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光寺
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城東北32千米豆村鎮東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 佛光寺位於一處東、南、北三面小山環抱,向西開敞的山坡上。寺內主要軸線為東西方向,依據地形處理成三個平台。寺內現有殿、堂、樓、閣等一百二十餘間。其中東大殿七間,為唐代建築;文殊殿七間,為金代建築,其餘的均為明、清時期的建築。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較高。 1961年3月4日,佛光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06月26日,包括佛光寺在內的五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目錄
寺廟簡介
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年)。 唐元和、長慶年間,法興禪師在佛光寺內興建彌勒大閣;會昌五年(845年),大舉滅佛,包括彌勒大閣,寺內建築全部被毀,僅存一座祖師塔;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李忱繼位,佛教再興,佛光寺得以重建;大中十一年(857年),京都女弟子寧公遇和高僧願誠主持重建佛光寺。現存東大殿及殿內彩塑、壁畫等,即是這次重建後的遺物。 金代,佛光寺前院兩側建文殊、普賢二殿。天會十五年(1137年),建文殊殿。 元代,佛光寺補修殿頂,添配脊獸。至正十一年(1351年),文殊殿重修。 明清,重建天王殿、伽蘭殿、香風花雨樓、關帝殿、萬善堂等。 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文殊殿重新裝繪過。 清末,普賢殿焚毀。 民國初年,增築窯洞和南北廂房,始成現存規模。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6月,中國當代建築學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親赴山西五台縣對佛光寺進行了考察、測繪。同年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和紀玉堂四位中國營造學社成員在大樑上發現題記墨跡,確證了佛光寺東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築,建造於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2022年5月19日,山西省的佛光寺為代表,以藝術再創的形式打造一系列古建文化數字藏品。
建築特點
佛光寺內殿堂高大,層層相疊,布局疏郎,主次分明。 佛光寺用材粗大,屋面出檐深遠,屋面坡度平緩。粗壯的柱身和碩大的斗拱,簡單的直楞窗,古樸的彩繪都各具特色。 佛光寺為襯托佛像的高大,建築者有意將佛像伸出柱身,並使其後背光與後排柱頭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達到了佛像與建築空間的結合,加上內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與簡潔明快的梁杭、斗拱、精緻的背光等形成對比,體現出唐代建築藝術處理空間位置的特色。[1]
文物價值
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較高,梁思成先生稱為「四絕」。佛光寺東大殿是中國排名第三早的木結構建築(僅次於在五台縣的南禪寺和芮城縣的廣仁王廟)。
佛光寺東大殿中國最早的唐代殿堂式木構建築。東大殿絕大部分建築構件保持了唐代初建原構,並且保留了眾多創建時期遺留下來的泥塑、壁畫和題記,整體結構完整,蘊涵豐富,完整性和真實性較高。
佛光寺大殿,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正是它,打破了外國學者的斷言: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築。 佛光寺東大殿是唐代木構建築遺存的最重要代表之一,與東大殿同時期及更早期的經幢、墓塔等構築物,以及區域內早期的地下遺存與東大殿一起作為寺院整體的遺存本體,對於了解和研究唐及唐以前的文化具有比較重要意義,也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佛光寺東大殿南側偏東,有一座六角形的磚塔,即祖師塔。建於北魏時期,是唐會昌五年(845年)滅佛,佛光寺被毀留存代建築物,也是僅存的北魏時期的兩座古塔之一。
祖師塔的平面呈六角形,下層空心,西面開門;上層實心,僅假門。塔座由逐級收分的六層青磚砌築,第六層上再起台階三層。上置六角形塔身,正面開有扁平的拱卷門,頂上飾以蓮瓣形的火焰,室內供有禪宗的無名、慧明兩位祖師塑像。第一層塔檐是由一層疊澀、一層磚砌斗拱,再一層疊澀和三層密排着的蓮瓣及三層疊澀構成,檐頂再用反疊澀逐層收進,整個塔檐顯得深遠重厚。其上有下面為四層疊澀和九瓣覆蓮、上面為三重蓮瓣、中間為仿胡床式的束腰須彌座,承托着仿木結構的六角形小閣。小閣開有火焰形的假券門,門扇相錯,猶似半開之狀;小閣上還開有直欞窗,並繪有木結構的額枋、短柱和補間輔作;小閣四角柱的上、中、下飾以捆束蓮花。整個小閣的裝飾帶有印度風格和南北朝遺風。塔剎的下部是兩層仰蓮承托着六瓣形的寶珠,寶珠上又覆蓮瓣兩層,頂端再冠以寶珠。該塔造型殊異,風格獨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