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二街村(北京市延慶縣康莊鎮)

二街村

[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二街村

所屬地區:北京市延慶縣康莊鎮

二街村隸屬北京市延慶縣康莊鎮,設村委會,位於縣城西南11.1公里,鎮駐地東南1公里處。南與一街接壤,西與三街緊鄰,北與四街相接,東靠康莊鎮工業園區。於1959年成立黨支部,1983年建村委會,村域面積0.86平方公里,聚落呈三角形,面積30萬平方米,海拔512米。地理坐標為北緯40°22′36″,東經115°54′14″。至2007年底,全村共有169戶,405人。地處平原地帶,為康莊鎮內繁華區,土壤為濕土,屬洪積物。 經濟以農業、商業、飲食服務業為主。村共有土地435.98畝,其中:可耕種面積371畝,包括:農業種植用地299.71畝、葡萄種植用地72畝;不可耕種土地面積64畝,雞場建設用地21畝。

目錄

地理環境

二街村村北有(北)京包(頭)鐵路、延(慶)康(莊)公路通過,村東有天佑路,村南有西撥子至康莊公路。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二街村委會也重視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村委會充分發揚民主,積極發動村民共同參與制訂了《村民自治規範化章程》和各種制度。全村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新發展。

歷史沿革

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有趙、董、馬、康四大家來次落戶,因康姓最大,所建新村故名康家新莊,即為康莊,其時屬延慶直隸州。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改稱康家莊,屬宣化府延慶州。中華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名為康莊,屬直隸省延慶縣。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京張鐵路於此設站,康莊演變成小集鎮。日本侵華時期由偽蒙疆宣化省延慶縣統治。1940年開闢平北抗日根據地,屬昌(平)延(慶)聯合縣。1945年第一次解放,為晉察冀邊區特區。1946年淪為國民統治區。1948年第二次解放,將康莊分成四個街。1949年6月設立康莊鎮,12月成立康莊區,並將榆林堡、太平莊、火燒營劃入該區。1956年撤區並鄉,建康莊鎮,轄村20個。1958年併入燈塔人民公社,康莊鎮為康莊大隊。1960年一、二、三街合併。1961年成立康莊人民公社。1962年一、二、三街拆分。1964年7月16日,西撥子人民公社併入康莊人民公社。1973年3月6日,西撥子人民公社劃出獨立。1983年康莊公社改為康莊鄉,是年二街設立村委會。1990年康莊鄉改為康莊鎮。

自然地理

位於平川地區,處於延慶盆地西部出口處,屬媯水河沖積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海拔512米。土壤多為濕土,屬於沖積洪積物、河流沖積物。二街地處延慶西部風口地區,歷史以來大風肆虐,風災嚴重。建村以來,逐步建設田間防風林帶,有效地減少了風災帶來的損失。地處北溫帶,屬大陸性氣候,乾旱多風,風向多為西北風。最大風速月均4.1米/秒,最冷1月均零下11℃。最低溫度達零下26℃。年均降水量353.4毫米,無霜期160天左右,地下水位486.7米。地下水水質較好,無色、無味、無臭,礦化度在0.1克/升~0.3克/升之間,屬礦化淡水;PH在7.0~8.0之間,屬中性二弱鹼性水;總礦化度在6度至15度之間,屬軟水。

人口

康莊鎮歷史文化悠久,來此落戶的人口多且雜。1906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創「人」字形鐵路奇蹟。他所帶的工作人員就駐在康莊,後便在此落戶,二街村有部分當時工作人員的後代。1983年初建村委會時全村共有300戶,921口人。2007年末全村共有169戶,405口人。

農業

2001年6戶葡萄種植戶與村委會簽訂了為期30年的承包合同,承包我村村東的120畝荒沙地用來種植葡萄,葡萄園已經初具規模。120畝葡萄園,2000年以前原本是一片滿眼砂石的大荒灘。2000年底,二街村結合本村實際調整種植結構,請來全國著名的葡萄專家晁無疾教授為村里「支招兒」。晁無疾教授在考察之後,認為康莊地區的土壤、氣候最適合種植葡萄,是全國優質葡萄產區。人均只有7分耕地的二街村,改糧田種葡萄,村民難以接受。為此,我村部分農民準備將村東100多畝荒灘地改建成葡萄園,此舉得到了20多戶村民的響應。但是,當2000年秋冬之時推平沙灘後,大大小小的石頭讓許多人望而卻步,最後,只剩下黨支部書記在內的6戶農民堅持承包荒灘,施工時挖出了大小石頭3萬多方,才開墾出這120畝土地。2001年,6戶農民在這片土地上先後栽上了京亞、金星無核、美國紅提等近20多個早晚熟品種,形成了120畝葡萄園。從此之後,6戶農民在晁無疾教授的指導下,一年四季精心伺候這120畝葡萄。2004年8月,金星無核葡萄參加由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中國經濟林協會等單位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優質葡萄擂台賽,一舉獲得全國無核品種組唯一一枚金獎,同時參加比賽的京亞葡萄也獲得了全國歐亞系列第二名。

參考來源