的9.5%,比1964年增长38.79%。朝鲜族38535人,占总人口的4.47%,比1964年增长35.63%。回族799人,占总人口的0.09%,比1964年增长33.39%。蒙古族218人,占总人口的0.03%,比1964年增长5.2倍。其他民族人数很少,变化不大。外国人入中国籍者14人,比1964年增加1.8倍。[3]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五常市弃耕土地7万余垧,加上水涝成灾,实收面积仅4万余垧。伪满康德6年(1939年),对主要粮谷(高粱、包米、谷子)实行统制,即统一进行收购和配给。伪康德7年(1940年)实行"粮谷出荷"政策,强迫农民售粮,加重了农民负担,农业生产依然处于落后状态。

1976年五常市已有大中型拖拉机497台、手扶拖拉机539台、机引农具1847台(件)。1984年五常市大中小型拖拉机发展到4362台,其中农户自营3994台。

农业产值低最低年份的1960年,五常市粮豆薯播种面积212.469万亩,总产量为2.3亿斤,总产值2812万元,"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总产量平均为56188.5万斤,总产值平均为10132.4万元。

1981年开始试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1984年五常市粮食总产达10.811亿斤,比20世纪50年代平均总产翻一番,比20世纪60年代平均总产值增加1倍。

1985年在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然稳定在8亿斤以上。

2009年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稳定增长,实现46.5亿斤,增长5.3%,我市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各类畜禽养殖专业户达2.3万户,养殖大户961个,牧业生产小区70个;蔬菜、药材和食用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农业总产值实现92.5亿元,增长12.1%。五常市组建农机合作社15个,农机协会68个,新购置农机具2013台(套),五常市农机保有量达4.9万台(套)。完成机械播种245万亩,机械插秧52万亩,机械收获98.5万亩,同比增长1.4倍。

第二产业

1950年五常市工业总产值为369.6万元。

1958年,工人达5000余人。由于超越客观实际,盲目办厂,导致工业生产严重失调,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1962年,五常市工业总产值1388.9万元,比1957年提高15.1%。

1970年五常市各类工业由"文化大革命"前的56个增加到110个,总产值4502.2万元,比1962年提高2.2倍

1980年五常市工业总产值20458万元,比1970年提高3.5倍。

1985年,五常市个体工业已达4791个,从业人员10535人。1985年末,五常市共有各类工业企业5516个(含个体工业户4791户),职工和从业人员垂4395人(含个体工业从业人员10535人),年工业总产值27949万元(含个体工业2725万元),比1980年增长36.6%,是1949年五常市工业总产值285.5万元的97.8倍。

2009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0个,完成投资13.8亿元,增长44%。工业总产值实现139亿元,增长11.7%,工业增加值实现37.4亿元,增长18%。全口径工业完成税金2.9亿元,增长18%。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户,达到58户,完成产值22.9亿元,增长49.2%;完成增加值8.1亿元,增长37%;实现销售收入25.1亿元,增长50.3%;实现利润2.5亿元,增长36.9%;实现利税4.5亿元,增长35.4%。其中,葵花药业上缴税金2.16亿元,增长29.7%,哈特啤酒上缴税金960万元,增长17%。对外贸易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完成进出额3400万美元,增长50%。

第三产业

1945年冬,五常市工商业户恢复到278家。

1916年县民主政府建立后,成立了贸易局和贸易公司,在各区组建了供销合作社。随旨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初步改善,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的日趋活跃,发展迅速。1947年五常市已有工商业325户,到1948年发展到369户。

1949年,县政府设企业科,科长杨廷栋。1950年,改为工商科,负责管理工商业和市场,对工商联合会进行业务指导。当时,五常、拉林、山河3个镇均有工商联合会组织。它是党和私营工商业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1956年初,撤销工商科,成立商业科,3月改商业科为商业局。1958年"大跃进"中,又将县供销联社并入商业局。

1968年,商业机构大合并,成立全商业系统的"革命委员会",合作社、公私合营、合作商店全部过渡为国营商业。1969年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作法,一些不懂商业的人纷纷进驻农忖供销合作社,瞎指挥,乱干预,使供销社经济受到很大损失。

1972年6月,在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内,增设了外贸组,专门组织、指导和扶持对外贸易商品的生产、收购工作,1973年改为县革委外贸科。同年,国营、合作分开,恢复了县供销合作社。

1985年,五常市商业、饮食服务、粮食、物资和集市贸易的商品零售总额32925.6万元,比1984年提高71%,是1949年的60倍。

2009年共签约项目22个,实际到位金额6.18亿元,增长66%,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13个,当年开工建设项目10个,并且成功引进了5个全国500强企业。

财政收入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到1957年,县财政收入比1953年平均增长32.1%。

1964年,五常市财政纯收入为932.7万元,比1953年增长13.5%。到1971年,县财政纯收入仅233.1万元上级补助达1264万元,比"文化大革命"前多补1倍。

1985年工商各税达到2016.8万元(含城建税83.6万元),比年初计划的1925.6万元超收4.8%,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同期1807.6万元,超收6.7%;农业税完成549.9万元,全面完成了年度计划,收回历年尾欠17.3万元。

1985年初,县安排支持企业挖潜改造资金24.2万元,全年实际支付了196.2万元,超原计划7倍。

2012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8518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28.8%,比上年增长25.4%,增收26000万元,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口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6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增收18188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8998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增收16,480万元;上划中央及省五税收入完成27290万元,比上年增长6.7%,增收1708万元,基金收入完成32230万元,比上年增长32%,增收7,872万元。[4]

交通

2009年5000余万元拓宽改造了运输路、北二道街、诚信小区路、实验路、鲜师路、治财路以及16条巷道,更新步道板3万平方米。

2009年建成农村公路530公里,五常市24个乡镇全部实现高等级路面连通,通乡率达100%,260个行政村已有251个实现高等级路面连通,通村率达96.5%。截止2009年底,我市境内县、乡、村高等级路面里程已达1734公里,"一纵、二横、三环、四联"的公路建设主骨架基本形成。

五右高速公路已经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即将动工兴建。

社会

科技

1959年6月,成立五常市农机科学研究所。所址在五常市城,所内设有水田机械、旱田机械两个组。全所12人,8名科技人员,其中工程师1名。主要任务是研究改革农具和推广机械化农机具。

1961年成立五常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址在五常市城,1963年撤销。1978年重建,所址在营城子乡境县第三良种场果园内。1979年迁到五常镇南郊第一良种场西院。1984年并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所内设有植保、土肥、作物栽培、育种4个组,全所共9人,农艺师4名。任务是为当地、当前农业生产服务,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以试验为主,研究试验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种子、土壤肥料等方面的农业生产新技术。

1978年9月,成立五常市工业科学研究所,所址在五常市城,隶属县工业科领导。1984年1月,县经委与县工业科合并后改为经委技术股。同年6月恢复五常市工业科学研究所,为副科级单位。主要任务是研制名优产品和产品开发以及设备改造、引进新技术。

1983年初,县相继成立了农业、水利、畜牧、林业、多种经营、工业交通、食品发酵、医药8个科学技术专业组。

1985年,五常市各工厂、企业共设有技术科室,190个科技小组570个。农村各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业科学技术实验站,村有农业科学技术室,屯有农业科学技术组,经常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从1983年至1985年,五常市各学会、科研单位、工厂企业等科技组织共举办技术训练班241次,技术表演108次,技术交流469次,经验交流112次,参加人数达3万余人次。

教育

清代的教育,实行的是封建主义礼义教育,启蒙学校是私垫。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今拉林镇建立第一座官学堂,五常建厅后,又在县城(今五常镇)设立两处学制2年的教育公所。

中华民国时期,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官办学堂(国民学校)虽然已在五常市普及,但私塾、义塾仍与官学堂并存。

伪满洲国时期,推行的是殖民主义奴化教育。当局为强制实施奴化教育,严令取缔私塾、义塾,各学校一律增加日语课。1945年"九·三"光复时,因战乱学校曾一时停办。

1946年1月,民主政府成立之后,在各界人民的支持下,学校陆续开学,私塾、义塾也陆续开课。学校以新民主主义教育为内容,私塾、义塾仍以传统内容授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社会主义教育为教材主要内容,教学科目不断调整,公办、民办教育迅速发展,学校网点布局日趋合理,私塾均自行停办。

20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中小学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的发展,幼儿学前教育的幼儿园也在城镇相继兴起,并迅速普及到五常市农村,很多村屯办起了幼儿班。"文化大革命"中,五常市教育事业遭受严重催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又在改革中茁壮成长起来。

2009年投资1115万元新建5所教学楼、维修18所学校的校舍;示范性高中建设得到加强,职业教育模式不断创新;2009年我市参加高考人数创历史之最,进入重点院校分数线达345人,比上年提高15%,其中,超600分人数达70人。

文化

建国前,五常市文化事业很不发达。文娱活动只限于年、节或农闲时。

五常市的刀刻挂钱、窗花剪纸、书写对联、描龙画凤、针织刺绣等民间艺术久传不衰,一直承袭至今。

1946年县民主政府建立后,设立了文化管理机构相继成立了文化馆、新华书店、电影院等,并逐渐将私营剧院收归国营。文化工作者也由当时的几人发展到几十人。

到1985年文化工作者已达300余人。影院、剧院、文化馆(站)、新华书店、图书馆(室)遍及五常市各乡、镇,部分村还有文化室、俱乐部和电影放映队。文化活动已由过去单纯的二人转、大鼓书、扭秧歌发展为篆刻、书法、美术、摄影、音乐、戏剧、舞蹈、报刊、文学创作等多种门类的综合文化体系。国营、集体的文化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个体办的文化室、图书室也纷纷涌现。

2009年,五常市共有文化管理机构1个,文化馆(站)12个,音像娱乐场所57处。电视转播台35座,发射机动率4038千瓦,卫星地面接收站102座,电视覆盖率达100%,24个乡镇全部实现了有线收视,入网户达3.8万户。

卫生

1958年并乡建社,各人民公社先后建立了卫生院。

1958年至1960年,五常,拉林,山河3镇分别建立了集体所有制的镇医院,1972年6月改称镇卫生院。

1962年11月,五常镇医院一分为三,成立了五常镇卫生联合医院、五常镇朝鲜民族卫生所和五常镇牙病防治所。将长山卫生院转为集体所有制单位。其余6个全民所有制公社卫生院的"三权"下放给各公社。

1968年经省卫生局批准,将小山子、山河屯,卫国、冲河4个卫生院改为地区医院。

1969年将五常镇朝鲜民族卫生所、五常镇牙病防治所合并到五常镇医院。

1971年在新划分出的营城子、保山两个公社分别建立了集体所有制卫生院。

1975年将五常镇牙病防治所行政归镇领导,仍属集体所有制单位,于1978年将"三权"收归卫生科。

1978年至1979年撤销卫生院的革命委员会,实行院长分工负责制。1984年机构改革,原各公社卫生院改称乡卫生院。小山子公社改建镇制,将小山子中心卫生院改称小山子人民医院。

其他医疗单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内的工矿事业、企业单位多数建立了职工医院(所)。1952年,建立1处商业卫生所和2处工业卫生所

1956年,五常、拉林、山河中学及拉林师范建立学校医务室。

1963年,五常粮库、米厂、酒厂、运输公司、木工社、铁西砂厂、建材厂、房产等企业建立卫生所。

1970年,省儿童医院、结核病防治所等单位在背荫河建立联合医院(称六二六医院),1972年转交给背荫河卫生院。县属职工医院有五常纺织厂职工医院。至1985年工业及其他各种医疗单位有42处,医护人员431人(卫生技术人员347人)。村卫生所391处,医护人员745人,联合诊所8处,医护人员19人,个体开业医117人。学校校医4人,专职保健教师3人,兼职保健教师149人。

2009年,五常市各种卫生机构发展到35个,拥有病床1034张,在岗专业技术人员1555人。农村卫生所251个,从医人员1403人,五常市个体诊所45个,民营医院1家,床位20张。[5]

旅游资源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之首,与吉林省分界处,距五常市区150公里,景区总面积5万公顷。凤凰山主峰海拔1690米,被誉为"东北第一大山"。海拔超过千米的山峰有89座。

石刀山景区

石刀山景区位于哈五路九十三公里处,距五常市20公里。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此刀由刀座和刀身两部分组成,座基高5米,刀身高5.08米,宽0.93米,厚0.4米,均为花岗岩石质地。

龙凤山风景名胜区

龙凤山风景名胜区座落在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余脉西坡,五常市东南50公里处,距哈尔滨市160公里。是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黑龙江省特大型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级森林公园。[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