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五台山佛光寺

佛光寺
图片来自搜狗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 佛光寺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 1961年3月4日,佛光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06月26日,包括佛光寺在内的五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录

寺庙简介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 唐元和、长庆年间,法兴禅师在佛光寺内兴建弥勒大阁;会昌五年(845年),大举灭佛,包括弥勒大阁,寺内建筑全部被毁,仅存一座祖师塔;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李忱继位,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大中十一年(857年),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佛光寺。现存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即是这次重建后的遗物。 金代,佛光寺前院两侧建文殊、普贤二殿。天会十五年(1137年),建文殊殿。 元代,佛光寺补修殿顶,添配脊兽。至正十一年(1351年),文殊殿重修。 明清,重建天王殿、伽兰殿、香风花雨楼、关帝殿、万善堂等。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文殊殿重新装绘过。 清末,普贤殿焚毁。 民国初年,增筑窑洞和南北厢房,始成现存规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中国当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亲赴山西五台县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同年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和纪玉堂四位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在大梁上发现题记墨迹,确证了佛光寺东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筑,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2022年5月19日,山西省的佛光寺为代表,以艺术再创的形式打造一系列古建文化数字藏品。

建筑特点

佛光寺内殿堂高大,层层相叠,布局疏郎,主次分明。 佛光寺用材粗大,屋面出檐深远,屋面坡度平缓。粗壮的柱身和硕大的斗拱,简单的直楞窗,古朴的彩绘都各具特色。 佛光寺为衬托佛像的高大,建筑者有意将佛像伸出柱身,并使其后背光与后排柱头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达到了佛像与建筑空间的结合,加上内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与简洁明快的梁杭、斗拱、精致的背光等形成对比,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处理空间位置的特色。[1]

文物价值

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梁思成先生称为“四绝”。佛光寺东大殿是中国排名第三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在五台县的南禅寺和芮城县的广仁王庙)。

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早的唐代殿堂式木构建筑。东大殿绝大部分建筑构件保持了唐代初建原构,并且保留了众多创建时期遗留下来的泥塑、壁画和题记,整体结构完整,蕴涵丰富,完整性和真实性较高。

佛光寺大殿,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正是它,打破了外国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佛光寺东大殿是唐代木构建筑遗存的最重要代表之一,与东大殿同时期及更早期的经幢、墓塔等构筑物,以及区域内早期的地下遗存与东大殿一起作为寺院整体的遗存本体,对于了解和研究唐及唐以前的文化具有比较重要意义,也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佛光寺东大殿南侧偏东,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即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会昌五年(845年)灭佛,佛光寺被毁留存代建筑物,也是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

祖师塔的平面呈六角形,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仅假门。塔座由逐级收分的六层青砖砌筑,第六层上再起台阶三层。上置六角形塔身,正面开有扁平的拱卷门,顶上饰以莲瓣形的火焰,室内供有禅宗的无名、慧明两位祖师塑像。第一层塔檐是由一层叠涩、一层砖砌斗拱,再一层叠涩和三层密排着的莲瓣及三层叠涩构成,檐顶再用反叠涩逐层收进,整个塔檐显得深远重厚。其上有下面为四层叠涩和九瓣覆莲、上面为三重莲瓣、中间为仿胡床式的束腰须弥座,承托着仿木结构的六角形小阁。小阁开有火焰形的假券门,门扇相错,犹似半开之状;小阁上还开有直棂窗,并绘有木结构的额枋、短柱和补间辅作;小阁四角柱的上、中、下饰以捆束莲花。整个小阁的装饰带有印度风格和南北朝遗风。塔刹的下部是两层仰莲承托着六瓣形的宝珠,宝珠上又覆莲瓣两层,顶端再冠以宝珠。该塔造型殊异,风格独特。 [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