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二都鎮,隸屬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位於宜黃縣西南部,東鄰中港鎮,南依黃陂鎮,西連樂安縣崇仁縣界,北與鳳岡鎮接壤,距縣城14千米,總面積172.8平方千米,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97個村民小組。二都鎮農業生產以水稻種植為主,特色產業有竹子(毛竹)、白蓮、油茶、制種、竹蓀菇、虎奶菇等。[1]

中文名: 二都鎮

外文名: Erdu Town

別 名: 二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宜黃縣西南部

面 積: 171.74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二都

電話區號: 0794

郵政區碼: 34440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5296人(2017年)

火車站: 撫州站

車牌代碼: 贛F

目錄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二都鎮下轄1個社區及12個行政村:二都鎮社區、二都村、雲峰村、嚴坑村、白槎村、簾前村、三都村、南陂村、山前村、河口村、上際村、鳥嶺村、漠源村。

地方特產

二都鎮地方特產主要有竹筍、食用菌、茶油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二都鎮位於宜黃縣西南部,東鄰中港鎮,南依黃陂鎮,西連樂安縣、崇仁縣界,北與鳳岡鎮接壤,距縣城14千米,總面積17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二都鎮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四面群山環繞丘陵占領30%,山區占70%,最高點大五山海拔1136.6米最低點白槎村海拔100米。有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630千瓦,年發電量260萬度。全鄉100%的農戶用上了電。二都鄉交通便利通訊迅捷,宜寧柏油公路貫穿全境,全鄉70%村通電話

氣候

二都鎮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四面群山環繞丘陵,最高點大五山海拔1136.6米,最低點白槎村海拔100米。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水貫穿全境,長達16公里。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7.1℃、1月均溫5.2℃,7月份均溫28.8℃。年降水量1582.4毫米,年無霜期264天左右。

自然資源

二都鎮有耕地面積2.01萬畝,林地面積19萬畝,其中毛竹面積7萬畝,森林覆蓋率81%,退耕還林面積8874畝(其中耕地4239畝,荒山4635畝);主要礦產資源有鎢、石英石、鐵等;主要植物資源有杉樹、松樹、雜木等。

人口

2017年末,二都鎮有常住人口1.52萬人。

經濟

2015年全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950萬元,增長35%,超額完成財政任務;農民人均純收入8760元,增長10%。二都鎮農業生產以水稻種植為主,特色產業有竹子(毛竹)、蓮子(白蓮)、茶子(油茶)、種子(制種)、葉子(煙葉),還有近年發展迅猛的食用菌等,2016年煙葉種植1300畝,食用菌2100畝。小水電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塑料製品產業主要生產塑料編織袋等產品,年生產能力2萬噸、產值2億元。環保型造紙產業,企業建設嚴格執行了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廢水排放通過省環保部門驗收,完全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竹木加工產業,依託豐富的林木和毛竹資源,發展竹木加工,年產板材3萬立方米,竹地板1.2萬立方米。農業生產有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白蓮種植基地,食用菌生產基地,紅薯種植基地,速生豐產林基地,毛竹林基地。

交通

二都鎮交通便捷,宜寧公路穿境而過,村村通有鄉村道路;現代設施、通訊網絡和電腦不斷普及,新村建設使二都鎮百姓生活安居樂業,社會發展健康和諧。

風景名勝

名勝古蹟及贛派建築眾多,有著名的抗倭名將譚綸的墓地——譚綸墓,有太極岩風景區——石鞏寺,有日賞竹林夜枕竹濤的去處——山前竹海。譚綸墓位於簾前村,距鎮政府4公里。墓地座北朝南,由祭道、神道、墓體三部分組成。整個墓葬居高臨下,氣勢雄偉,舉目視野開闊,山川村寨盡收眼底,被人們稱之為「江南第一古墓」。石人石馬石羊石虎雕工精緻、渾厚,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太極岩風景區距縣城13公里,總面積12.6平方公里,其分三大區域:一是以太極岩石鞏為中心的自然風景區,太極岩石鞏如橋架室,裂為三疊,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跨經40餘米,四周十八山峰,各具形態,有十八羅漢拱如來之說;二是以石鞏寺為中心的佛教景區,石鞏寺始建於唐代肅宗(公元756—761)年間,由被佛教譽為「馬八祖」的馬祖禪師創立,也稱「馬祖第一道場」;三是以鯉魚湖為中心的水上遊樂區,鯉魚湖、魚塘可供遊人划船、垂釣等。該景區周邊無工業企業、無污染,基本達到水、電、路、通訊「四通」。山前竹海位于山前村,這裡山清水秀,民風質樸。全村35平方公里的土地,山林面積達5.6萬畝,尤其是毛竹成片,多達3.6萬畝,被稱為「綠色海洋」。先後投資210多萬元,修通了25公里長的硬質路面,基礎設施完善,是人們度假休閒的最佳選擇。

歷史人文

歷史文化悠久,禪文化、贛文化(宜黃戲、儺舞)源遠流長,人文底蘊深厚,自然景觀神奇秀麗,名勝古蹟眾多,並具有光榮的紅色革命傳統,發展生態、文化、紅色旅遊業條件得天獨厚。歷史上人才輩出,曾孕育了北宋地理學家樂史、水利學家侯叔獻,明朝抗倭名將兵部尚書譚綸,清代禁煙名臣黃爵滋,近代佛學大師歐陽竟無等歷史名人。解放後,有餘瑞璜、吳式樞、程孝剛三位中科院院士,有被美國傳記研究所選入《國際傑出帶頭人物名錄》的清華大學年輕教授應明生(宜黃神崗人)。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宜黃成為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的主戰場,著名的黃陂戰役、東陂戰役就發生在這塊紅色土地上。

視頻

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