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蕊木
雲南蕊木(拉丁學名:Kopsia officinalis Tsiang et P. T. Li)為夾竹桃科蕊木屬喬木,高達15米。樹皮灰褐色;幼枝略有微毛。聚傘花序復總狀,伸長二叉,着花約42朵。花期4-9月,果期9-12月。產於雲南南部。生於海拔500-800米山地疏林中或山地路旁。
- 中文學名: 雲南蕊木
- 拉丁學名: Kopsia officinalis Tsiang et P. T. Li
- 別 稱: 蕊木、梅桂、馬蒙加鎖(傣語)
- 二名法: Kopsia officinalis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 捩花目 Contortae
- 科: 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 亞 科: 雞蛋花亞科 Subfam. Plumerioideae
- 族: 蘿芙木族 Trib. Rauvolfieae
- 屬: 蕊木屬 Kopsia
- 種: 雲南蕊木
- 分布區域: 中國雲南南部
目錄
主要價值
雲南民間有用其樹皮煎水治水腫;果實、葉有消炎止痛舒筋活絡,可治咽喉炎、扁桃腺炎、風濕骨痛、四肢麻木等病。[1]
形態特徵
喬木;樹皮灰褐色;幼枝略有微毛,老枝無毛,直徑5毫米,節間長4.5-18厘米。葉腋間及葉腋內腺體多數,淡黃色,線狀鑽形,長約1毫米。葉堅紙質,無毛或在幼葉的面上及葉背脈上有微毛,橢圓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2-24厘米,寬3.5-6厘米,端部短漸尖,基部楔形;中脈在葉面凹陷,在葉背凸起,側脈每邊約20條,在葉面上不明顯,在葉背略為凸起,小脈網狀;葉柄粗壯,上面有槽,長1-1.5厘米。聚傘花序復總狀,伸長二叉,着花約42朵;總花梗粗壯,具微毛,長14厘米;花梗長3-4毫米;苞片與小苞片無毛,卵圓狀長圓形,長5-7毫米,基部寬2毫米;花萼5深裂,裂片雙蓋覆瓦狀排列,兩面無毛,僅在邊緣有睫毛,卵圓狀長圓形,長4毫米,寬2毫米,端部銳尖,外面具一黑色腺體,內面基部無腺體;花冠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筒比花萼為長,近端部膨大,內面具長柔毛,花冠裂片向右覆蓋,披針形,長1.9厘米,寬0.5厘米;雄蕊着生於花冠筒喉部,花絲短而柔弱,花葯卵圓形,銳尖;花盤為2枚線狀披針形的舌狀片所組成,與心皮互生,比心皮為長;心皮2枚,離生,每心皮有胚珠2顆,倒生,花柱長2.5厘米,柱頭加厚,頂端短2裂。核果橢圓形,成熟後黑色,長達3.5厘米,寬達2厘米;種子2顆,長2.2厘米,寬1.2厘米。花期4-9月,果期9-12月。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南部。生於海拔500-800米山地疏林中或山地路旁。模式標本采自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